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修。
修完了,就證得。
這種修叫精勤勇猛,才能夠除煩惱。
“由是如來授諸有情如是法藥。
善男子,我成如是第七佛輪。
由此輪故,以其無上遍行行智,授諸衆生種種法藥,令勤修學,除煩惱病,得安隐住,得無驚恐,得無所畏,自稱我處大仙尊位,轉于佛輪,摧諸天魔外道邪論,處大衆中,正師子吼。
”
地藏菩薩這樣問,佛就這樣答複第七佛輪了。
“遍行”有五個,他是跟别境相對的。
五個遍行,是作意、觸、受、想、思。
第一個是作意,作意就是我們的心這樣想,作意想。
受是領受,受是什麼形相呢?人家打你,你感覺痛,人家給你按摩,你感覺舒服,說不出是什麼形相。
這就是領受的意思。
例如,别人要是贊揚你,你也領受這個聲音。
罵你,你也領受,你會生起煩惱,或者會跟人吵。
人家贊揚你,你心裡高興。
受就屬于心法的,不能用形相形容的。
想,也是遍的,遍行跟别境不同,是遍一切處的。
想就是思想的想,你的想作意了。
作意跟想,有點不同。
想隻是思惟,作意是想辦法。
〈大乘百法明門論〉對這個講得很清楚。
第四個,思。
思跟想是連一起的。
思是思惟,自己思惟。
想,有時候加着回憶,所以,略有不同。
還有,觸,就是接觸。
觸跟受好像一樣,其實并不一樣。
這五個是遍。
以無上的遍行,會引起煩惱,這得有智能,沒有智能是斷不了煩惱的。
你要是精勤,就除了煩惱病,得到安隐了,沒有驚恐,再也不害怕了,無所畏懼。
佛自稱說,我處大仙的尊位,處佛的地位,轉的是佛法輪。
這個輪能夠摧滅一切天魔外道的邪論,處在大衆中,正師子吼。
“善男子,如刹帝利灌頂大王,憶念自他本昔種姓,初生童子嬉戲等事,謂憶自他于如是處,初生沐浴,懷抱乳哺,按摩肢節,乃至戲笑,或弄灰土,或與侍從種種遨遊,或習伎藝,或複修營種種事業,或遊他國,夙夜栖泊。
或奉事王,或理王務,或為太子。
或登王位,得大自在,受諸快樂,廣大名稱,遍諸方維。
念是事已,安立先王所遵正法,撫育一切國土人民,守護自國,不侵他境。
善男子,刹帝利種灌頂大王,成就如是第八王輪。
由此輪故,令自國土增長安樂,能伏一切怨敵惡友,善守護身,令增壽命。
”
這個國王回憶過去,從小孩的時候開始,和大家一樣,或者弄灰土,或者服役,去遊玩。
或者學習各種伎藝,或者修習種種事業,就是回憶當徒弟或者當學生時候的事。
說這些做什麼呢?向往過去的時候,他現在該怎麼做?這些灌頂大王過去的時候,自己從童子乃至到成長的時候,在先王法度之下成長的,他回憶先王的法度,那麼好的!我就發揚。
不好的,我就改進,也叫革命。
凡是改革的革命,就是把人家不良的部份革掉。
可是曆史的發展恰恰相反的,把好的都去除掉,他革的就是照着壞的去做。
我看到曆史的發展就是這樣子。
佛教徒說弘揚佛法,不弘揚還好,滅得慢一點,愈弘揚滅得愈快。
佛堂愈多,冒牌的三寶弟子愈多,大家必須具足正法眼。
所以,他憶過去,就是他用先王的正法,用先王那些國度所行的法。
撫育現在我國的人民,自己國土保護好就成了。
這樣子,使他國内的人民都能夠安居樂業。
這是回憶過去的,釋迦牟尼佛也回憶過去!
“善男子,如是如來處大衆會,憶念自他宿世所經無量種事。
謂憶一生,或二或三,乃至無量百千生事,或憶成劫,或憶壞劫,或憶無量成劫壞劫,曾于過去住如是處,如是名字,如是種姓,如是種類,如是飲食,如是領納苦受樂受,如是壽量,如是久住,如是極于壽量邊際,從彼處沒,來生此間,複從此沒,往生彼處,憶念宿世如是等事無量無邊,随諸衆生根性差别,建立正法,為作饒益,善男子,我成如是第八佛輪。
”
當會大衆,我所教化的一切弟子,他們千百億生都幹什麼?應機說法。
或者在壞劫當中,這些弟子們跟我都作什麼?在成劫當中,我們都做些什麼?一個大劫,有成住壞空四個劫,成二十小劫,住二十小劫,壞二十小劫,空二十小劫。
壞劫就是在成劫與空劫之間,世界已經壞了,地球完全沒有了。
壞至究竟的時候,大三災,就沒有,空了。
完了,漸漸又凝成、凝結。
星雲漸漸又成了,成二十個小劫,住二十個小劫。
現在我們是在住劫當中,并不是壞劫。
在住劫當中,憶念這些地方在劫的時候,經過這麼多的時間,還經過很多的處所。
釋迦牟尼佛曾經在經典上這樣說,這個娑婆世界,這個三千大千世界,沒有一個微塵處,不是他舍身命的地方,也就是說,他在娑婆世界度衆生,太久了。
乃至于在這個世界作衆生也很多,舍身命是為了利益衆生,過去,我住過兒,你也住這兒,他住那兒叫什麼名字,種種種姓,如是什麼種類,吃的什麼飲食,領納苦受樂受,壽命好多,或者是久住,或者壽命很長。
“從彼處沒,來生此間”,又生到此處來了,從此處沒了,又生到彼處去了。
憶念宿世如是等事,無量無邊,太多了。
等大家成佛的時候,回顧一下子,就知道你的過去生是無量無邊了。
當你念經的時候,作夢是假的,不是真的。
但是我作的夢,有時候簡直就是真的。
又作夢,那夢是假的。
但是有時候,這個腦子把它當成真的。
為什麼這樣說呢?
我确實有過這種感覺。
我在紐約的時候,我作一個夢,好像是從元朝那個時候開始夢起,今天晚上沒作完,醒了,明天晚上隻要一沾枕頭,又作夢了。
就像寫章回小說似的,那個夢就接第二回,如何如何。
後來醒來,就不夢了。
這本來是假的,因為我自己證驗我的夢,從作夢出家,朝九華山是作夢去的,到鼓山也是作夢去的,到了鼓山之後,就不夢了。
到那兒去就沒有了,以後就不夢了,現在一直我希望還是夢指點我。
不夢了,不夢的時候,我又迷了,比那個時候迷的更深了。
這是我自己的壞事。
雖然說夢是假的,但是它給我的方向,我認為它是真的。
那時候也沒有接觸過佛法,什麼都不知道,作了一個夢,我就出家了,因夢而出家。
我師父給我起個名字叫“覺醒”,說覺悟了醒了。
後來我想這個名字不大合适,我好像還沒有醒。
我說我是作夢,“夢參”是我自己取的,跟“覺醒”湊巧相反的。
前幾天,我還偶爾想到我的師父修林老和尚,我念經時,想到剃度師父所起的名字。
我想,我什麼時候能醒呀?現在都快死了,還醒不了,還是在夢裡頭,還在參,現在連參都不參了。
為什麼?老皮參了,老了就皮了,不像年輕的時候,剛學法的時候,剛修的時候。
所以,修道想斷煩惱很難,我是親身體驗到的。
我個人的經驗,出了六十多年家,現在距離還是很遠很遠的,一點把握都沒有。
你别以為我在說瞎話,一點瞎說都不說。
所以佛教導一切衆生的時候,根據他過去的種種差别。
佛說法,我們馬上就成道了。
誰要是不成道,我們也要真正發菩提心。
像我們一講,講幾個月,講者、聽者恐怕還都沒有進入,隻是種一個未來的善根。
這點我們是肯定的,雖然沒有大的好處,但是這個好處還是不小。
有什麼好處呢?我們念《地藏經》,講《占察善惡業報經》,講《地藏經》,講《十輪經》,地藏菩薩總得注意我們一下。
所以,我們聽的、念的,就寄托在地藏菩薩身上。
我每次念地藏菩薩,我就這樣想。
地藏菩薩,我和道友們都寄托在菩薩您身上,希望菩薩快點救我們。
這就是你的心已經向往了,地藏菩薩就來了,其實是你自己度自己,求人不如求己。
求己,你能求到什麼呢?念、讀,自己看一遍,也會感招地藏菩薩。
地藏菩薩給你講,你就更容易開悟了。
為什麼要觀察過去呢?因為如此,才會知道他們的根性,也知道佛過去跟我們的因緣。
我們雖然是佛的末法弟子,就是能在末法上感到大乘法寶還在,僧寶還在,佛寶還在,也就是住世三寶。
泥塑木雕的像,就是佛寶,三藏的經文,就是法寶,剃發染衣就是僧寶。
你能夠見到僧寶,如果經常跟佛法僧三寶在一起,會很快得度的。
我們有時候說,煩惱很重,業障很深,消極得不得了。
我們就往這方面想,種不少善根,現在還可以跟佛菩薩經常在一起,有些人晚上睡覺還在念,有時作夢還在念,有些道友還能作到這樣子。
你還有什麼恐懼呢?因為你學法,就沒有恐懼,也就是成就了第八佛輪。
“由此輪故,利益安樂無量有情,得安隐住,得無驚恐,得無所畏。
自稱我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