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章

首頁
    一經擇定,就不會更改了,所以甯可慎於始。

    ” 李世民雖然對此感到很為難,而且這也不是他第一次遇到的問題。

    差不多他網羅到一個人才進來,每個人提出的都有這一個問題。

     李世民是很敬愛自己的兄長的,但是這位哥哥卻不知是那裡不對勁,很不得人心,甚至於父親的一些手下也是一樣,對那位長世子總是欠缺一份敬意。

     好在這是個不太急的問題,他隻有拿出老辦法來,先拖一陣再說,因此他笑笑道:“世民唯父命是從,這一點先生總不會反對吧?” “那當然。

    這是世子仁孝之道,李靖既敬且佩。

    ” “那就是了,若家君有所命,世民必須遵守,萬一與答應先生的承諾相左,先生想必可以諒解的,這是世民能力所及的唯一答覆。

    ” 李靖明知道這是推托之詞,但也知道李世民目前也無法作更明顯的答覆了,因此道:“世子,李靖也把話說在前面,凡事看情形。

    若是不關重要,李靖在禮貌上不會叫世子難堪,若是事關重大而與願違,李靖作出什麼不情之舉,也要請世子見諒。

    ” 李世民感到棘手了,這個李靖不像别人那麼好應付,他也不能胡亂敷衍,所以他問道:“先生不會倒戈相向吧?世民萬萬不願見到有這事發生。

    ……” 李靖道:“沖着世子,李靖保證不會,最多李靖離去另求栖身之處,但這隻是李靖能安然離去的保證,若是有人欲圖藉抗命之由不利於李靖,那就很難說了。

    ” 李世民深籲了一口氣。

    知道李靖這番話是很認真的,他必須慎重地考慮後再答覆。

    想了很久才道:“先生,世民隻能這樣說:我會盡量設法維持我們的關系,萬一事與願違,先生要做任何事世民都不會怪你的。

    ” 李靖知道這就是承諾了,肅然一揖道:“少主在上,末将李靖參見。

    ” 李世民忙回了一禮道:“先生!不敢當如此稱呼。

    ” 李靖道:“這個稱呼不但表明了李靖的心迹,也表明李靖今後的地位與立場,少主倒是無須客氣,且名不可不正,禮不可廢,今後無論人前人後,李靖俱将如此相稱。

    ” 李世民很頭疼,這件事若是傳到哥哥建成的耳中,必将引起他們中的不快,可是他知道這扭不過李靖的,隻有慢慢設法解釋去。

     這是一次曆史性的結合與晤面,談話的結果是頗為愉快的,當李世民在前,李靖在後,走進偏廳時,張出塵正陪着柴紹與徐德言、劉文靜、樂昌公主等四人閑談。

    看到他們進去,每個人都站了起來。

    柴紹忙問道:“藥師,你和世民談得如何了?” 李靖不忙着回答他,隻對張出塵道:“娘子,見過少主,今後我們弟兄的旗幟一律改用大唐字号。

    ” 這等於就是明确的答覆了,劉文靜高興地道:“這太好了,若得藥師相助,宇文成都是死定了。

    ” 李世民接着道:“我已經決定自即刻起把指揮權全都交給李先生,連我本身在内,都要受李先生的節制,所以今後大家對李先生要絕對服從。

    ” 柴紹與徐德言都表示出欣然的神色,徐德言尤其興奮地道:“那太好了。

    藥師兄用兵之神,當世無人能出其右,太湖一役,雖是牛刀小試,然無論是部署、策劃、調遣、制略等方面,無一不足為今世用兵之範典,小弟正向世子建議将該役之經過,記錄成篇,镌刻成版,作為今後将帥用兵之法典!” 李靖倒是不好意思地道:“那隻是偶爾因勢制宜,不足為談,可千萬别如此做。

    ” 李世民笑道:“先生别客氣了,我從小就對兵書策略有興趣,尤其是各種知名之戰役,我都盡量搜集正确之資料,加以編撰後,提出檢讨,而後撷取其精華,叫那些領兵的将帥們,閑暇時多加研讀。

    先生太湖收取東西庭之役,的确夠得是一次傑作。

    值得為後世法典的,隻是有很多細節還不清楚,尚祈先生不吝賜教。

    ” 李靖道:“那一戰實在算不得什麼。

    ” 徐德言道:“藥師兄,世子欲編撰一部戰論,專門撷取各有名的戰役以及一些特别的戰争經過,詳加研讨,作為教戰之用,因此,這是否是有價值将由我們來決定,并不是藥師兄自己說沒有價值就行了的。

    ” 李世民笑道:“這份工作我興趣很高,卻不内行,都是由德言兄取舍,他說好就一定錯不了。

    ” 李靖因而問道:“但不知一共收集了多少戰役?” 徐德言道:“不多,因為世子要求正确而詳實,而且又有參照價值的,再加以悉心研究,再者要具有特殊戰略的才予以收錄,故而隻得幾篇,若昔日吳王夫差之黃池大會,齊田單之火牛大戰,漢使張骞的突襲之戰,楚漢之際的鴻門之宴以及垓下之戰,漢魏赤壁之戰,及東晉淝水之戰等,計三十篇,世子計劃收滿三十六篇,而今尚缺六篇,相信藥師兄很快就能把它補滿了。

    ” 李靖聽了大感興趣地道:“這倒是一部很了不起的钜着,但不知李靖可得拜讀一番否?” 李世民道:“正要向先生請教,各項戰役的資料是世民早年收集,祈作的講評分析,也是世民草塗,經德言兄加以補充改正之處很多。

    ” 徐德言道:“世子神資天縱,析戰之論,見解精辟獨到,德言萬不能及,隻不過是将世子未曾經驗到的地方略作補充而已,但藥師兄韬略過人,相信必能使之更為完美。

    ” 李靖道:“這個倒不敢當,隻是多幾個人的看法,想得比較周到而已,此書若能傳之於世,必為不朽之作。

    ” 李世民卻道:“先生,這部書雖為教戰之作,世民卻不想流傳出去。

    ” “為什麼?世子既然花了這麼多的心血來編撰它怎麼又讓它束之高閣呢?” 李世民道:“正因為它是一部教戰之作,用之才要慎重,因為戰争并不是好事,徒使生靈塗炭而已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