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章 奇迹就是在大地上行走 · 一

首頁
    艾倫說,自從把陪伴喬伊和蘇的時間當成他自己的,他就有了“無限”的時間。

    但是,艾倫也許隻是原則上擁有這個無限的時間。

     因為毫無疑問,在和喬伊溫習功課時,艾倫有時會忘了把喬伊的時間當成自己的,那他就會失去這些時間。

    艾倫可能會希望時間快些過去,他也許會變得不耐煩,覺得自己的時間被浪費了,因為那不是他自己的時間。

     所以,如果艾倫真的想擁有“無限的時間”,他就必須在和喬伊一起學習時,對“這是我的時間”保持清醒認知。

    可是人們不可避免地會在這樣的時間裡被其他事物分心。

     所以,如果想真正保持清楚的覺知(從現在開始,我将用“正念”這個詞來指稱“對當下的實相保有覺知”),就要即刻在日常生活中開始修習,而不隻是在禅修時。

     當你行走在通往鄉間的小路上,你就可以修習正念。

    走在這條四周都是綠草的泥土路,如果你修習正念,你就能(真正)體驗這條小路,這條帶你去往鄉村的小路。

    你可以通過練習保持覺知來修行正念:“我正走在這條通往鄉間的小路上”。

     不論晴天還是雨天,不論道路幹燥還是泥濘,你都要一直保持這個心念,但不要機械式地重複。

    “機械式的思維”是“正念”的對立面。

    當漫步鄉間小路時,我們如果能夠真正地安住在正念中,就會覺得每一步都是無上的奇迹,歡喜将如花兒般綻放在心間,使我們就此步入實相的世界。

     我喜歡獨自漫步在鄉村小路上,兩旁長滿了秧苗和青草,我在正念中踏下每一步,了知自己正行走在這美妙的大地上。

    (在這樣的時刻,存在本身就是個奇迹,是不可思議的實相。

    ) 人們通常認為在水上或在稀薄的空氣中行走才是奇迹,但是我覺得真正的奇迹,既不是在水上行走,也不是在稀薄的空氣中行走,而是在大地上行走。

     每一天,我們都置身奇迹中,那些連自己都未認知到的奇迹:藍天,白雲,綠草,孩子黝黑而充滿好奇的眼睛——那也是我們自己的眼睛。

    所有的一切,都是奇迹。

     禅坐 獨體禅師說,禅坐時,應該坐得挺直,生起這樣的念頭:“正身端坐,如坐菩提座,當願衆生,心無所著。

    ”菩提座是佛陀開悟時坐的地方。

    既然人人都可成佛,而“佛陀”指的就是所有已經開悟的衆生,那麼,肯定有許多成佛的人坐過我當下所在的菩提座。

    正身端坐,如佛陀坐菩提座,即可生出歡喜,在正念中坐禅本身就意味着漸次成佛。

     越南詩人尹楚聰在某處靜坐時,經曆過相同的體驗,他突然了悟:無數年以前許多人曾坐在他現在靜坐的位置上,而未來的歲月裡還會有其他人坐在那兒。

     “今日我坐處,過往他人亦靜坐。

    千年後,來者仍紛紛。

    究竟誰是歌者,誰為聽者?” 他靜坐的那個地方,那段時間,成為連接他與永恒實相的重要橋梁。

     然而,忙碌又多慮的人們沒有悠閑的時間,漫步在綠草茵茵的小路上,或是在樹下靜坐。

    人們必須籌備各種計劃,不斷和身邊的人協商,試着努力解決層出不窮的難題,總是有棘手的事情要做。

    人們必須處理種種困境,每時每刻都專注工作,每分每秒保持警醒,準備好應對狀況,随機應變。

     你可能會問:“那我們如何修習正念?” 我的答案是:專注工作,保持警覺和清醒,準備好應對任何可能發生的狀況,随機應變。

    這就是正念。

     沒有理由把正念與專心工作、保持警醒并做出最佳判斷區分開來。

     人們在協商、解決和處理各種狀況時,若要獲得圓滿的結果,平靜的心和自我控制能力必不可少。

    任何人都明白。

    如果我們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