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二章 省委书记视察的台前幕后

首頁
    什麼意見,表現出喜、怒、哀、樂,就難看到什麼真實情況了。

    你雖然是我的秘書,但秘書的一言一行,往往也會對他們産生一些影響。

    一切要自然,以看到下邊實際情況為目的。

     吉秘書表示理解:“明白了。

    ” 次日一早,張敬懷帶着吉秘書,乘張敬懷那輛老“伏爾加”出發了。

    過了兩個小時,到了海天市和和五門地區的交界處,迎面停着一隊小汽車。

    旁邊站着一群人。

    張敬懷的車子一停,站在路旁的一個高個子,便快步走上來,緊緊握着張敬懷的手自我介紹說:“歡迎,歡迎,我叫袁東升,歡迎張書記來我們地區視察,指示!” 此前,省委開過多次市、地委書記會議,張敬懷當然認得他,但沒有個别交談過,也許他怕張敬懷忘了,才自我介紹。

    張敬懷打量着這個地委書記:面皮白淨,身着一套筆挺的西服,在同志中間好像鶴立雞群似的高人一頭。

    張敬懷和他握了手,隻說“知道。

    ”就沒有再說什麼。

     接着袁東升又一一介紹前來歡迎的人:兩位地委副書記,各部部長,專員和副專員。

    因為他們來前,接到的電話通知是:張書記主要是到東中縣參觀“水火工程”,所以,此縣的縣委正副書記和正副縣長們,也都來迎接了。

     張敬懷一看那歡迎陣勢,想:“迎接我這個大員的派頭可真不小呢。

    ”但他什麼也沒有說。

     袁書記請示:“張書記還沒有來過五門市,既然來了,就在這個市看看吧。

     咱們明天再到東中縣看他們的”水火工程“,來來來,”袁書記擺手招呼,兩個穿着整齊的幹部走過來,神色有點拘緊。

    “我給張書記介紹:這是東中縣的縣委書記羅希平同志,這是城關區的沈區長。

    城關區是我們抓的’水火工程‘的典型,我們是要去他們那裡參觀的。

    ” 張敬懷和他們一一握手。

     接着,袁書記的車掉頭領路,來迎接的車隊,也都調轉頭向地區所在的五門市開去。

    這時張敬懷才注意到,有一輛警車拉着警笛“嗚嗚鳴……”地風馳電掣般開去。

    那警笛聲十分瘮人。

     五門市号稱四十萬人,是地委和專署所在地,這個地區雖然還沒有脫貧,但沿街已經建了許多高樓,賓館也十分豪華。

    吉秘書在地區辦公室主任的幫助下,先讓張敬懷住下。

    之後,那位主任便到吉海岩的房間,說:“吉秘書,我們這裡條件太差,希望領導多多擔待。

    ” 接着問:“張書記在吃飯方面有什麼要求?” 吉海岩答:“張書記沒有什麼要求,客随主便。

    ” “我們這裡有座筆架山,是有名的風景區。

    山裡有一處道觀,來這裡視察的領導,是都要去參觀的景點。

    請示一下張書記,有機會不妨去遊覽一下。

    ” “還是客随主便吧。

    ” “張書記吃海鮮嗎?” “張書記是在江西長大的。

    ” 主任沉思半天自言自語說:“張書記吃不吃,我們都要上的。

    這标志着一種接待規格。

    ” 這時,地委辦公室一個工作人員來向他們的主任報告:“有一件事要立即向主任彙報……” 主任的臉面立即拉得很長,說:“你沒有看見我正忙嗎?” 那人在主任耳旁小聲說了句什麼,主任馬上說:“省報來了一個記者。

    好呀,好呀!你怎麼安排的房子?” “安排在三号樓321房間。

    ” “真是不會辦事!換,換,換個大套間。

    ” “是是是!”那個幹部連連說,随即退出去執行去了。

     下午,稍事休息,大家到賓館的一個圓桌會議室,由地委書記和縣委書記分别向張敬懷彙報關于“水火工程”的建設情況、經驗和建設過程中的動人事迹。

     袁書記在介紹情況時,首先表示:對張書記來我區視察表示歡迎,他說:“張書記這次來我們地區視察,是對我們地區的關懷、鼓舞和促進,希望張書記對我們的各項工作,多多提出批評和指示”等等。

    接着介紹說:他們地區在文化大革命中,每個農民幹一天活兒,工分隻有幾分錢。

    實行聯産承包責任制以後,也隻有一塊五角錢,自從開展了“水火工程”建設,每個農民的年收入,平均已經達到了七百元。

    不僅解決了生活問題,同時也建設了一個“衛生農村”…… 袁書記介紹了一個小時,接着是東中縣委書記羅希平介紹情況:他從解放思想,到具體建設過程,取得的經驗,說明他帶領着縣委和縣政府一班人,如何艱苦奮鬥,使這個貧困縣一年脫貧。

    他談到農民生活改善的情況時說:“過去群衆能夠有糠菜果腹就滿足了。

    現在粗糧已經不吃了。

    家家吃大米飯,動不動還割二斤肉改善一下夥食呢!”在介紹“水火工程”經驗中,他把解決“三個認識”;抓緊“四個環節”;實行“五個落實”等經驗,也都“揉”進去了。

     吉秘書隻顧低頭做記錄,張敬懷則認真聽着。

    介紹情況進行了三個小時。

    之後袁書記請張敬懷指示。

    張敬懷隻說:“我們看看,我們看看。

    ” 袁東升書記一再請張書記作指示,張敬懷還是說“我們看看,我們看看。

    ” 袁書記從張敬懷的面容上,怎麼也看不出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