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何要修禅?
首先,因為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徹底的休息。
一整夜的睡眠并不能提供完全的休息。
翻來覆去,肌肉緊張,時時做夢——哪裡算得上休息呢?在你依然覺得疲憊并且輾轉反側的時候,即使躺着也無法休息。
背貼着床平躺,手腳放直但是不要僵硬,頭不墊枕頭——這是一種練習呼吸并且放松全身肌肉的好姿勢,不過這也很容易讓你睡着。
躺着禅修時,你無法像坐着禅修時那麼深入。
其實,坐着也可以得到徹底的休息,還能進一步幫助你進入更深的禅修境界,解決那些擾亂并堵塞你意識的憂愁、煩惱。
我們在越南的行者當中,有很多人可以全跏趺坐,左腳放在右大腿上,同時右腳放在左大腿上。
其他人可以半跏趺坐,左腳放在右大腿上,或者右腳放在左大腿上。
我們在巴黎的禅修班裡,有的人不論用上述哪種坐姿,都會覺得不舒服,因此我教他們日式的打坐法:雙膝跪着,臀部坐在雙腿上。
如果在腿下墊個蒲團,這樣的坐姿可以保持一個半小時以上。
即便如此,其實任何人都能學會半跏趺坐,雖然一開始多少會覺得疼痛。
但是經過幾個星期的練習後,就會覺得這種姿勢越來越舒服。
在初學階段,如果真的痛到坐立不安,可以換另一隻腳,或是換成其他坐姿。
如果練習全跏趺坐或半跏趺坐,有必要坐在墊子上,好讓雙膝觸到地面。
這樣的話,身體和地闆就會有三個接觸點,能讓坐姿非常穩定。
讓你的脊背保持挺直,這很重要。
頭和頸部必須與脊椎連成直線,要挺直,但不要僵直或者像塊木頭一樣。
看着前方約一、兩公尺的地方,如果可以的話,輕輕地微笑。
現在開始随着你的呼吸,放松所有的肌肉。
專注地保持脊背挺直,并且随順你的呼吸。
至于其他的事,放下,放下一切事。
如果你想放松因煩惱而緊繃的臉部肌肉,那麼先輕輕地微笑。
輕輕地微笑,臉上所有的肌肉都會開始放松。
輕輕地微笑,保持得越久越好,那微笑正如你在佛陀臉上看到的那樣。
掌心向上,左手放在右手上,放松雙手、十指、雙臂和雙腿。
放下所有的事情,像是那水生植物随波漂流,水面下的河床卻保持如如不動。
除了呼吸和輕輕的微笑,心無牽挂。
對初學者來說,靜坐不宜超過二十或者三十分鐘。
在靜坐中,你可以很輕易地得到徹底的休息。
要訣有兩點:“觀照”與“放下”,注意并觀照你的呼吸,放下其他一切事。
放松身體的每一處肌肉。
大約十五分鐘後,你就能達到沉靜的狀态,内心充滿祥和與喜悅。
保持這種安靜與平和。
有些人把禅修看作苦差事,希望時間快點過去,結束後好去休息。
有這種想法的人并沒有領會禅坐的方法。
如果你坐法得當,就能在坐姿中體會到徹底的放松與平和。
通常,想象“一顆被扔進河裡的鵝卵石”的意象會有助于禅修。
那麼,我們要如何借助這顆鵝卵石的意象呢?
以最适合你的姿勢坐下,全跏趺坐或半跏趺坐都可以,脊背挺直,輕輕的微笑。
緩慢的深呼吸,觀照每一次呼吸,與它合一。
放下一切,把你自己想象成一顆被丢進河裡的鵝卵石。
鵝卵石毫不費力地沉入水裡。
它以最短的距離下沉,最後沉到河底,沉到那最佳的休憩處,自始至終不沾染任何東西。
你就像那顆讓自己沉到河裡的鵝卵石,放下一切。
此時此刻,你存在的核心就是你的呼吸。
你不需要知道要花多長時間才能到達水底那細沙鋪成的床,那完美的休憩處。
當你覺得自己像那顆到達河床的鵝卵石那樣地歇息,就是你自身開始得到休息的時候,你不再被任何事物牽纏。
如果在靜坐的當下,你無法生出祥和喜悅,那麼『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