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落日余晖

首頁
    元軍船隊。

    派遣小舟前往查探之下,才發現占城似乎已決定臣服元朝。

     這的确是事實。

    占城以認同元之宗主權來交換和平保障。

    隻不過在元朝設立了“征占城行省”之後,仍舊打算徹底以軍事力量直接支配占城,以緻令占城人民忍無可忍并且起而反抗。

     張世傑在無可奈何之下率領船隊折返,并且決定以廣東的一處角落為據點安頓下來。

    此處距離海陵山岬角相當近,天色與海面同時開始暴亂起來。

    雲層低得仿佛快接觸到海面,狂風咆哮,雨水也如瀑布般地傾盆降下。

    海的顔色從湛藍驟然轉為灰色,巨大的波浪化成了數萬道的浪濤襲擊着船隊。

    整支船隊在海面上躍動着,用“海上之樹葉”來形容一點也不荒謬。

     “這樣下去不是辦法。

    ” 蘇劉義焦急地說道∫當初放棄攻占泉州,擊潰元軍劉深船隊之後,往潮州前進之時,他們也曾遭到暴風雨之襲擊。

    不過此次的風暴顯然比上次更加強烈。

     “就算能戰勝元軍,但絕對戰勝不了暴風雨。

    還是暫且上陸,等風雨平靜之後再做打算吧!” 蘇劉義之意見楊亮節亦贊同。

    他們從來不曾經曆過這樣的暴風雨。

    如果不上陸的話,船隊恐怕會全體翻覆。

    沒想到張世傑卻大怒斥道: “連這等程度的風雨都害怕,宋朝複興還有什麼希望?讓船隊轉向廣州。

    ” 船隊于是繼續朝着東北前進。

    天空和海面仿佛塗了層墨汁般漆黑無比,不時還會發出如白銀般耀眼的閃電光芒。

    波浪沖洗着甲闆,有時甚至還躍過船樓之屋頂。

    終于有艘軍船承受不住高聳的波浪沖盤,以緻船底朝天地翮覆了過去。

    張世傑從頭到尾都站立在船樓之上,全身早已被雨水和波浪打濕。

    他叫來蘇劉義,下令靠岸登陸。

    船隊好不容易轉入海陵山北側,遁入一個無名的港灣之中。

    士兵們紛紛改乘小舟登陸岸上。

    蘇劉義乘上最後一艘小舟之時,叫喚着張世傑。

    然而張世傑卻毅然地搖頭,并親手将小舟推開。

     “張樞密!”“越國公!” 部下們的叫聲被強風吹散。

    隻身一人留在軍船上的張世傑在船樓之上盤腿而坐,膝上橫放着他的大劍。

     “天哪!蒼天哪!既然你毫不留情地執意将大宋滅亡,那麼就在此賜我張世傑一死吧!” 屏息注目着一切的蘇劉義等人眼中,閃過一道刺眼的紫色閃電。

    雷聲轟然響起。

    狂風繼續咆哮,軍船就這麼消失在漆黑翻卷的怒濤之中。

     舟遂覆世傑溺宋亡 “船終于翻覆。

    世傑溺斃。

    宋朝滅亡”。

     僅僅八個宇,當中卻包含了無限悲恸,史學家以此終結宋朝滅亡之記載。

    張世傑之死。

    《宋元戰史》之中所收錄鈎《昭忠錄》所記載是在四月八日。

    也就是崖山戰敗的二個月後。

     一夜過後,暴風雨平息。

    天空中仍舊是烏雲密布,波濤也依然洶湧。

    灣内有二十艘左右之軍船逃過沉沒之命運,除了奇迹之外實在無法形容。

    蘇劉義等人從陸上放出小舟,于灣内進行搜索,可是始終找不到張世傑。

     “沒希望了。

    ” 兩個人無精打采地說道。

    是楊亮節和周文英。

    擁有張世傑之鬥志與統率力,複興宋朝盡管困難重重但總還有一線曙光。

    然而失去了他,就如同屋頂失去了梁柱支撐一樣,連招募新兵都不可能。

     “向元軍投降吧!張弘範應該會接納我們的。

    事到如今我們再也無計可施了不是嗎?” “你們想怎樣就怎樣。

    要把意見和你們相同的士兵都帶走也無妨,可是軍船必須留下來。

    ” 周文英與蘇劉義交談之時,身旁閃過了一個如幽靈般之人影。

    就在兩人察覺到那是楊亮節,并開口叫喚“楊附馬”之時,他早已消失無蹤。

    從這邊向大海跳望尋找的蘇劉義等人,發現了滿身是血、倒卧在海灘上的楊亮節身影。

    然而下一瞬間,洶湧的巨浪就将一切沖散帶走了。

     Ⅳ 蘇劉義、張達、方興三位将領以及士兵幹餘名、單船十八艘。

    這就是宋軍最後之船隊。

    盡管受傷、力竭、就連君主和總指揮官都已失去而成為流亡之身,但他們仍不願向元軍投降。

     “事情不能就這樣子結束。

    ” 蘇劉義昂然地說道。

     并非世上所有的土地皆已被元軍占領。

    還有安南,以及日本。

    在元軍眼中,我們的存在或許就像蚊子一樣渺小,但是一隻蚊子也能夠令大象沉睡。

    ” 蘇劉義知道自己并不如張世傑那樣偉大。

    但是若連自己都放棄的話,那麼世界上就沒有人可以繼承張世傑之遺願了。

    隻要自己還活着的一天,不論是一個人也好兩個人也好,總之有人持續反抗忽必烈汗和元軍就行了。

     不過撇開鬥志不談,他們缺乏一個安身之地卻是個嚴苛的事實。

    之所以暫且往赤灣出發是因為,反元人士之間秘密流傳着帝景和陸秀夫之遺體被埋葬在那裡之謠言。

    到那裡拜察過帝景,報告張世傑死亡之消息後,再決定将來的事情吧。

     他們一路閃躲元軍警戒來到赤灣之時已經是四月二十四日。

    此時張世傑之死訊已由周文英傳達至元軍方面,因此警戒早已放松了許多。

    進入赤灣的蘇劉義等三将,發現到四艘船停泊于港灣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