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获益嘱累品第八

首頁
    安住十善業道,那就是修十善法。

    修十善法就可以生人天乘。

    還有他聞法之後,他依着大乘“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複轉退”,信心堅定,聞法之後,信心堅定,住于大乘的發心成佛。

     “複有無量無邊衆生聞佛所說,得世正見”,這個正見不是出世的,這是世間的正見。

    正見,就是分别邪正,分别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是正确的?什麼是正知正見?什麼是邪知邪見?他若證得了正見,就能夠把一切往惡趣因果的惡業斷絕了,除滅了一切往惡趣的因。

    斷了煩惱的惡業因,就不會感到苦果,就不會感到煩惱的惡業果障了,增長一切向善趣的因。

    正願善業,他的願就發願修行善業,不作惡業了。

     “複有無量無邊衆生聞佛所說,皆受三歸”,就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

    “安住于近事近住淨戒”,近事近住就是三歸五戒,近住淨戒,就是八關齋戒。

    “樂供養佛,樂聽聞法”,就是聞法,“樂奉事僧”,就是欣樂供養三寶,随佛聞法随僧聞法。

    晝夜的精勤不懈怠,“曾無懈廢”,聞法之後得了精進的效果。

     這隻是〈六妙門〉當中的次第,既然次第相生就有因有緣,彼此相生的。

    但是這隻是〈小止觀·六妙門〉的部份内容,要是想真正修觀、研究止觀,還得修〈摩诃止觀〉。

     《華嚴經》講的止觀,很玄妙的,很不容易進入;一開始就修“真空絕相觀”,一切相都不存在,心内相、心外相,一切諸佛的色相,一切諸法一切的法寶,凡有形相都是虛妄,真空絕相。

     這個真空絕相修成了,再産生“理事無礙觀”;理遍于事,事就是理。

    理遍到事上,事就是理,理事無礙的,理無礙事也無礙。

    所以在一微塵裡頭能轉大法輪,就是這個涵義;那一微塵就是理,一切事都融在理,理就是事,事就是理,理事無礙。

     再進一步就是“事事無礙觀”,不用理遍事,而事的本身,事事都無礙,那就到了華藏境界。

     那種觀,我們是修不成的,因為我們的心力不夠,我們連叩頭觀想,都觀不成。

     如果我們一叩頭,你想“能禮所禮性空寂”,能禮的我所禮的佛沒有,他的性、他的體是空的,是寂靜的。

    就像我們講那個“心寂”,我們連“心寂三昧”都還沒有證得;“色寂三昧”更不可得了。

    “色寂”完了,是達到“心寂”,完了,達到“一心三昧”,說念佛念到一心不亂,這不是一句話;念佛,念到一心不亂,七天當中可以一心不亂,七十天、一百天,你也可以一心不亂了。

     依着這個修,是從出入息觀的,如果你不觀出入息,你就觀“阿彌陀佛”四個字來轉你的心,也不求什麼還淨,求能止住就行了。

     一天當中,要是連在夢中,你都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是作意念的,而是自然的運轉念,你死了還不生極樂世界嗎?肯定的生。

    因為你的心已經跟極樂世界合了,已經跟阿彌陀佛,身土不二。

    極樂世界就是阿彌陀佛,這就是身土不二,阿彌陀佛就是極樂世界,你這樣觀想久了,你跟佛合了。

    我念念的是阿彌陀佛,我就變成了阿彌陀佛,你已經在極樂世界了,這個深入一點。

    不過,大家聽這類語言,聽久了,就能夠入了。

    開口罵人聽髒話,熟悉得很,因為無量劫來根器很深,一來就現相,他就熟了。

    但你聽這個,不曉得好多劫沒有聞到,你聽到這些話,還是不能進入的;你要從淺處說,别說多了,要一步一步入。

     為什麼修行的時候,要有善友,或者善知識?當你走錯了,他馬上給你撥過來。

     你不要想太多,數數就好了,就數十個數,你想這個很簡單,你數數看,很不簡單。

     十個,你還不錯,等到二十、三十,你早錯亂了,散亂早攢進來了。

    十個數數不成,等你把這個數數觀修好了,才再進一步說随。

     這不是一天兩天,不是一年兩年,如果這個數字沒有數好,你天天這樣修。

    像你不能專修,一天抽一個小時,或者抽半個小時,最初修的時候,不要坐太久了,不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