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忏悔了,也清淨了。
讀大乘經典,就超過“暖、頂、忍、世第一”,超過聲聞乘。
但是斷惑不如聲聞乘,新發意菩薩一發菩提心,就超過他們。
雖然是在凡夫位,但是可以做菩薩的事,無論弘法、修道、利益衆生,觀想的時候,出發點不是為了自己,一切都是為了他人,做錯了,問題也不大。
若是為了自己,雖然你做的很對,很美滿,可是夾雜着名利,問題就很大,你并沒有得到好處。
“時衆會中複有五十七百千那庾多衆生,曾誤聞法,謬生空解,撥無因果,斷滅善根,往諸惡趣。
聞說此經,還得正見,即從座起,頂禮佛足,于世尊前,深生慚愧,至誠忏悔,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德世尊,我等本在獨覺乘中曾種善根,未能成熟獨覺乘器,後複遇聞說大乘法,雖生愛樂,而不能解,愚冥疑惑,便生空見,撥無因果。
由是因緣,造身語意無量罪業,乘此業緣,于無量劫堕諸惡趣,受種種苦,楚毒難忍。
我等今者于世尊前,聞說此經,還得正見,深心慚愧,發露忏悔,不敢覆藏,願悉除滅。
從今已往永不複作,防護當來所有罪障。
唯願世尊哀愍攝受,令我等罪皆悉銷滅,于當來世永不更造。
唯願世尊哀愍濟拔我等當來惡趣苦報,我等今者還願受行先所修集獨覺乘行,惟願世尊哀愍教授。
”
這一品是屬于〈忏悔品〉。
當時參加法會那麼多的大衆,在這個大集當中,來集會的份子很複雜,有無量無邊的衆生。
前面開始講的時候,就是聞法了,可是不恭敬三寶,乃至于聞法生了誤解的,這個誤解都是指空性說的,惡趣空。
有的人聞到《金剛經》,聽講《金剛經》,講一切都是空的,他就什麼也不學了,就去造惡業了。
善業空了,可是惡業不空,就造了很多的罪。
在這會中,前面講的是聲聞乘,這裡講的是獨覺乘。
在這集會裡有好多衆生?有五十七百千那庾多,就是有五十七百千的十兆數衆生。
他們同時起來聞法,向佛請求忏悔。
由于過去誤聞法,誤聞法并不是指說法錯了,而是他理解錯了;其實也不是他理解錯了,而是他過去沒有那麼多的善根,承受不了,生起一種錯誤的空見,這種空見很難破除的。
如果是生起有見,這種罪業好斷;生起空見,這種罪業就不好斷。
因為生起有見的時候,他還是相信因果,執着因果;不過,兩者都是不對的。
佛經上也講,有很多罪業是不通忏悔的。
我們前生做了因,今生一定要報。
有些錯誤的說法,認為這是不通忏悔的,這個罪永遠帶着,一定會下地獄,這是錯誤的有見。
你受了五戒,就有二十五個護法神保護你,你想犯戒,他總是給你作遮難,使你不犯。
現在你沒有受戒,五種罪事,照樣的有,你殺人不犯罪?你能脫罪?你受了戒,之後你卻殺了人,你在佛前忏悔也念經咒加持,他就以别的力量幫助你,不要生起邪知邪見。
受了戒,犯了怎麼辦?這個見是不正确的,為什麼要去犯?那些戒,你雖然不受,你犯了也是罪。
佛就制戒了,說你不要犯這個。
我再說一種戒的功德,戒有加持力,是加持你不去做。
殺盜淫,我想沒有一個衆生不犯的,而且國家許可犯的。
像他執行職業上的責任,你說這是殺生;殺豬殺羊,犯什麼罪?誰給他定的罪?
夫婦的關系,如果說這個犯淫戒,那就沒有人了,人種都斷了!能這樣說?不可能!
不會的!他有種加持力,不是說你的犯,你從那個受戒的功德方面考慮,學佛法聽到這麼多地獄,我不學佛法該好,對不對呀?我連地獄也不知道,我也不相信,罪你也要受。
我不相信,我就不受?沒那麼便宜,你不信也得受;不過佛說出來了,有一個好處,不要把這個意思體會錯了。
我不是勸你們受五戒,你感覺到我受了不行,你還是不要受,不過,你要想到受五戒加持的功德。
我後來想到,自從出了家之後,受了比丘戒,我說這個簡直危險,動辄得咎,二百五十戒一條一條的,八萬四千威儀,清規戒律那麼多。
那時真想罷道還俗算了,受不了;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四威儀,随便你做哪一樣,你在廟裡最初出家時,舉止動作沒有一樣不是錯誤的。
我記得,在挂單的時候,那時還沒有燈,黑夜到廁所去太遠,廁所也沒有燈,不能去。
夜間起解小手,怎麼辦呢?知客師他的窗戶底下擺幾個尿桶,就在那兒去解決。
那個知客師他就說:“這個一定是新來挂單的。
”我說:“這知客師有神通了,他怎麼知道是我?”因為我尿尿,沒有尿對。
大家是知道什麼意思嗎?尿尿不能有聲音,一有聲音就驚動别人了。
吃飯、屙尿,乃至一切行動,沒有一處沒有清規戒律的,初出家人剛受戒當沙彌受得了?
“忏悔除滅一切諸惡業障,令無餘者,于我所說是法門”,你要好好兒修學,那麼“先世所造一切惡業,皆得銷滅無有遺餘”,他在佛前忏了,無餘了。
我們現在聽了《大集十輪經》,拜忏的時候,你就叩三個頭,默念:“我聽見《大集十輪經》,佛講〈忏悔品〉,我都具足,我也發如是願,希望佛加持我,希望地藏菩薩加持,你也具足跟那些人一樣。
”這是我說的,你可以不信,沒有罪過。
忏悔品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