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那封阻止自己出戰的诏書,陸燦真的覺得渾身無力。
這時,有人禀道:“将軍,辰堂首座求見。
”陸燦皺皺眉,心道,韋膺怎會前來,他傷勢尚未痊愈,而且因為東海慘敗,他的很多權力被鳳舞堂和儀凰堂分割,如今正是韬光養晦的時候,他怎會前來和自己相見呢?不過雖然鄙夷韋膺的為人,但是對他的才華還是頗為看重的。
陸燦傳令讓韋膺進來。
韋膺神色有些憔悴,畢竟從火海中脫身并不是那麼容易的,一路上又遭遇大雍的追緝,能夠安全回到南楚已經是非常不易了。
他從容地向陸燦行了一禮,笑道:“陸将軍想必是十分頭痛,不知道在下可否有所谏
” 韋膺笑道:“将軍也太迂了,抗旨有什麼要緊,令尊早已不問軍事,南楚三分軍權,将軍掌握二分,荊襄守将容淵聲威不如将軍,平素也多聽将軍調遣,将軍若是有心,我願助将軍清君側,除去誤國奸相,從此将軍便可以大展宏圖,膺也可以附諸骥尾,得報大仇。
韋膺此心,天日可表,不知将軍意下如何?” 陸燦拍案而起,斥道:“韋膺,你怎可出此無父無君之言,當初你們落難至此,若非尚相和王上恩德,你們焉能在南楚立足,如今剛剛得勢,就像行此大逆不道之事,别怪我翻臉無情,綁了你送去給尚相,讓他看看你們鳳儀門的醜惡面目。
” 他這一大怒,帳外的衛士拿着兵器沖了進來,陸燦的親衛長冷冷的看了一眼韋膺,道:“将軍,可是這人冒犯将軍麼,請将軍示下。
” 韋膺面上帶着譏诮的笑容,道:“陸将軍,要殺要綁也得等到在下說完肺腑之言啊,難不成将軍不敢聽在下的妄言麼?” 陸燦面色一沉,揮手令親衛退去,道:“韋膺,南楚不是大雍,本将軍希望你好自為之。
” 韋膺微微一笑,道:“将軍可想知道苟廉和尚相密談的内容?” 陸燦心中一驚,道:“你怎會知道這等機密大事?” 韋膺沒有回答,模仿苟廉的語氣道:“相爺乃國主外祖,警纓世家,此誠貴不可言,然國統存亡不在文臣,而在統兵大将,如今貴國兵權三分,陸公父子掌握二分,荊襄守将容淵掌握一分,相爺手中之兵不過可以控制建業一城而已,比起陸信陸公爺、陸燦陸将軍和容将軍來說,可以忽略不計,陸公爺雖然忠君愛國,但是總不會和自己的兒子為難,容将軍也多聽從陸将軍之命,若是陸将軍起意謀反,則貴國社稷頃刻颠覆,就是陸将軍心無反意,相爺也要早做提防。
如今我大雍有事北疆,陸将軍少年輕浮,不懼螳臂當車之險,竟然意圖渡江攻我,若彼敗,我大雍皇帝盛怒之下,北疆事了,必定興師問罪,到時兩國交兵,血流成河,不免重現昔日慘狀,何況貴國王上尚有兄弟在我國為質,若是皇帝震怒之下,改立新王,則貴國王上和相爺如何自處,若彼勝,不過是我大雍兩面作戰,不得已暫時退卻,大雍兵甲
相爺每每掣肘陸将軍,到時候陸将軍豎起清君側的大旗,隻怕南楚上下一呼百應,相爺不免死無葬身之地,就是貴國王室,恐怕也會遭到池魚之秧。
由此可見,兩國交兵,不論勝負,于相爺都是無利可圖,相爺不過是為了榮華富貴,一旦兵戈蔽日,相爺權勢皆成泡影。
為相爺計,莫過和議,昔日貴國戰敗,曾經立約年年賠款,至今貴國軍民仍然深受其害,若是相爺以此為條件和我國和議,我國陛下為了北疆戰事,必定同意減免賠款,到時候朝野必定贊譽相爺功勞,豈不勝過交兵之害。
若是相爺同意,我國還可以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