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
義準宣想窣都波形)文雲上者須決明師。
教王雲。
則随以一印系鬘。
以自标幟安于二手掌中誦心真言。
阿你也(二合)毗色羯多(二合)薩怛縛(二合)麼。
斯沒伐嚩日羅毗篩羯多伊難帝薩縛勃馱怛鍐吃拏哩纥拏(二合)縛日羅蘇悉馱曳吽嚩日羅地波底怛嚩麼毗诜遮彌底瑟姹嚩日羅三摩耶薩怛鍐(二合)
次于弟子本名上加金剛字作名呼之。
應誦此密語。
唵跛折羅薩怛鍐摩含(二合汝也)阿毗诜者冥(我灌頂也)跋折羅娜莽(名号也)。
毗曬迦多(灌頂)系(平聲)跋折羅那莽(某甲)唵。
跋折啰達磨。
阿毗诜者。
缬利。
業部密語曰。
唵。
跋折啰羯磨。
毗诜者婀。
私謂。
此文及五相文唯有四部灌頂真言印契。
而無佛部灌頂真言印契。
别本雲。
爾時灌頂師與金剛弟子授付所得契印及五部陀羅尼已。
教王雲。
則以金剛加持香水瓶灌弟子頂。
以此心真言。
嚩日啰毗诜遮。
于彼額上想有攞字。
色相如金。
想兩目上各有啰字。
其色如火上生光焰。
其二足間想種種色。
為法輪相八輻莊嚴(别本雲。
師複應須入三摩地。
谛觀第子額上想有羅字色相如金。
複想弟子兩目皆有邏字。
上生光焰。
其色如火。
複想弟子二足間有千輻金輪。
出種種色光。
令使弟子當來得轉法輪。
以三十二相福智莊嚴)次誦薩埵金剛心密語加塗香已。
塗彼胸前。
(别本雲。
弟子胸前)所以作是加持者為令弟子成金剛薩埵故。
次以如上所說頭上作五處。
置法契已(别本雲。
灌頂阿阇梨。
為金剛弟子授付如上法事并頭上所作五處置法契已)複結毗盧遮那契誦本密語置于彼心上。
次喉(别本。
無喉字)次頂上已。
即應谛想一切如來秘密勝上頭。
加彼頭上(别本雲。
弟子心上。
乃至弟子頭上)即結如上所說四種鬘各随其部法。
(别本雲。
各随其所得部法)以系其額上。
若作阿阇梨灌頂法者。
應次第如上法遍用五瓶。
以四種鬘鱗次以系其額。
私謂。
五相自灌頂中先以金寶蓮業三摩耶印。
如次置自頂前頂右頂後頂左。
各誦四部灌頂真言。
次以金寶法業本契于前四處各分為二。
即以金寶法業四種之鬘系自頭上。
各誦真言。
前真言中加摩隸字終加??鍐。
後于頂上置一切如來金剛界自契說此密語。
唵薩婆怛他揭多。
鼻三菩提。
跋折羅。
毗诜遮摩含鍐。
次想自身以為一切如來寶冠莊嚴(雲雲)彼此相會。
此文雲頭上五處者是五灌頂印。
次大日。
琰羅方人想如彌勒。
龍方人想如滅諸障礙。
藥叉方人想如離諸惡趣。
即引諸灌頂弟子入帝釋方門坐蓮台上。
以種種華塗香燒香油燈幡蓋清淨妙音樂而以供養。
如不辨者随力作之。
所以爾者是人坐佛位處。
故複以種種歌詠贊歎令其殷重生歡喜心。
說此頌曰。
諸佛都史下生時釋梵龍神随侍衛
種種勝妙吉祥事願汝今時盡能獲
迦毗羅衛誕釋宮龍王澍沐甘露水
諸天供養吉祥事願汝灌頂亦如是
金剛座上為群生後夜降魔成正覺
現諸希有吉祥事願汝此座悉能成
波羅奈苑河莊嚴為五仙人開妙法
成就無量吉祥事願汝今時鹹獲得
若更有餘贊歎随意作之。
勸發勝心令生利喜(私檢大日經義釋具有嚩驷羅阿避庚經十一偈贊。
此文彼中四偈之者也)次應與其灌頂。
先想弟子頂有婀字上有圓點。
義同前字放光焰熾然赫奕。
又想弟子心中有月輪相。
内有八葉蓮華台。
上赤有婀字。
若得金剛部于婀字内想有跋折羅。
得寶部者有寶珠。
蓮華部有蓮華。
羯磨部有羯磨跋折羅。
毗盧遮那部想窣都波。
應想己身如毗盧遮那像。
執弟子所得部瓶。
如來部瓶若是畫像壇即随有空處置之。
若手印壇即于壇上置之。
各想其部物體在瓶水内。
如跋折羅寶珠等。
各令結其所得部契置其頂上。
誦其部密語七遍而用灌之。
金剛部密語曰。
唵跋折羅薩埵。
阿毗诜者(灌頂也)吽。
寶部密語曰。
唵。
跋折啰啰怛那。
阿毗诜者怛啰。
蓮華部密語曰。
菩薩歸還本國。
若重請召唯願降赴。
此契及密語一切壇中請佛菩薩諸部眷屬還本處者皆悉同用。
教王雲。
結薩埵金剛印從下向上解。
以此真言心(真言同前。
但改微字作都字)如是于一切曼荼羅三昧耶勝印而作解(雲雲)上來阿阇梨位及以入壇四種意樂四種弟子各作五種灌頂已畢。
于中光明灌頂是佛菩薩之所行也。
未見谛師不應作唯觀行而已(雲雲)
複有内作業灌頂護摩灌頂如瑜祇經(雲雲)複有自灌頂法。
如略出法及教王經并大儀軌(雲雲)
延文元(丙申)年四月三日一部挍點了前後錯亂之處以朱付一二三又披本文注卷付等者也。
杲寶(五十一)
一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