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亦複如是。
我們上面講的是五蘊皆空的道理,現在講真空,真空就是般若空。
怎麼來顯示般若的空義?剛才念的這幾句經文就是顯示般若的空義。
知道色空了,五蘊法分析色空為什麼是空。
現在就講般若空義。
這個五蘊的空,是因為有般若觀,五蘊才空的。
這麼一照就有智能了,“照”的意義就是智能。
“蘊”,五蘊法是幻化的,是因緣生的,沒有真實的。
以下就講講般若的意思,講般若真實的空義。
這段文很簡單,但是義很深,就這幾句話。
“舍利子”,是觀世音菩薩跟舍利弗說的。
舍利子是一個大阿羅漢,證得了無生,是佛的弟子。
“舍利”翻作“秋露”,是秋露鳥的眼睛。
因為舍利弗的母親的眼睛像秋露鳥的眼睛一樣,按照印度的意思就是美麗眼睛的女人。
舍利弗是她生的,美麗眼睛的兒子。
“弗”字就翻“子”,就是舍利子。
印度人取名字,就跟我們南方有的叫阿貓、阿狗的,什麼名字都有,含義是沒有什麼,什麼因緣就取什麼名字。
舍利子是這一會般若義的當機衆。
以下解釋這段文。
先講這一句“色不異空”。
一切的色法,凡是世間萬法,隻要有形有相的,都是幻有的,就是說因緣所生的法,沒有實性的。
因緣生的是幻有,幻有的就不是真實的,但是它又确确實實,咱們看到,一切萬法确實是有的,但是這個有是沒有自性。
因為沒自性,本身就是空的,幻有就是不實的。
同時,這個色本身并不能表現,色是無色,無色就是一切法本身不存在。
為什麼呢?性空故,沒有實體,一切都可壞性,都是壞的。
但怎麼又有呢?性随緣故,真如随緣而有萬法,所以萬法沒有自性,因為色法的性沒有實體,所以是空的。
就像是海水,或什麼水都可以,風一吹就起波浪,這個波不是水,卻是從水而起的,又不能離開水,離開水還有波嗎?是不是?這個“波”就喻着一切色法。
水的性體是濕性,以濕為性,那麼水的濕是空的。
從水而起的這個波,就是色法的意思。
離開水還有沒有波?離開水沒有波了,波即是水。
所以波跟水不兩樣,也就是色跟空義是不兩樣。
“異”就是不同,“不異”就是同的意思,色跟空是同的,一切色法跟空是同的。
這就是性體随緣,随緣不變的意思。
性體是真實的,但是所随緣的一些幻有是因緣所生的,沒有實體的。
反過來是“空不異色”,因為空才有幻有,四大造出種種色法,因為空,咱們才能建築房子,空中能容納一切,沒有空怎麼建,沒有地點你怎麼建,你必須要有個空地啊!這是形容空。
空幻的地、水、火、風這四大是假合的、空幻的,空中沒有四大假合,但是四大假合要不依着空怎麼能建造呢?因此說空跟色不異,說是空幻的一切色法,色跟空是不異的。
上頭是“色不異空”,現在是“空不異色”,空跟色也不是不同的。
要反過來說,上頭是随緣不變的,這個就是不變随緣,把空擺在前頭。
空裡頭不見得有形相,不見得有什麼名詞,一切都不立的,但是這個形是從幻化有的。
空中沒有這所樓房,是從空中幻化,我們修了這所樓房,這樓房本身是空的,因為它是壞的,空是不壞的。
顯現水的時候,我們知道這是因水而起的波,因波我們知道是水,水跟波不異的。
上頭是波不異水,這就是水不異波;上頭是“色不異空”,現在是“空不異色”。
這兩句話,我們要知道,我們的心體,說真如大家不理解,說我們的真心性體随緣是不會變的,随緣隻是随緣,随着一切幻有不是真實的,是這樣一個含義。
下一句“空不異色”是不變随緣,雖然是不變的,但是能夠随一切緣而能生一切諸法。
這四句話咱們重新講一次。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空、色本身就是不可分的意思。
“諸法無自性,緣生而有相。
”一切諸法沒有自體,因緣生了就有相。
“我”本身不存在,因為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