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份開示,是從一九七八年冬季開始,至一九八一年秋季,共曆整整三年,其中地點,曾記有“福利社”、“寺務處”、“客堂”或“大殿”等,福利社即在今之“般若”亭下,其他地點,都在現在大雄寶殿前面的廣場上,當時正逢承天禅寺重建的初期,原有磚瓦房,已全部拆光,為朝暮課誦、辦理寺務、接待客人等,乃在大殿前的廣場上,用鐵管及石棉瓦搭蓋了将近兩百坪大的臨時大殿,會客室與寺務處等都在其中。
廣公上人亦常在這裡,坐在藤椅上與衆結法緣。
其次就是月日,皆記以農曆,在此特為說明。
(編者附識)
※日期:一九七八年冬地點:承天禅寺年齡:八十七歲
“如果情執不斷,嘴裡念佛,念念還是堕娑婆。
如果懇切至誠,放下萬緣,那麼,一念之間,便能到西方。
萬緣牽扯,割舍不下,那麼,百年萬年還是在三界内。
”
※日期:一九七九年二月地點:承天禅寺年齡:八十八歲
“父母隻是讓我們藉着他們的身體來投胎,不論是恩是怨,都是業緣,隻有立誓成道報親恩,才是修行的正因。
,
※日期:一九七九年二月廿一曰地點:承天禅寺年齡:八十八歲
某某師初任寺務處書記職,每天須面對一些來來往往的信衆,由于出家未久,尚不知如何應對。
上午,在招呼一些信徒後,老和尚即對某某師說:“在世俗社會分貧富貴賤,隻要走進佛門來,就沒有高下的分别,無論是貧是富,是貴是賤,一律以慈悲心,平等地對待,生生世世要廣結衆生緣,這樣,我們在成佛度衆的過程中,才會有殊勝的因緣。
”“不要說衆生有善有惡,一切的善惡都是我們的分别,如果真正會修行的人,一切衆生都是我們的善知識。
”
“十方施主供養三寶,種福田,而常住也須回施十方,這樣,十方來,十方去,一切衆生都能蒙受恩澤。
”
※日期:一九七九年八月十六曰地點:承天禅寺年齡:八十八歲
傳某師與傳某師在客堂談及弘一大師,兩人頗贊大師再來之功德,而自慚凡夫,習氣無明熾盛,老和尚坐在旁邊,聽了即說:“曉得自己是凡夫才好修行,我們要在一切的煩惱中好好調理自己,這是别人無法代替的事,等調理得當,自然智慧明朗,無明散去,這就是參自己。
在一個常住中修苦行,修久了,自然也了解别的叢林修苦行的意思,修苦行是除妄念最好的方法,而且當我們修到将苦化為樂時,自然一切事情就會明明朗朗,無不通曉,而智慧大開。
”
“我們修行主要是專心于佛号,心心念念不離佛号,四體作務都是随喜作的,掃地也阿彌陀佛,煮萊也阿彌陀佛,念念阿彌陀佛,事事随喜不挂礙,心則漸入西方境。
”
“如果要省卻煩惱,凡事當随從大衆或他人的意見,不可強就自己的看法,隻有自己的事情,可以聽自己的意思,這是忍辱的方法。
”
※日期:一九七九年八月十八曰地點,承天禅寺年齡:八十八歲
中午,某某師随師父往工地,師父指着剛去掉闆模的牆壁說:“這個壁可維持幾百年沒問題。
”
某某師說:“真好,就這樣幾百年傳下去,承天寺将來會成古刹,出高僧……”
師父說:“你們要好好苦志修行,來世轉男衆身,沙彌出家,來做聖僧。
佛也是人去做的,不會修照樣堕下去做畜生,要誓願作佛。
”
※日期:一九七九年八月十九日地點:承天禅寺年齡:八十八歲
新皈依信徒魏某某,請師父教他坐禅。
師父說:“念佛就可以,念佛念到正念現前,沒有雜念,心安定下來,自然就會坐得好。
坐得久,這是最快的方法,否則,一坐下去都是妄想紛飛。
”
※日期:一九七九年八月廿一日地點:承天禅寺年齡:八十八歲
師父在客堂對某某師說:“修苦行是從苦中越修越不覺得苦,而且漸漸覺得快樂輕松,并沒有感到是在工作,這就是業障漸漸在消,若是越做越覺痛苦煩躁,那就是業障在翻絞。
不要以為佛菩薩是多苦,佛菩薩已從苦中磨得業障消除,沒有苦感,做什麼事都已輕松自在,而不覺得在做什麼,也不覺得自己在度衆生。
”
※日期:一九七九年八月廿三日地點:承天禅寺年齡:八十八歲
師父說:“那些往生西方的人,都是念佛專一,而且能忍辱吃虧的人。
”
※日期:一九七九年九月十二日地點:承天禅寺年齡:八十八歲
師父在客堂對某某師說:“論人的是非曲直,心裡起不平煩惱,那就是自己的錯,自己的過失。
不去管他是非曲直,一切忍下,自心安之無事,那才對。
自己也無犯過失,這是修行第一道,也是最上修道之法。
師父不在時,遇事境緣,要記取師父曾說的教誡,忍之,心安之,這是最好的一帖藥。
”
※日期:一九七九年十月八曰地點:承天禅寺年齡:八十八歲
晨間,灑掃畢,師父對弟子某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