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十轮品第二

首頁
    “爾時地藏菩薩摩诃薩從座而起,整理衣服,頂禮佛足,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我今問世尊,無量功德海,唯願賜開許,為解釋除疑。

    ” 現在我們開始講《十輪經》正分。

    這一品的經文,就是地藏菩薩所要講的十輪;而且是他請示佛,什麼是十輪?有衆生的十輪,有佛的十輪。

    佛說的法,是對着衆生所作的種種業,我們現在在苦難當中,想求解脫;怎麼樣才能解脫呢?佛就告訴我們一些方法,每部經都如是。

    先是菩薩的請求,佛的啟示,菩薩再請問,佛又說。

    隻要會中有佛在場的,都是釋迦牟尼佛說的。

     地藏菩薩在序分當中贊歎佛,佛也贊歎他,之後,地藏菩薩就從座位起來。

    請法的時候,要先有個啟請的儀式。

    現在聖者沒有了,賢者過去了,就剩下一般的凡夫,泛泛的請法,連個意思都沒有表示,隻說:“法師!那個怎麼解釋?”這在過去是不行的;你要問問題,就從你的座位起來,把衣服整理好,“偏袒右肩,右膝着地”。

     我們現在這件衣,肩膀部分是偏出來的。

    為什麼每個頂禮,都偏袒右肩呢?因為在沒有頂禮之前,有時候氣候寒冷,兩個肩膀都蓋上。

    等他要請示的時候,一定要把這個衣掩過來,露出膀子,這叫“偏袒右肩”。

    印度跪着是右膝着地,這個右腿,單腿跪,跪的時候,一條腿跪着,一條腿支着。

    完了,兩隻手要合掌。

    這就是請法的儀式,要請法必須作這個儀式。

     但是,佛法傳到中國來,特别是在三武滅佛之後,禅宗把佛法的老規矩,把佛所教導的全敗壞了。

    雖然說是敗壞了,也可以說是他為了當機者開悟,不注重這種形式,又喊又打,甚至還有用罵的。

    丹霞劈佛,燒佛像,這些情形都不能視為常規,這跟佛所教導的儀軌不合。

    大吼兩聲,或者給你耳光,或者踢你一腳,什麼形式都有,隻要讓你開悟就行了,他的目的是這樣。

    但是在佛的儀軌上,這樣是不許可的。

     無論大菩薩請示佛,或者你要請法,要有這個儀式,我剛才形容的就是這個請法儀式。

     再來就是表白,請法的時候,還要贊歎。

    “我今問世尊”,就是請問的意思。

    “無量功德海”是佛的功德,無可限量的。

    那麼,拿什麼來比呢?就像大海。

    海者是深,海者是廣,你的智能,像海那麼樣深,像海那麼樣廣,也就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

     所以,我請佛允許,唯願恩賜的意思,許可給我們說一說,好解釋我們的疑問,“為解釋除疑”。

    我們的方式是先把事情說出來,完了是求解釋。

    印度的方式則是先贊歎,完了,請你開示,幫我解除疑問,以下才說是什麼事。

    他一請示,還沒有等地藏菩薩問,佛又贊歎他。

     “世尊告曰:汝眞善士,于一切法智見無礙,為欲饒益他有情故,請問如來,随汝意問,吾當為汝分别解說,令汝心喜。

    于是地藏菩薩摩诃薩以頌問曰:我曾十三劫,已勤修苦行,為一切有情,除三災五濁。

    多俱胝佛所,已設無邊供,曾見大集會,清信衆和合。

    聰哲勤精進,皆來同會集,未曾見如是,無諸雜穢衆。

    ” “世尊告曰:汝眞善士”,說你是一位眞正的善人,這個善可不是我們一般的善,而是究竟的眞善士。

    佛稱呼弟子都稱善士,善男子、善女人都加個善字。

    “善”就是你能夠與我有緣,接近了,這個善緣是不容易的。

    你是一位向善者,去除一切垢染,究竟清淨。

    這是佛稱許地藏菩薩的,說你對于一切法,你的智能已經沒有障礙,自己都能通達了。

    本來你是用不着問的,但是你為什麼要問呢?“為欲饒益他有情故”。

     如果沒有地藏菩薩的請示,這部《大集十輪經》也不可能說的。

     佛是很少自己說法,必須有請問的機,佛才說法。

    無機,就像我們無的放矢是不可以的。

    你欲饒益一切他有情故,利益衆生,所以才請問如來。

    我就“随汝意問”,你想問什麼就問什麼,我就分别的跟你解說,令你歡喜。

    令地藏菩薩歡喜,就是令一切衆生歡喜,于是地藏菩薩就問了。

     以下就是地藏菩薩所問的主要目的,也就是此經的重點。

    他要問什麼呢?他說,我曾經修行了十三劫,用十三劫的時間來修行苦行。

    一劫是好長時間呢?可以分為成、住、壞、空四劫,四個中劫就算一個大劫。

    現在我們這個劫是住劫。

    住劫,人的壽命是從這個八萬四千歲,就說八萬歲,過一百年減一些,減到人壽命十歲;再從十歲過一百增一歲,增到八萬四千歲,那麼,這一增一減,算一劫。

    地藏菩薩說,我曾經用十三劫的時間,十三次的這個八萬四千歲的一增一減。

    作什麼呢?修苦行,所修的苦行并不是我們這種勞動的苦行。

     我們知道地藏菩薩都是在地獄當中,在這五濁惡世,在沒有佛法的時候,衆生苦難的時候,他來度衆生,那麼他用這麼長的時間,從年上算是不可計算,要是從日子上算就更長。

    就是為度一切衆生,為一切有情,除三災八難。

    這個三災,大三災是火水風,小三災是刀兵、饑馑、瘟疫。

    這兩個三災都要除,要想轉變這社會的型态,變的好一點,不要像現在三災這麼普遍。

    五濁,劫濁的時候不好。

    見濁,衆生的看問題不一樣,亂得很,經常為了知見的不同,說話吵架。

    劫濁、見濁或者煩惱濁,為什麼會這樣呢?生了煩惱,太重。

    這個時候的衆生,從他的壽命,從他的人形,從他的種種樣态,都是混濁不清。

    最後是命濁,這叫五濁惡世。

     我曾經修苦行,修了這麼長的時間,讓一切衆生免去三災五濁的痛苦。

    我也曾在多俱胝佛所(一俱胝就是一億),就是在那麼多的億佛所面前,我供養了很多,設無邊供。

    我也看着每個佛所有很大的聚會;那些聚會來的聞法弟子,那些親近佛的弟子,大家都是很和合的,信心是很清淨的,都是很聰明、有智能。

    而且是在聞了法之後能夠精勤勇猛修行的,都同來集會,聞佛法。

    “未曾見如是,無諸雜穢衆。

    ” 在那個大集會的時候,好像沒有三災,沒有五濁。

    未曾見如是,沒有雜穢,沒有這樣的衆生。

     我用十三劫修行的時間,參加了很多佛的集會處所。

    每個佛的集會處所都很好,來的大衆都很清淨的。

    那個社會的世間也很好,衆生也很清淨的。

    但是我現在看見的就不一樣,在這裡所要問的主要意思就是問我們這個世界。

     “雲何此佛國,穢惡損淨善,智者皆遠離,惡行者同居。

    多造無間罪,诽謗于正法,毀聖起惡見,妄說斷常論。

    具造十惡業,不畏後世苦,多遠離三乘,臭穢向惡趣。

    無明蔽其目,貪嫉多奸矯,雲何轉佛輪,度此衆生類?雲何破相續,如金剛煩惱?雲何得總持,果能如是忍?今我見導師,大集甚希有,未曾見餘處,具如是衆德。

    具杜多功德,勤修菩提道,雲何處愚衆,能開示佛輪。

    ” 那樣子,菩薩才能跟你互通得到。

    或者仗六親的力量去求懇祈,請這位菩薩去救度,就像地藏菩薩的母親,由于她的感招,她的母親可以生天了。

    像目犍連尊者,他的母親堕到餓鬼道。

    想以他的神通力量救他的母親,可是他的力量不行。

    他給他母親的飲食,都變成火。

    他就求佛救他的母親,佛叫他在七月十五日盂蘭盆會,供養大衆僧,假供養大衆僧的力量,以這個力量超度他的母親,以大衆的施食,就可能得到飲食了。

    這種是神變,說法的神變。

    如果在地獄還能聞到菩薩說法,那就不容易,比我們現在到法會共同學習,難得多。

     第三種是教誡變現,也就是菩薩發了慈悲心,說法來教誡他,藉這個教誡,得出地獄,能夠拔禍,但是得有漏盡通的大菩薩才能夠到地獄。

    有這三種神變的菩薩,或者示導,或者示現,或者教化,很不容易。

    這是佛在經文上說的。

     這個國王,或者政府,對他的國界,凡是有危險處的,說他那個地方可以作遊樂場所。

    那個地方建大都市,這些都是防犯外敵侵入,又防犯偷盜搶劫。

    所以在他國界之内,使外敵不容易藏伏、侵略。

    他就設置種種巡邏防犯,安置在國境,使怨敵惡友不能夠藏伏到我們的國家。

    同時使這個國家的人民安居樂業,離諸迫害,離諸苦難。

    這個國王成就這個王輪,之後,他的國家就增長安樂,生活有保障。

    同時,怨敵惡友,常時不來侵擾,人民安居樂業。

     人家說心廣體胖,心要寬敝一點,身體會胖。

    如果是國界很安定,大家沒有顧慮,無論士農工商都很好的,管你做什麼,你心安了,自然就增長福壽了,沒有什麼憂愁了。

    最損傷身體壽命的就是憂愁。

    為什麼要憂愁呢?生活沒有保障,身體受侵擾。

    你看到哪一國家的生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