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五章 天外来客

首頁
    人世了。

    現在已經過了三十多年,母親一提起舅舅,還止不住老淚橫流。

     可是誰也沒有想到,吉海岩忽然接到一封母親來信。

    這封來信,在吉海岩人生道路上擺出個岔路口,何去何從,使他難于選擇。

    …… 母親來信是這麼寫的: 海岩我兒: 我現在告訴你一件事情,這件事情無論如何我是想不到的。

    這就是你舅舅的事。

    我以前給你講過,你外公外婆去世得早,你舅舅是在咱家由我帶大的。

    雖然他是我的弟弟,可是我對他和對你感情是一樣一樣的。

    你舅舅十五歲那年,因為在家挨不起餓,當兵去了。

     當時并不知道他當的是什麼兵,隻是為了家裡少一張吃飯的嘴。

    解放後,才知道他當的是國民黨兵。

    他當兵時,還沒有你。

    你也沒有見過這個舅舅。

    他這一去就是四十多年,在兵荒馬亂的年月,人人都說他死了。

    可是我一直覺着他沒有死,我不相信他會死,覺得有一天,他會回來。

    也真是上天有眼,就在我覺得自己要離開人世的時候,有一天郵遞員給咱家送來一封信,說是從美國來的。

    我有點納悶,我家在美國一無親二無故,怎麼會有來信呀。

    拆開一看,真的是你舅舅的來信。

    至于他怎麼去的美國,你看他的來信就會知道。

    我還是不敢相信,讓人寫信到美國,問他少年時的許多事情讓他回答,并且讓他寄幾張年輕時的照片。

     他接着又回信了,把我問的他小時候在咱家的事,說得一點不錯。

    同時也寄來了他年輕時的照片,我這才相信這是真事。

    你舅舅說,他在美國早已成家了。

    你舅母是咱們國家的人。

    他不僅成了家,還立了業。

    他在信上說,他開了兩家什麼工廠。

    你舅母生過兩個女兒,一個夭折,一個有殘疾。

    你舅舅知道我們家和你的情況後,要我和你到美國去。

    如果你願意,将來是他的繼承人。

    就是你不想長住美國,舅舅的意見是,讓咱娘倆去,即使短時間住一段也好。

    不管你去不去,我想在我能走得動的時候,和弟弟見上一面的。

    如果我生前不能見見你這個舅舅,死了就不能閉目。

     現在把你舅舅的先後幾封來信,和他年輕時的照片和他現在國外的“全家福”寄你看看。

     你是公家人,有工作,你不比我。

    你怎麼決定,快給母親一封回信。

     母親月日 就母親這封來信,吉海岩想了很久,還是拿不定主意。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像他遇到的這種“天下掉下餡餅”的事,已經多有所聞了。

    陪着母親去一趟美國,也是他的願望。

    但是要他繼承舅舅的遺産,那不是要自己去當資本家嗎?目前自己在張敬懷身邊工作,學習了許多東西。

    他這個位置,是許多人求之不得的。

    有的好朋友,向他講:“蔔奎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他的前途是“無量”的。

     但是自己是一個共産黨員,自己要為共産主義奮鬥終生,這是他宣了誓的。

    如果真的到外國去當資本家,在那麼競争激烈的社會,自己是不能适應那種環境的。

     一旦破産,那就什麼也沒有了。

    在金錢第一的社會,他當叫花子,都沒有資格。

     如果請個假,去探一次親,這是可行的。

    他決定先向張書記彙報,聽聽他所尊敬的領導的意見…… 于是他拿着母親和舅舅的來信,去見張敬懷,他隻說:“張書記,你看看這幾封信……” 張敬懷大體看了來信,尋思了半天,問:“你是征求我的意見嗎?” “是……”吉海岩答,低着頭,顯然在猶豫。

     張敬懷又尋思了一刻,如果是在過去,張敬懷會這麼答複他:“你是一個共産黨員,你要為共産主義事業奮鬥終生,你到外國去繼承遺産,就是一種對事業和理想的背叛。

    你請假去探親,我準假,但是我不同意你去繼承什麼遺産。

    ” 可是如今的青年人,改革開放給他們創造了多種機遇,不能用過去的眼光,來處理這類問題。

    人各有志,讓他自己去闖吧。

     “你請假探親,我準你的假。

    如果你想繼承舅舅的遺産,不回來了。

    我也尊重你的選擇。

    ”張敬懷誠懇地說。

     “我隻是和母親去看看舅舅,我舍不得張書記。

    在您身邊。

    我學習了許多東西,無論在工作上,或者做人的準則上……” 張敬懷又尋思了片刻:“你在我身邊已經工作三年了吧。

    作為一個秘書,我是很滿意的。

    但是有時候你還是天真和單純了一些。

    放你出去獨擋一面工作,你可能一時适應不了很複雜的局面。

    ” 吉海岩又猶豫了一會兒,“我先請三個月假吧。

    我想,我會回來的。

    也請張書記相信,一顆愛國之心,我還是有的。

    ” 張敬懷微微笑了一下:“三個月不夠吧。

    你先去半年。

    一方面探親,一方面可以仔細觀察一下資本主義社會。

    這也是一種學習。

    至于你半年之後回不回來,我尊重你的選擇呀!” “謝謝張書記……”吉海岩沒有想到張敬懷這麼開明,感動得幾乎要落淚了。

     在吉海岩辦理出國護照和簽證期間,為張敬懷物色新秘書的事又開始了。

    這次物色新秘書,沒有像蔔奎和吉海岩那樣費事。

    最近單秘書長和張敬懷說過:有一個很合适的人選,就是原省委書記楊同理的秘書厲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