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鬥争的人都是犧牲品,沒有人希望痛苦繼續下去,包括那些彼此鬥争的黨派,或看起來相互對立的兩派。
了悟并非隻有某個人或少數幾個人,要為這種情形而遭受譴責。
了悟這種情形之所以存在,乃是因為執著于意識形态,執著于一個缺乏公義的世界經濟體系,而整個體系之所以屹立不搖,是因為每個人的愚癡和缺乏改變它的決心。
了悟沖突的雙方并非真的對立,而隻是同一實相的兩個面向。
看出最重要的事就是生命,相互殺戮和彼此壓迫并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記住《維摩诘所說經》中的話:
劫中有刀兵,
為之起慈悲。
化彼諸衆生,
令往無争地。
若有大戰陣,
立之以等力。
菩薩顯威勢,
降服使和安。
持續禅觀,直到一切責備和仇恨都消失,直到慈悲與愛像一股清泉在你心中生起。
發誓盡可能以最安靜、最謙遜的方式,為覺知與和解而工作。
30﹒以無住行的精神工作
全跏趺坐或半跏趺坐。
随順你的呼吸。
取一個鄉村發展計劃或任何你覺得重要的計劃,做為你觀照的主題。
檢視這項計劃的目的、即将運用的方法,以及與它相關的人。
首先思維這項計劃的目的。
了悟這項工作志在服務,在減輕他人痛苦,在生慈悲心,而非滿足受贊美或被認同的欲·望。
接着,了悟這個計劃所使用的方法,是在鼓勵人與人之間的合作,别将這個計劃視為一種施舍的舉動。
最後,思維與這個計劃相關的人。
你還在用誰在奉獻、誰在獲益的角度來看這件事情嗎?如果你仍然對誰是服務者、誰是獲益者而有所區别,你是為了你和其他服務者而工作,而不是為了服務而服務。
《金剛經》說: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衆生,實無衆生得滅度者。
決心要以“無住行”的精神工作。
31﹒以緣起觀來觀照人生的成就
全跏趺坐或半跏趺坐。
随順你的呼吸。
回憶你人生中重大的成就,逐一檢視它們。
檢視引導你邁向成功的才華、品格、能力以及其他有利的條件。
你認為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自己,并因而感到自滿和傲慢,檢視這兩種情緒。
以緣起觀來觀照這整件事,看出你以為的成就并非真屬于你自己,而是屬于非你所能掌控的各種因緣條件的和合。
你能舍棄它們時,你才是真的自由了,不再被它們所困擾。
回憶你生命中最痛苦的挫敗,逐一檢視它們。
檢視你的才華、品格、能力,以及其他導緻你挫敗的不利條件。
檢視你心中覺得自己不能成功所湧出的複雜情緒,以緣起觀來觀照這整件事,了悟你之所以挫敗,并非因為你無能,而是因為缺少有利的因緣條件。
了悟你根本無能為力去承擔這些挫敗,了悟這些挫敗并非你個人的事。
了悟到這點,你就能自其中解脫。
隻有當你能舍棄它們時,你才真的自由了,不再受它們幹擾。
32﹒不受限于緣起法,也不背離它
全跏趺坐或半跏趺坐。
随順你的呼吸。
運用緣起觀的一種練習:觀你自己、觀你的骸骨,或觀逝去的摯愛。
了悟一切事物皆無常,沒有永恒的實體。
了悟雖然事物無常,沒有永恒的實體,然後它們卻絕妙非凡。
當你不再受所有的因緣條件束縛,也就不再受非因緣條件的東西所束縛。
看看聖人,雖然不受限于緣起的教法,卻也不背離它:雖然能将這個教法猶如一堆灰燼般地丢棄,卻也能常安住其中,而不被它所淹沒,猶如水上行舟一般。
一直觀照,直到你了悟,悟道者不會被救度衆生的工作所奴役,但也永遠不會放棄救度衆生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