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获益嘱累品第八

首頁
    要貪多,這也是貪。

    你貪多了,做不到。

     為什麼呢?你說:“我一定要坐三個鐘頭!”你有時間嗎?你剛開始坐的時候。

    最初先坐十分鐘,或者一刻鐘;感覺不舒适,念頭一錯了,要起來不坐了,有時間了,你再坐一個十分鐘,到漸漸入了,你就多坐。

    增加個一刻鐘,增加二十分鐘,增加半個小時,逐漸的增加,不要一下子,一定要坐一個鐘頭。

    還要來個雙盤膝,表示精進,腿子一痛也定不下去了,别人一叫你,你一起來慌慌張張想辦事,就把腳弄壞了。

    有很多人他的腳麻木了,入一喊他有緊急事,他就站起來,當時是不痛。

    過了,腳也不靈活了,走不成了,我就看過很多這種情形。

     我們有個道友,要快過年了,他想要閉關,我說:“你别閉關了。

    你的事務很多,等到有機會的時候再說吧!”他不信,還是要閉關,一下子就把腿摔斷了。

    他是在夜間,屋子沒有燈,他舍不得開,又怕浪費公家的錢,舍不得開電燈。

    那地下非常滑,年齡又大,他想上洗手間,一走啪摔倒在那兒,起不來了,腿也不能走了,又沒有人來,就倒在地下。

     過年前後,北京零下好多度,就那麼凍着,等天亮了,他的弟子來了,才看見他的老師父倒在地下。

    問他發生有什麼事?都摔了,就擡去醫院治療,有些事是不能勉強的。

     精進是好的,下決心是好的,但是你要先衡量一下環境,看看自己的力量,要漸進的。

    頓入,我們是不可能的,修行的時候不要貪多,像我們好多道友也練習盤雙腿,那是自然的,能盤上就不錯,那不是一天兩天的功夫,你盤上了,坐不了很久,腿又很痛,隻要能坐就行了。

     要注重在你的心上,别注重形式。

    我們很多道友注重形式,看别人也看形式,看他的威儀好不好,坐得端正不端正;說你打坐,先問他會不會跏趺坐。

    你問他會不會修心好了,跏趺坐有什麼用呢?跏趺坐,你隻能坐得住,就行了,不要求坐的形相,要求實用。

     學一部經要實用,别在形相上講,我聽了什麼經,聽什麼經又有什麼用?那部經說什麼?說斷十惡、行十善,你斷了嗎?一天當中你檢查檢查,得要求實際,先審思,審思。

    我們要求達到什麼,要先考慮到中間的障礙,跟我的事實能不能達到?不能達到,我的标準定低一點,别定太高,你不是想修行?想逐步深入、想了生死嗎?随你沾邊,生死已經開始了,不必急,也不要貪多;打坐也好,聞經也好,幹什麼也好,持聖号是最好的。

    我們要先把現實的生活災難免了,之後才說到修行。

     地藏菩薩是指引你生到極樂世界,《十輪經》,也講你可以生淨佛國土。

    還有《占察善惡業報經》,那是說淨佛國土,你生哪個佛國土都可以,但是你要想生哪個國土,地藏王菩薩說你一定要念那個佛國土,佛的名字,稱到一心不亂;要是稱那個佛名字,跟他緣不深,就改念“地藏王菩薩”,或者就念“觀世音菩薩”,他們也送你去。

     普賢菩薩,并沒有說你要念他的名号,你隻要讀十大願王,法力加持,你就能去,而且還是上品上生。

     一切經論,都是趣向極樂世界,化生淨佛國土。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也如是說,有關地藏菩薩的名号,隻有《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說的是“地藏王菩薩”,其它的經文說的都是“地藏菩薩”,法法都是通的,“地藏王菩薩”或“地藏菩薩”都是可以的。

     看你是坐飛機,是坐火車?還是自己開車?方法雖然不一樣,你乘的車不同,你走的速度快慢不同,但是你目的必須專一,不要太多,太多了,你是不能入的。

     你聽完這部經,認為很好,我要修這部經。

    等又聽到那部經,也很好,又去修那部經。

    你的壽命是有限的,等老死來了,你一個都沒有修成,還是等于零。

    最好是先别堕入三塗,保護住十善業。

    自己受了三歸五戒,清淨無毀,這樣就不犯了,能夠這樣就很好了,今天我們就算圓滿了。

     獲益囑累品竟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竟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