刀砍樹會崩了,所以你想,人家百煉金剛,你那個破鐵片子,你怎麼跟人家打仗。
所以日本人認識到,我們跟中國學了一千多年了,唐化了一千多年,現在中國人被打成這樣,再跟他學,沒好下場,必須改弦更張,學習歐洲,打倒幕府。
倒幕派形成之後,就開始進行倒幕戰争,推翻幕府的統治,建立了睦仁天皇為首的明治政府。
日本所有天皇的年号都取自中國的古籍,像明治天皇的年号就是出自《尚書》:“聖人南面聽天下,向明面治。
”它各取一個字。
今天的平成天皇的年号出自《史記》。
昭和出自《尚書》:“昭明百姓,協和萬邦。
”然後他們學會了中國文化之後,背信棄義、忘恩負義。
明治政府成立,是通過戰争的手段推翻了統治日本長達265年的德川幕府,并開始了明治維新的措施。
快帶斬亂麻
明治維新的措施,我們按照日語原文,第一個就是廢藩置縣,原來的大名被廢掉,搞四民平等。
這個廢藩置縣能夠為它的資本主義發展提供統一的市場。
這個事兒實際上我們國家在秦始皇的時候就開始幹了。
本來日本在中國唐朝的時候取法中國唐朝的制度,執行大化改新,也是這樣,中央集權,但是不到二百年,後來,尤其武士階層崛起之後,這個長達六七百年的分裂,到了明治維新完成之後,廢藩置縣,日本國今天的行政區劃是一督一道二府四十七縣:一督就是東京督,一道就是北海道,兩府是大阪和京都,然後四十七個縣。
督府到縣的級别,相當于我們的省,實際上日本一共就中國一個省那麼大,所以你到日本看,你看縣長比市長級别高得多,它的縣長叫知事,就跟我們知縣一樣,它的市長相當于咱們的區長,按二戰以前,日本的官員也是有品級的,不知道現在有沒有,原來有品級,知事是正二位,市長是正六位。
它這個廢藩置縣,是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統一的市場。
四民平等,這個四民指的是原來的士、農、工、商。
後來的日本把農、工、商并成了一個族,在明治維新之後,社會上的等級劃為皇族、華族、士族和平民。
皇族就是皇室貴族,華族就是原來的大名,明治維新的功臣,有爵位的。
原來的武士稱之為士族,原來的農工商都稱為平民。
出了皇室不跟平民通婚之外,剩下三個等級可以通婚,身份也可以轉化,所以這樣一來就形成了四民平等,四民平等能夠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勞動力。
其實不光提供勞動力,它也可以提供資本家。
你想,武士階層,俸祿由朝廷出資贖回,那麼武士的俸祿朝廷贖回之後,武士拿這個錢去經商。
原來商居四民之末,這個階層是很被人看不起的,武士又不會經商,所以中下級武士往往大量破産,破産之後又沒有固定的俸祿收入,他就隻能出賣勞動力。
而高級武士和原來一些大名們,被國家贖回,給的俸祿比較優厚,他們就可以拿這東西投資,做買賣,這樣日本的資本家階層和勞動者階層,通過四民平等,都得到了壯大。
所以這兩項措施是為日本的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市場和充分的自由勞動力。
咱們講原來的日本,它的土地是不允許買賣的,這就形成了一個大問題。
明治維新後,土地變成私有,承認了新興地主的土地私有權,它等于也解決了土地問題,因為你原來土地是不允許買賣的,現在變成新興地主所有,變成了絕對私有。
我有錢,我想買幾畝買幾畝,我想買多少買多少,這就叫解決了土地問題。
至于這地在農民手裡還是在誰手裡,這個不是資産階級革命要解決的問題。
當然日本也确立起了小農經濟,它對工業發展是有阻力的,然後殖産興業。
1871年,日本政府派出一個高級代表團,右大臣(相當于首相)岩倉具視,主導了著名的岩倉使團,與大久保利通、木戶孝允、伊藤博文等重要官員花了一年多的時間,訪問歐美十幾個國家,以求改革之道。
這個使節團的官員總數占了明治政府高官總數的65%,所花經費占到當年日本政府财政支出的好幾成。
他們對于西方發達的物質文明,對于西方發達的工業文明的表現是始驚,次醉,終狂。
一開始看到西方發達的物質文明,他們表現出來很驚訝,人家都過上好日子了,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咱還燈籠呢;次醉,看到這些太刺激了,然後就暈了,陶醉了;終狂,最後發狂,我們日本也要學習,也要做到這點。
你的就是我的
受了刺激的日本人,堅定不移地要把國外好的東西移植到日本過來,發展日本的經濟。
咱們中國在1875年派出了第一批的駐外使節,正使是郭嵩焘還好一點,像副使到了外國之後,這兒不好,那兒不好,哪兒都不如我們大清,咱們出去看老挑人家短,這樣的話你跟誰學?反過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