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喜怒。
看來張書記是真的不想講話。
這也合乎他“下車伊始,不哇啦哇啦”的一貫作風,沒有再讓張書記講話。
袁書記問:“明天怎麼活動?”
“你們随便安排吧!”張敬懷說,仍然面無表情。
“那麼我們明天就先到現場參觀?先去什麼地方?”
“去哪兒都行。
”
“那……我們明天就去東中縣的城關鄉?”說着忽然想起似的:“我忘記介紹了:這是城關鄉黨委書記孫餘同志。
”
孫餘解釋說:“我有事耽誤,來晚了。
”急忙走過來和張敬懷熱烈握手:“歡迎,歡迎。
歡迎張書記到我區視察!”
這天晚飯,袁書記說是請張書記吃頓“便飯”,這“便飯”足足擺了三大桌。
主桌上作陪的是地委的書記們,專員們,東中縣的書記和縣長們,他們要去視察的城關鄉的書記和鄉長們。
其他兩桌則是為張敬懷這次視察做各項服務的工作人員,有地委辦公室的,有負責安全保衛工作的公安局的頭頭腦腦人物,大多是處一級幹部,能不能參加這次接待,成了一種榮譽和待遇。
桌上早巳擺滿了五光十色的精美菜肴,各種各樣的瓊漿玉液。
服務小姐站立一旁。
宴會開始又是袁書記緻歡迎詞,歡迎張書記視察批評指示等。
接着是大家輪替向張敬懷敬酒。
張敬懷把臉拉下來,說:“誰也不要敬酒,我從來不喝酒的!”态度嚴肅。
看張敬懷的神色,人們也不敢再敬。
為此,所有在場的人心情都很緊張,是什麼地方安排得不周,使得張書記這麼不高興?以後更得小心侍候!
次日,吃過早飯就出發了。
一出市區,走了不多時,到了城關區鄉下農村的地面。
因為要在這裡參觀,那位孫餘書記成了主人。
他或前或後或左或右地一面帶路,一邊介紹他們實現“沼氣化”的情況。
城關區是一個小鎮,有一群小學生站在路旁,還有一批幹部隊伍,向開過來的車隊喊着:“歡迎,歡迎,熱烈歡迎!歡迎,歡迎,熱烈歡迎!”
張敬懷還注意到,沿途新貼了許多标語:
歡迎張書記到我地區視察!
歡迎張書記批評指示!
向張書記學習,向張書記緻敬!
文化大革命的遺風還沒有消除,張敬懷想。
汽車剛剛在一家門口停下,這家老小七口,早就在門口等着了。
鄉黨委餘書記帶路,随後大家都進了并不寬敞的房子。
很顯然,這家的房裡院外,是經過精心打掃的,連牆壁上的年畫,也像是新貼的。
孫書記向這家主人說:“張書記要參觀一下你們的沼氣化。
”
一個四十多歲的農民,也說了些歡迎參觀、指示之類的話。
說得很别扭,好像還沒有熟練,接着打開沼氣竈,劃了根火柴,像城市的煤汽竈一樣,忽忽燃燒起來。
主人又領着大家看了沼汽池,講了沼氣化的許多好處。
特别說:“我們趕上黨的好政策了。
我們地區,縣委、鄉黨委領導得好,我們都跟着享福了!”
又看了兩戶沼氣化的人家,接着去另一個鄉,看節水的“滲灌”工程。
汽車慢慢開出市區,郊外一派田園風光。
這裡因為缺水,全部種的是旱田。
高梁,谷子,玉米,長得茁壯。
風一吹,像綠色的海洋。
昨天,袁書記曾經問過吉秘書:“張書記怎麼還坐’伏爾加‘?”
吉秘書說:“張書記高興。
”
今天出發前,袁書記要張敬懷坐在他的“日産牌”車上,張敬懷不肯,袁書記又要坐在張敬懷車上陪同,張敬懷說“太擠。
”所以,在書記的汽車上,隻有張敬懷和吉秘書兩人。
張敬懷前後數了數,那陪同的汽車隊,居然有二十多輛。
張敬懷問吉海岩:“哪裡來的這麼多汽車?”
吉秘書說:“地委書記和專員們,縣委書記和縣長們,鄉黨委書記和鄉長們。
……咱們來時因為事前通知。
為了保衛張書記的安全,地區公安局,縣公安局,鄉裡負責保衛工作的幹部,像滾雪球似的,越滾越大。
可不得幾十輛車子呀。
”
張敬懷搖了搖頭,沒有說什麼。
警笛在前面開路,聽着那“嗚嗚嗚”的聲音,張敬懷說:“這種’陣勢‘,我們能看到什麼呀?”
說着,帶路的汽車在一片田野邊停下來。
張敬懷也下了車,袁書記立即走過來,告訴餘書記說:“到了你這’一畝三分地‘了,你是主人,你向張書記介紹介紹吧。
”
餘書記領張敬懷來到一個池塘旁邊,說:“這就是我們的節水滲灌工程。
我們這裡十年九旱,以前依靠我們修的那個小水庫,進行漫灌,很浪費水,現在改為滲灌。
下雨的時候,我們把水攔住。
等需要灌溉的時候,我們打開閥門,通過這些塑料管子,一滴一滴滲透下去,流向禾苗。
過去灌溉一畝地,需要十八噸水,現在隻要三四噸水就夠了。
節約百分之七十多。
”說着,打開閥門,清水果然通過管子一滴一滴地在禾苗根部滴出來。
張敬懷看了表演,問那位書記:“你們搞這個滲灌工程投資多少?”
書記回答:“八百多萬。
”
張敬懷繼續向另一個池塘走去,餘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