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王的固執和偏激讓他在戰場上成為敵軍最頭痛的敵人,若是對上雍王,基本上來說敵軍多半已經是必敗無疑,所以往往一戰而定,也就沒有什麼好說了,若是對上齊王,雖然敵軍可能取勝,可是隻要不能在戰場上留下齊王,那麼就要面臨狂風暴雨一般的反擊和不死不休的報複,那種壓力多半能夠讓敵将恨不得一開始就落敗了。
齊王能夠抵擋天縱之才的龍庭飛,除了軍事上面的才華之外,主要就是靠了他堅毅的心志,迫得龍庭飛無法一舉功成,從起初的連戰連敗,到後來的平分秋色,齊王的進步人所共見。
可是這個明顯的優點,在政事和家事上就成了很明顯的缺點了,若非如此,齊王也不至于落得今日的窘境。
根據我的調查和判斷,當初齊王殿下為了能夠占據軍方首席的位置,鐵心投靠太子李安,而他和鳳儀門秦铮的聯姻自然有政治婚姻的意味,可是李顯對秦铮确實曾經動了真情,可是秦铮卻偏偏和師門瓜葛不斷,這就觸犯了齊王的逆鱗,齊王此人,獨占欲極強,所以為了掌握軍中大權,明知李贽更應當繼位,卻仍然投效太子,也為了秦铮的軟弱和搖擺而将其屏除在心門之外。
若是齊王不那麼固執,或許當日他就會效忠雍王,不會落得今日君臣相疑的格局,若是齊王不那麼偏激,就不會疏遠秦铮,若是他肯用心對待秦铮,或者很有可能讓秦铮最後抛棄鳳儀門,也就不會有曉霜濺血,夫妻永訣的悲劇發生了。
反過來說,若是齊王不那麼固執偏激,一心一意地跟太子、鳳儀門合作,不因為心中的鄙夷和芥蒂而疏遠太子和鳳儀門,獵宮之變,鹿死誰手還未可知呢?
就是因為齊王這古怪的個性,才有了今日他的窘境,我聽聞齊王因為王妃秦铮之死而心中悲恸,不肯續弦,這也是皇上和齊王不和的流言能夠到處紛傳的緣故,可是在我看來,齊王對于秦铮,雖然有夫妻之情,卻未必是真的如此深情難忘,倒是很有可能因為齊王心中存着昔日不該放棄和鳳儀門争奪,以至秦铮泥足深陷,最後自盡身亡的愧悔吧。
這樣的心情或許才是齊王陷入不可自拔的死結的原因吧。
其實我總覺得齊王屢次拒絕皇上的好意,并非是存心不肯和皇上和解,恐怕還是心結難消,沒有台階可下,不過這不是長久之計,皇上畢竟是皇上,忍了一年兩年,忍不得十年八年,再說皇上就算是能忍,那些重臣們也會屢屢進谏,日常就是,就是皇上相信齊王殿下不會有反意,也不能太過乾罡獨斷,到時候,恐怕齊王就不能領兵了,這樣一來,豈不是讓齊王更加怨恨,這樣一個帥才,若是平白毀了,我可是不甘心的,再說齊王這個人若是和皇上和好,必然是鐵了心效忠皇上,到時候大雍江山固若金湯,我也就可以安心歸隐了。
難得這次齊王終于退了一步,來尋我解圍,這個好機會我怎能放過,皇上也是精明的人,和我雖然沒有事先交流,卻是想到了一起去,這次我們君臣再次聯手,一定能夠讓齊王殿下心悅誠服地服軟。
而且也是機緣巧合,齊王這樣高傲固執的人,居然對慎兒十分喜愛,甚至答應再娶正妃,隻要齊王動了心,我就有法子化去他心中的寒冰,想到美好的前景,我不由輕輕一笑。
等到他們兄弟君臣和睦,應該就沒有我什麼事情了吧,現在麼,不過是他們之間少了一個台階罷了,我就委屈一下,充當這個台階吧。
至于軍務上面的事情我可不會插手的。
我正想得高興,突然呼延壽叩動車門道:“公子,皇上的旨意已經到了大營,殿下問是否需要加快行程。
”
我皺皺眉頭,自從遇襲之後,齊王也顧不上什麼隐秘了,不過是一夜之間,就傳下數十軍令,現在澤州、鎮州境内是風聲鶴唳,不說别的,如今身邊的護軍就有數千,而得了軍令前來保護齊王的軍隊更是絡繹不絕,這大軍行動起來可是頗費錢糧,行軍計劃更是已經定下,如果現在加快行程不說影響到軍事上的布局,恐怕還得輕騎趕路,這個苦我就吃不了。
這時,小順子輕輕道:“齊王怕也不想急行軍呢?”
我心中一動,仔細想了一想,果然如此,聽齊王的口氣,不過是不想落一個怠慢欽使的罪名,所以讓我拒絕罷了,心中一笑,這齊王也是動了心思了,雖然是想拿我做擋箭牌,可是看在他也有心和皇上和解的份上,我就幫他一把吧。
想到這裡,便道:“請轉告殿下,就說還是按照計劃行程吧,欽使來傳旨,恐怕我也有份,再加緊趕路,隻怕我的性命倒要搭在路上了。
”
果然我說了之後,齊王就沒有再來打擾,若是從前,隻怕齊王不是問也不問就加速行軍,就是不理不睬,依然故我,如今的變化對我來說倒是可喜,至少齊王不會拗着性子做事了,不過想用我做擋箭牌,可是需得付出代價的,我總是要讨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