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章 落魄挨打奈何天 3.太平城里太平军

首頁
    紫禁城相仿佛,紫禁城可是1300萬平方公裡的帝國皇宮。

    洪秀全隻占了三座城市,南京、鎮江、揚州,就建這麼大一個天王府。

    老百姓講話叫小人乍富,就忘了自己幹什麼的,完全是暴發戶心理。

    建了天王府的老洪,終日不理朝政,在天王府裡,陪着那些個妃子,業餘時間,編一些“天書”。

    他不見大臣,一見大臣,大臣就該明白天王的水平。

    朝政就歸東王楊秀清等人來管,這*的程度也算得上是驚為天人。

     蚊子銜秤砣 太平天國最低的官叫兩司馬,一共管25個人,出門要坐4人擡的轎子。

    25人去掉一半女人,剩下11個男人,裡邊還有4個得給他擡轎子,也不知道他能不能找到那轎子,不行八仙桌倒過來就扛着走。

    清朝七品知縣兩人擡的小轎,總督是8擡,皇帝是16擡,皇帝出殡的時候,那個梓宮是128個人擡的。

    洪秀全的轎子是64擡,楊秀清48人擡,他們一出來南京城就全城*,老百姓都得背對着他們的儀仗隊,跪在路邊,如果你沖撞他的儀仗隊,斬首不留。

    再厲害點的,淩遲,點天燈,把你熬成油,這事多了去,洪秀全的想像力多豐富,濫用私刑。

    要知道清朝謀大逆才是淩遲,一般人享受不到這個待遇。

     洪秀全暴虐無度,他還沒有當天王時,就經常将妻子打得要死,進入南京後,參照天王的佳作《天父詩》,天王反反複複地強調,惹他發火就是死罪,他發火就要殺人,衆人要一齊跪求息怒,不求就别怪洪天王大開殺戒。

    洪秀全對妻妾、宮女尚且如此,對他所敵視所不滿的人就更不用說了。

    他從決心造反開始,作詩言志,訂條規下诏書,動不動就是殺、誅、斬首不留、一同皆斬、該誅該滅、放膽殺妖,可以說是念念不忘,殺聲連天。

    由于他不斷号召、明确規定和直接命令,部下官兵在非戰鬥場合,随便殺人也如同割草。

    太平軍打進南京清除妖人的做法令人發指。

    清朝官員、僧尼道士、商人、儒生乃至醫生、店員、藝人,都被當為妖人,擄掠屠殺不在話下。

    “凡擄之人,每視其人之手,如掌心紅潤,十指無重繭者,恒指為妖,或一見即殺,或問答後殺,或不勝刑掠自稱為妖殺,或競捶楚以死。

    ”不少漢族大小官員、紳士、讀書人,逃不掉又不願死在太平軍手裡的,全家便一同自殺。

    洪秀全就在這種血腥恐怖中,在太平軍的跪迎之下,無限風光地進入“天京”。

     王多如牛毛 天朝的人事任免制度自然就是洪天王說了算。

    太平天國本是有首義六傑,可是内讧不斷。

    韋昌輝殺掉楊秀清,接着韋昌輝被處死,繼而石達開率領精銳部隊出走,天國幾乎是朝中無人。

    生性多疑的洪秀全估計被争鬥、猜忌傷透了心,幹脆任人唯親,用自家人。

    “安王”、“福王”分别是洪秀全的兩個哥哥洪仁發、洪仁達擔任,自家人名雖掌權,實則是洪秀全借此希望壓制、監視石達開。

    不過這兩人實在太荒唐、愚蠢了,洪秀全迫于滿朝反對,不得已取消兩個昏庸兄長的王位。

    為不引起事端,這兩個哥哥雖不做王,但洪秀全依舊對他們言聽計從,後來又再改封為“信王”、“勇王”,二人一直幹預朝政,掌握實權。

    在太平天國,自家人還是最受信任。

    洪秀全也敢大膽提拔一些年輕将領,天京危急之時,洪秀全更是明确宣布,朝政由洪仁玕執掌。

    洪仁玕,是洪秀全堂弟。

    因為本家人可靠,又不像兩個老哥那樣粗鄙,就立馬三級飛升。

    洪秀全家族十多号人,一概封王。

    洪秀全外甥幼西王蕭有和,很受洪秀全喜歡,洪臨死前不久,封他為前台發命者。

    洪秀全的女婿鐘萬信、黃棟梁、黃文勝,同樣受寵信,個個封王。

    這些皇親國戚,都不會打仗,不會辦事,幾乎個個貪暴兇橫,粗鄙野蠻,胡作非為,在各地太平軍中也廣被厭惡卻又都無計可施。

     不僅是任人唯親,太平天國全無章法可言,完全是由洪秀全說了算,任其恣意妄為。

    本來太平天國逼走石達開後,洪秀全把軍事、行政大權攬在一身,既是皇帝又是軍事長官。

    可是這家夥智慧有限,腦容量有限,軍事、行政他一樣都管不好,抓在手裡也無計可施,過兩天就嫌煩,而且為這些事情操心費神,不符合洪天王的秉性,轉而甩手交給他人。

    最可怕的是,太平天國的官爵混亂到了一定地步,甚至開始大肆甩賣。

    等東、南、西、北、翼王分配完畢後,又出現義、安、福、燕、豫、侯六爵。

    1857年洪秀全曾宣布永不封王,但隻過了一年多,就封洪仁玕為“幹王”。

    反正幹盡這些出爾反爾、言而無信的事。

    為了安撫人心,消除諸将領的不滿,洪秀全封陳玉成、李秀成等主要将領為王。

    洪秀全一方面想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