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我遠離觀于識相;次觀無想,言無想者即是無我,無我我所想,觀念清淨大般涅槃。
作是觀時,即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乃至得于阿羅漢果。
此則名為不共凡夫四谛順陀羅尼第七解脫門。
“複次。
行者若有能觀無想處者,即是細想。
如我遠離是無想處,觀非有想非無想處亦複如是。
此則名為共凡夫人如實陀羅尼。
若觀非想非非想處即是大苦,是處可斷可得解脫,作是觀時,彼人即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乃至得于阿羅漢果。
此則名為不共凡夫四谛順陀羅尼第八解脫門。
“憍陳如,此陀羅尼有如是等不可思議種種利益,又能除斷一切欲貪、一切色貪、一切非色貪,離凡夫位得聖人法,永斷一切三惡道因,于當來世不更受于地獄、畜生及以餓鬼,是名四谛順陀羅尼。
汝今當知,此即是彼瞻波迦華色如來所遣,日行藏菩薩所赍持欲。
我今在此說大集經,是故彼佛送此欲來。
此陀羅尼能斷一切諸結煩惱,又能永盡一切結恨、諸增上慢及我慢等一切嫉妒,能卻世間一切家業、一切戲笑,能斷一切我見、一切疑見及婆羅多觸,能斷一切常見、斷見、壽命見、逋沙見、富伽羅見、作見、知見、一切色見乃至觸見、一切生見、一切四大見,能斷如是一切諸見,能知一切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等,能令受者得涅槃樂,能壞衆魔調伏惡龍,能令一切諸天及諸夜叉皆生歡喜,能怖阿修羅及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能壞一切惡邪外道,能悅一切刹利、婆羅門、毗舍、首陀羅,能令一切多貪婦女念于少欲,能令多聞人心生歡喜,能令坐禅人樂阿蘭若,能療一切諸惡重病,能卻一切鬥诤、饑馑、疾疫兇衰及諸橫死,能除外賊、惡風惡雨、惡水瀑河、非時寒熱、種種苦辛粗澀惡味,能光法母建立法幢,紹三寶種使不斷絕,又能安慰生死流轉恐怖衆生令其快樂,能生盡智證無生智,能裂無明破諸闇聚,能舍苦擔入于涅槃。
”
佛說此四谛順陀羅尼忍時,無量無邊阿僧祇衆諸天及人,遠塵離垢,于諸法中得法眼淨。
九十六億那由他衆生,舍諸煩惱心得解脫。
八十億百千那由他衆生,得此四谛順陀羅尼。
無量無數阿僧祇衆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亦複得于不退轉道。
四萬二千衆生,得無生法忍。
一切天、龍、夜叉、羅刹、阿修羅、迦樓羅、乾闼婆、緊陀羅、摩睺羅伽、薜荔多、鸠槃茶、毗舍遮、人非人等皆悉贊言:“善哉!善哉!無上世尊,言音微妙不可思議,最勝難量不可稱說,無慧眼者為出智光,苦擔衆生能為除卻,于流轉海作大船筏,如是善巧無礙智說,誰有聞者不樂發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爾時,長老阿若憍陳如白佛言:“世尊,雲何名為日眼蓮華陀羅尼?如日行藏菩薩摩诃薩之所宣說,智者受持讀誦書寫得大利益,于三界獄不生樂想,得無相三摩提解脫門,得無所有處三昧,得雙頭滅結。
若有聞者能薄煩惱,七返常受人天之身,于人天中能得聖道,不為貪欲之所染污,諸天世人常所恭敬。
”
佛告憍陳如:“谛聽!谛受!精勤用心莫生疲懈。
汝所問此日眼蓮華陀羅尼者,非是一切聲聞、辟支佛心行境界。
何以故?此陀羅尼乃至清淨十八不共佛法力生。
憍陳如,若我今于百千萬劫,說此日眼蓮華陀羅尼終不可盡,亦令聞者一切天人心生迷悶。
此陀羅尼,唯佛能說,唯佛能聽。
何以故?此陀羅尼有無量義難知難覺。
如日眼蓮華陀羅尼,自餘三方無盡根陀羅尼、智依止陀羅尼、惡睡眠衆生陀羅尼,亦複如是。
”
憍陳如白佛言:“世尊,唯願說彼南方山王如來香象菩薩所送空順陀羅尼。
”
佛言:“如是,如是,至心谛聽,當為汝說。
憍陳如,若有衆生觸欲因緣惛醉迷亂,不知解脫醒覺之處流轉生死,于無量劫在三惡道,受諸苦惱不可堪忍。
菩薩摩诃薩大慈悲心,見諸衆生受如是等無量苦惱,起大精進修行諸道,修行道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說出苦道。
若有衆生能至心聽如說順行即得脫苦,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
”
佛告阿若憍陳如:“雲何觸欲?若有衆生和合欲事,因和合故則生于觸,因觸生樂,因樂生苦;苦因緣故,生死苦惱從是而生。
憍陳如,如四毒蛇,以四因緣能害衆生,所謂見毒、噓毒、齧毒、觸毒;如是一切念欲衆生亦複如是,有見因緣,有聞因緣,有念因緣,有觸因緣,以是四緣,令諸衆生遠離一切諸善根本,于生死中受大苦惱。
”
佛告憍陳如:“雲何名為觸欲解脫?若彼行者作如是念:‘以何方便得離觸欲?’複作是念:‘若我能觀骨瑣遠離貪欲,是則名為最勝方便。
’作是思惟:‘色者即是四大所造,四大所造即是無常,性無牢固破壞離散。
皮肉發抓膿血筋骨,智者終不于是身中生淨好相。
’作是觀已,若晝若夜悉見一切十方清淨猶如珂貝;見是事已,即時獲得一切世間不可樂想。
如是行者複作是念:‘我此生死煩惱鼓作,我于此想若樂修者,則能斷除一切煩惱生老病死。
’如是行者于一切骨正覺觀已,一心正念不失不動,此名奢摩他。
如是次第正觀頭骨乃至足骨,一心正念不失不動,此名毗婆舍那。
複作是念:‘以何方便得破生死?’作是思惟,觀于口鼻和合入出風方便故,破生死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