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六章 海张五埋骨

首頁
    定一同下去,得了寶三一三十一,每人平分一份,洞口的大石闆白天已被鑿裂,再扒開輕而易舉,他們喝了幾口白酒壯膽,老大握着火把照亮,也是防備河底有蛇,老二背了條麻袋裝東西,老三手持撬棺材用的鏟子,找來三條長繩,一端綁在河邊大樹上,一端抛進洞中,把三捆繩索都放盡了,勉強到底,三個人一同順繩子下去,隻見這個大洞,直上直下,又深又闊,外頭悶熱無比,裡邊陰氣襲人,他們一進去,不約而同地打個寒顫,周身上下生出毛栗子。

     河底走勢垂直的洞穴,深處通到更大的洞窟,說也奇怪,洞中有個極高大的石墩,有棱有角,兩丈多高,上窄下闊,周圍黑漆漆的看不見盡頭,隻覺陰風陣陣,落腳處滿是泥濘,他們以為河底石墩裡有海張五的屍身,應該是個大石椁,可也太大了,用手抹去泥污,借着火把的光亮打量了半天,怎麼看怎麼不像是棺椁,而是沉到河底的一座白色石塔,塔高五重,通體白石,裡頭是實心的,下邊的台座八面八方,嵌着冷冰冰的大銅鏡,抹去泥水,大銅鏡還能照出人臉,有半截陷進泥中,哥兒仨心裡都犯嘀咕,他們再沒見識,也能看出不是海張五的棺材。

     要說那位海張五,混混兒出身的鹽枭,一個臭要飯的能從窮坑裡爬出來,做到鹽運大把頭受封朝廷命官,有此等作為,絕不是等閑之輩,論心機論膽識,皆是第一等的人物,不光會耍胳膊根兒,能做買賣能打仗,遇事兒豁得出去,逮住機會拼命往上爬,可本事再大,也不是出家的僧人,不該在自己的墓中放座石塔,況且是有八面八方底座的寶塔,他們不由得想起了鎮妖塔。

     天津衛地處九河下梢,自古以來水患不絕,當年青蛇白蛇鬧許仙,讓法海和尚壓在雷峰塔下,寶塔鎮妖的傳說從此深入人心,以前說起白蛇傳裡的白蛇,不能跟近代港台電視劇表現的白娘子相比,港台電視劇裡将白娘子美化了,舊時說起來那就是個妖怪,放出聲色迷惑正人君子,她給許仙的錢全是偷國庫的,又水漫金山,淹死無數軍民,壓在塔下罪有應得,也說明自古便有造塔鎮妖的風俗,清朝末年商賈們為了行善積德,出資造塔,有的用于鎮妖辟邪,有的用于收斂無主屍骸,老天津衛沒人不知道鎮妖塔和養骨塔,白天挖出的石闆上有海張五的名字,因為這是海張五出錢,用于填河擋煞的八卦鏡鎮妖塔。

     老大和老二眼見沒有海張五的棺材,仍不死心,舉着火把到處看,洞裡全是散發腐臭的死魚。

     老三說:“哥哥哎,塔底下不知鎮着什麼鬼怪,驚動不得,咱們趕緊出去,别撞上什麼才好。

    ” 老二說:“老三你這輩子成不了大事,二他媽換房檩——頂到這了。

    ” 老大說:“老二,我也沒想到河裡是鎮妖塔,不是海張五的墓,沒值錢的東西,不行咱先撤?” 老二說:“大哥,咱擔驚受怕下到河底一趟,總不能空手而回,不如把塔座上的銅鏡撬下來。

    ” 老大說:“嗯……這幾面大銅鏡,不下百十斤,哪怕撬下來獻給國家,少不了也有咱們兄弟一份功勞,此乃現成的便宜,不能讓旁人撿了去。

    ” 老三說:“是是……還是二哥主意多,别聽我的,我是二他媽哭孩子——二死了。

    ” 老大說:“快動手,免得耽擱到天亮,那可是二他媽剝蒜——兩耽誤。

    ” 說話之時,不知從哪刮來一股子陰風,三個人手裡的火把全都滅了。

     有火把照亮的時候,他們還都有幾分賊膽,火把一滅,眼前黑得伸手不見無指,頓覺毛發森豎,老大忙張羅着找火柴,劃火柴重新點上火把,火光剛亮起來,陰風一轉,火把又被吹滅了,接連點了幾次火把,點一次滅一次。

     五 三個光棍心裡發了毛,怎麼一點火把那股子陰風就吹過來,這不邪了嗎? 哥兒仨心驚肉跳,也顧不上撬銅鏡了,隻想盡快出去,可是兩眼一抹黑,伸出手去到處摸,找不到放下來的繩子在哪。

     老三找不到繩子,急道:“大哥你再點上一根火把,照個亮咱們好出去!” 老大伸手掏火柴,一掏心裡邊一涼,隻剩最後一根火柴,如若點上火把再被陰風吹滅怎麼辦? 老二說:“别點火把了,不是還有個紙皮燈籠嗎,紙皮燈籠能夠防風,隻要有些許亮光,找到繩子就好辦了。

    ” 老大說:“沒錯,你看我都急糊塗了,可不是帶着紙皮燈籠嗎!”他到懷中摸出疊起的紙燈,抖開來支上蠟燭,三個人圍在一塊,閉嘴屏息,伸手遮風,心裡暗暗念佛,千萬别讓燈籠滅了,西天佛祖太上老君玉皇大帝前後地主龍王,把能想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