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殺出一條血路,隻為了見唐方一面。
在不知情為何物之前,桔年就已經設定了她愛情的樣子,一如她在心裡為蕭秋水和唐方設定了一個她想要的結局――
涼風秋葉裡,蕭秋水拉着唐方的手。
唐方說:“帶我走吧。
”
他點頭微笑,然後兩人一起攜手飛奔,飛出唐門,飛出江湖,飛出一切的桎梏,飛到一個隻有他們的世界。
念茲在茲,一日不忘,第一眼是他(她),永遠都是她(他)。
這是桔年想象中的蕭秋水,也是她想像中的,她愛的人。
至于别的人,他不起眼也好,聰明也好,都是路人甲。
為着看武俠小說,桔年學會了用早餐錢裡省出一元幾角地到學校附近的租書店借書,她的同學們也來,看的都是漫畫卡通,她還會給她的小說換成跟課本一樣的書皮,騙過老師,也騙過爸媽的眼睛。
也許注意力分散了,桔年小學時候的成績算不上好。
數學題她都會做,可是步驟全對了,往往卻是結果錯誤;語文本來是她的強項,但是作文卻是軟肋。
大概她屬于圓肚細口的瓶子,裡面裝着很多很多,可倒出來卻不容易。
老師們都不太能夠“欣賞”桔年的作文,不是太荒唐,就是太奇怪。
比如說,老師讓寫《我最快樂的事》,誠實的桔年就這麼寫:我最快樂的事就是一個人坐在有風的窗口,一直坐着,一直坐着,很快樂,很快樂……
不管她打多少個省略号,重複多少次她的快樂。
都很難湊夠要求的字數。
而且老師似乎一點也不覺得一個人傻坐在窗口有什麼可快樂的,她讓桔年描繪得仔細些,再仔細些。
快樂就是快樂,怎麼用文字表述呢?盡管桔年的填空題全部是滿分,因為作文這一項,她也從來沒有拿過名次。
在上高中之前,全班40個同學,她總是20名,要是全班50個同學,她就是25名。
不是特别優秀,也算不上差生,在學校裡從不惹事,不遲到、不早退,上課不愛講小話,除了喜歡獨自發呆,她的學生手冊上也沒有别的缺點。
爸媽也沒有苛責她的理由,他們對她也沒有什麼期待――他們的期待都給了姗姗來遲的兒子。
桔年小學五年級,就在她以為弟弟永遠不會再出現的時候,爸爸媽媽臉上露出了欣喜若狂的笑容,從那時起,媽媽也不在檢察院的食堂幹活了,整天呆在家裡,一天比一天胖。
桔年的恐懼也一天比一天深。
她注意到爸媽背對着她時竊竊私語,開始經常地給她的姑媽打電話,她知道,他們在安排着把她送走,給未來的弟弟騰出一個空位。
那時,她有過一個孩子最惡毒的念頭,希望媽媽洗碗的時候,拖地的時候,看電視的時候,唱歌的時候,弟弟就從肚子裡掉出來,沒了,永遠地沒了,那麼,她就可以一直這裡待下去。
可惜她的意念不能左右事實。
媽媽的肚子像個小丘陵時,媽媽搬到了市郊的姑媽家,很少在大院裡露面了,桔年每個星期都按爸爸的吩咐到姑媽家給媽媽送東西。
媽媽的肚子像一座山巒的時,就轉戰到某個鄉鎮的親戚處。
終于有一天,桔年背着她的小包包,一步一回頭地被爸爸送去了姑媽家。
姑媽安頓好了桔年,爸爸臨走前,第一次蹲下來撫摸了桔年的小臉龐,他咳嗽了幾聲,才說:“你先在這住着,以後我們再來接你。
”
桔年緊緊拽着她的小包包,好像那是她的所有。
她讓爸爸失望了,這一次,她沒有乖乖地點頭,而是定定地看着眼前的大人,問了一句:“以後是什麼時候?有了弟弟,你們還會要我嗎?”
這句話讓爸爸聽過後無比的狼狽,變了臉色地離開了。
也許是因為桔年的這句話,除了送生活費過來,爸爸很少探望她。
姑媽那時哄着桔年:“你爸爸媽媽也很舍不得你,他們心裡也愧疚的。
”
姑媽其實是怕桔年會哭。
可是桔年繼續問姑媽:“愧疚是什麼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