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北漢烽煙第十九章蒼鷹折翼(中)
鹿伯言、鹿仲天、鹿叔函本是一胞所生,一般相貌,一樣勇猛,又是心有靈犀,被魔宗收為弟子,傳授武藝,三人聯手攻擊之時,當真是所向披靡,是蘇定巒之後北漢軍最出名的先鋒,他們觀戰多時,早已經心癢難耐,見龍庭飛下令,都是轟然應諾,各自策馬飛奔到本部中軍,準備厮殺。
雍軍出動了五萬步兵,弓箭手,長矛手,藤牌手參差錯落,層層疊疊,擺了一個固如金湯的大陣,而七萬騎兵隐在步兵陣後,鋼澆鐵鑄的精銳騎兵紋絲不動地等待着中軍的号令,除了偶爾有騎兵輕輕安撫一下被戰場上面的慘烈氣氛吸引得躍躍欲試的戰馬之外,幾乎沒有任何多餘的動作。
還有三萬步兵按照中軍的指揮随時準備替換疲乏的同袍,步軍大陣之中殺氣隐隐。
而北漢軍都是騎兵,三萬騎兵遊弋在雍軍陣外,強弓硬弩尋找着雍軍的軟肋,一層層的削弱着敵軍的防守。
這是一場拼實力的大戰,沒有絲毫取巧的餘地。
鮮血飛濺,染紅了原野,滿天飛舞的弓箭不時地帶起血雨。
經過了半天的苦戰,北漢軍面對堅韌的敵軍始終不能取得滿意的戰績,龍庭飛也是将北漢軍輪換上陣,雙方幾乎是在進行着消耗戰。
而到了午後,雍軍的右翼因為被連續的猛烈攻擊,終于有些支撐不住,北漢軍的攻擊過于頻繁,讓這一面再也無法換上生力軍。
就在這時,龍庭飛出動了鹿氏兄弟。
鹿伯言手持馬槊,他身後的騎兵都是使用馬槊長矛,這隻騎兵主要就是擔任攻堅的任務的,不過他們身上仍然帶着小巧的複合弓,需要的時候也可以擔任遊獵的角色。
鹿伯言手持馬槊,高聲道:“随我來。
”說罷一馬當先沖進了雍軍的右翼,兩軍撞擊在一起,将雍軍的防線再次削弱,這時,鹿仲天和鹿書函也帶着自己所部随後沖進了雍軍右翼,他們三人配合十分默契,進攻的勢頭減弱之後便飄然遠去,由另一人接替攻擊,他們之間的交替攻擊幾乎是毫無縫隙,連續的猛烈強攻終于撕裂了雍軍的防線。
如同潮水一般湧入雍軍陣内的北漢軍開始了肆意殘殺,血肉橫飛。
這時雍軍中軍傳來了号角長鳴的聲音,雍軍右翼如聞綸音,拼命抵擋北漢軍的步兵向兩側分散。
在他們身後露出了青色衣甲的大雍鐵騎,馬蹄如雷,他們硬生生地迎上了北漢軍攻擊最猛烈的騎兵。
兩軍絞殺在一起,這一刻戰場的重心就在這裡。
鹿伯言已經和兩位弟弟彙合在一起,三人同聲高聲嘶喊,他們都是越強愈強的勇将,一時之間竟然和大雍重騎鬥了一個旗鼓相當。
這時北漢中軍傳來高亢的号角指揮聲,鹿伯言腦中一清,知道自己不該和重騎兵硬碰。
他手一揮,高聲呼道:“沖他們的中軍。
”說罷帶着部下轉向大雍中軍的步兵,而他的兩位弟弟也娴熟的接替他留下的空缺,騎陣變換自然流暢,北漢骁騎如同利刃一般切入了大雍的中軍。
我在大雍中軍帥旗之下将敵軍的變陣看的清清楚楚,不由動容道:“好一支騎兵,江某早就聽聞北漢騎兵騎戰天下無雙,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
那穿着金黃甲胄,面具放下的的騎士悶聲悶氣地道:“北漢先鋒騎兵确實精銳,這還是換了統領之後的表現呢,雖然戰術更加精良,可是比起從前先鋒将軍蘇定巒帶領這支騎兵的時候,氣勢已經弱了很多。
不過我們大雍的鐵騎也不比他們差,隻是可惜他們都是輕騎,往來自若,我們的騎兵速度不如他們,澤州一地又是一馬平川,最适合他們縱橫,若是兩軍直接交鋒,他們的輕騎還是不如我們的鐵甲騎兵的威力大。
大人你看,現在北漢騎兵不是已經避開了我軍重騎的鋒芒了麼?”
我看得也是連連點頭,道:“你說的不錯,不過别忘了你現在是扮着殿下,可别亂說亂動。
”
那個騎士嘟囔了一句什麼,沒有繼續說話。
這時,宣松已經傳下軍令,大雍的中軍彷佛化成了海洋,将那支北漢騎兵的洪流彙入其中。
随着大雍連續投入兵力,我可以清晰的看到在他的指揮下,那支北漢騎兵越來越艱難的移動着,這時,北漢軍也再次出動了兩萬騎兵,意圖從外圍擊穿大雍的軍陣,可是這軍陣卻是非常堅韌,抵擋着内外的夾攻,而大雍的重騎兵也再次發威。
一次次的撞擊着北漢軍的軟肋。
接下來的作戰簡直是令我眼花缭亂,雙方的用兵方式都是精準而無情的,不過我還是能夠看出來,北漢軍的進攻犀利而變化多端,宣松的用兵卻是堅韌而平穩,雙方幾乎是有序而冷酷地消磨着生命和時間。
直到夕陽西下,北漢軍終于突破了大雍的軍陣,在龍庭飛親自斷後下緩緩退去。
宣松也趁勢收兵,其實若是認真說起來,龍庭飛不是不可以早些讓騎兵成功突圍,隻是那樣一來未免損失慘重,也不會有現在的戰果,而最後宣松也不是不可以強行阻止北漢軍一段時間,隻是這對于今日的勝負結果并沒有什麼幫助,隻是會增多無依的損傷,所以最後雙方可以說是頗有默契地各自退兵了。
這一日,北漢軍留下了将近六千具屍體,而大雍軍則是傷亡兩萬五千多人。
并非是龍庭飛的指揮強過宣松太多,而是大雍軍今日乃是以步兵為主力,而北漢軍卻是來去如風的輕騎。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