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既雙,雲何現一?宛轉虛妄,無可憑據。
觀相元妄,無可指陳。
猶邀空華,結為空果,雲何诘其相陵滅義?觀性元真,唯妙覺明。
妙覺明心,先非水火,雲何複問,不相容者?
富樓那!汝以色空,相傾相奪,于如來藏。
而如來藏,随為色空,周遍法界。
是故于中,風動空澄,日明、雲暗,衆生迷悶,背覺合塵,故發塵勞,有世間相。
我以妙明,不滅不生,合如來藏。
而如來藏,唯妙覺明,圓照法界。
是故于中,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
不動道場,遍十方界;身含十方,無盡虛空;于一毛端,現寶王刹;坐微塵裡,轉大法輪。
滅塵合覺,故發真如,妙覺明性。
而如來藏,本妙圓心。
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風、非火,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非聲、香、味、觸、法,非眼識界,如是乃至,非意識界。
非明、無明、明、無明盡;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盡。
非苦、非集,非滅、非道,非智、非得。
非檀那,非屍羅,非毗梨耶,非羼提,非禅那,非般剌若,非波羅密多。
如是乃至,非怛闼阿竭,非阿羅诃,三耶三菩,非大涅槃,非常、非樂、非我、非淨。
以是俱非,世、出世故,即如來藏,元明心妙。
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風、即火,即眼、即耳、鼻、舌、身、意,即色、即聲、香、味、觸、法,即眼識界,如是乃至,即意識界。
即明、無明,明、無明盡;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盡。
即苦、即集、即滅、即道,即智、即得,即檀那、即屍羅、即毗梨耶、即羼提、即禅那、即般剌若、即波羅密多。
如是乃至,即怛闼阿竭、即阿羅诃、三耶三菩、即大涅槃、即常、即樂、即我、即淨。
以是俱即,世、出世故,即如來藏,妙明心元。
離即、離非,是即、非即。
如何世間,三有衆生,及出世間,聲聞、緣覺,以所知心,測度如來,無上菩提。
用世語言,入佛知見。
譬如琴、瑟、箜篌、琵琶,雖有妙音,若無妙指,終不能發。
汝與衆生,亦複如是。
寶覺真心,各各圓滿,如我按指,海印發光,汝暫舉心,塵勞先起。
由不勤求,無上覺道,愛念小乘,得少為足。
富樓那言:我與如來,寶覺圓明,真妙淨心,無二圓滿。
而我昔遭無始妄想,久在輪回,今得聖乘,猶未究竟;世尊,諸妄一切圓滅,獨妙真常。
敢問如來:一切衆生,何因有妄,自蔽妙明,受此淪溺?佛告富樓那:汝雖除疑,餘惑未盡,吾以世間,現前諸事,今複問汝:汝豈不聞?室羅城中,演若達多,忽于晨朝,以鏡照面,愛鏡中頭,眉目可見;瞋責己頭,不見面目,以為魑魅,無狀狂走。
于意雲何?此人何因,無故狂走?富樓那言:是人心狂,更無他故。
佛言:妙覺明圓,本圓明妙,既稱為妄,雲何有因?若有所因,雲何名妄?自諸妄想,展轉相因,從迷積迷,以曆塵劫,雖佛發明。
猶不能返。
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識迷無因,妄無所依,尚無有生,欲何為滅?得菩提者,如寤時人,說夢中事,心縱精明,欲何因緣,取夢中物?況複無因,本無所有。
如彼城中演若達多,豈有因緣,自怖頭走?忽然狂歇,頭非外得,縱未歇狂,亦何遺失?富樓那!妄性如是,因何為在?汝但不随分别,世間、業果、衆生,三種相續,三緣斷故,三因不生。
則汝心中,演若達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
勝淨明心,本周法界,不從人得,何藉劬勞,肯綮修證。
譬如有人:于自衣中系如意珠,不自覺知,窮露他方,乞食馳走,雖實貧窮,珠不曾失。
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願從心,緻大饒富。
方悟神珠非從外得。
即時!阿難在大衆中,頂禮佛足,起立白佛:世尊,現說殺、盜、淫業,三緣斷故,三因不生,心中達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不從人得。
斯則因緣,皎然明白,雲何如來,頓棄因緣?我從因緣,心得開悟。
世尊!此義何獨我等年少,有學聲聞;今此會中,大目犍連,及舍利弗,須菩提等,從老梵志,聞佛因緣,發心開悟,得成無漏。
今說菩提,不從因緣。
則王舍城,拘舍梨等,所說自然成第一義。
惟垂大悲,開發迷悶。
佛告阿難:即如城中,演若達多,狂性因緣,若得除滅,則不狂性,自然而出,因緣、自然,理窮于是。
阿難!演若達多,頭本自然,本自其然,無然非自,何因緣故,怖頭狂走?若自然頭,因緣故狂;何不自然,因緣故失?本頭不失,狂怖妄出,曾無變易,何藉因緣?本狂自然,本有狂怖;未狂之際,狂何所潛?不狂自然,頭本無妄,何為狂走?若悟本頭,識知狂走,因緣、自然,俱為戲論。
是故我言:三緣斷故,即菩提心。
菩提心生,生滅心滅,此但生滅。
滅生俱盡,無功用道。
若有自然,如是則明自然心生,生滅心滅,此亦生滅。
無生滅者:名為自然;猶如世間,諸相雜和,成一體者,名和合性;非和合者,稱本然性。
本然非然,和合非合,合、然俱離,離合俱非。
此句方名,無戲論法。
菩提、涅槃尚在遙遠,非汝曆劫,辛勤修證。
雖複憶持,十方如來,十二部經,清淨妙理,如恒河沙,祇益戲論。
汝雖談說,因緣、自然,決定明了,人間稱汝多聞第一。
以此積劫多聞熏習,不能免離,摩登伽難。
何須待我,佛頂神咒,摩登伽心,淫火頓歇,得阿那含?于我法中,成精進林,愛河乾枯,令汝解脫?是故阿難,汝雖曆劫憶持,如來秘密妙嚴,不如一日修無漏業,遠離世間,憎、愛二苦。
如摩登伽,宿為淫女,由神咒力,銷其愛欲,法中今名,性比丘尼。
與羅侯母,耶輸陀羅,同悟宿因。
知曆世因,貪愛為苦!一念熏修,無漏善故,或得出纏,或蒙授記;如何自欺,尚留觀聽。
阿難及諸大衆,聞佛示誨,疑惑銷除,心悟實相,身意輕安,得未曾有!重複悲淚!頂禮佛足,長跪合掌而白佛言:無上大悲清淨寶王,善開我心。
能以如是種種因緣,方便提獎,引諸沈冥,出于苦海。
世尊!我今雖承,如是法音,知如來藏,妙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