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部 天长地久 第十四章 问是谁家子

首頁
    第六部天長地久第十四章問是誰家子 雍楚兩軍對峙于瓜州渡,皆按兵不動,三日,淮西告急,長孫冀麾下崔珏部攻壽春,徐州大營董山部攻鐘離,鐘離五日乃陷,郡守朱某,都尉陳某被俘不屈,皆殉死。

    兩軍合攻壽春,壽春乃淮南重鎮,欲得淮南,必得壽春。

    時,陸燦長子雲奉命助石觀守壽春,雲年十三,武勇過人,淮西軍民聞雲在,皆曰,大将軍必不棄吾等,乃戮力死戰,雍軍寸步不能進。

     ——《資治通鑒。

    雍紀三》 鐘離城終于拿下了,可是董山完全沒有一絲歡喜,整整五天,僅有三千守軍的鐘離城讓他飽嘗了碰壁之苦,三萬大軍日夜攻城,明明顯得那麼軟弱的鐘離,卻是始終不曾屈服,外城陷落了,退到内城,内城陷落了,便逐寸逐寸的巷戰,這小小的鐘離城,幾乎吸幹了雍軍的鮮血。

    坐在鐘離郡守府衙的大堂上,望着被士卒連推帶搡押來的鐘離郡守,董山深吸了一口氣,道:“你抵抗大雍天軍,罪在不赦,若肯歸降,本将軍便暫且饒你性命,若是不降,休怪我用你的人頭祭奠我麾下将士的英靈。

    ” 鐘離郡守是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人,他大笑道:“朱某乃國主頭開恩科的探花,深受國恩,焉能屈膝降敵,要殺就殺,何必多言。

    ” 董山大怒,道:“将他拉到門前處斬,成全他的忠義。

    ” 那些軍士推着那郡守去了,到了官衙門前,将那郡守按倒在地便要行刑,這時候,一個頭盔散落,狼狽不堪的将領被雍軍捆綁着送到此處,見到那郡守将被處斬,那将領嘶聲問道:“郡守大人,你為何定要死守不退,又不肯從上命歸降?” 那朱姓郡守道:“我受朝廷之命牧守鐘離,豈能棄城而逃,且雍軍攻勢猛烈,若是存了求生之念,鐘離早已陷落了,想要退守,談何容易,何況這麼多将士已經先行一步,本郡守如何能夠讓他們久等。

    大将軍雖然寬宥,但是你我都是南楚臣子,怎能不為國舍命。

    ”說罷,那朱姓郡守引頸受剹。

     那将領聽了歎息道:“郡守大人一介文士尚且以身殉國,何況是陳某這等武人呢?”他被俘之後,本來存了投降之心,見到郡守殉死,再也不能貪生,進到堂内,董山雖然出言勸降,他卻是一言不發,董山不耐,也下令将他處死,那将領至死再無一言。

     在鐘離修整一日之後,董山帶着徐州軍趕到了壽春,距離壽春還有二十裡,南陽大營崔珏已經派出使者親迎,這次攻打壽春,南陽大營才是主力,不過因為南陽大營将士對淮南地理不熟,所以朝廷才決定由裴雲派出一部人馬支援長孫冀。

    不過董山和崔珏倒是舊識,兩人都曾在齊王麾下效力,數年前才各奔前程的。

    那個前來迎接的親衛是崔珏族侄崔放,也是董山舊識。

    他策馬上前,上下打量了崔放片刻,朗聲笑道:“好小子,幾年不見,你已經這麼大了,怎麼樣,戰況如何,你叔父身體如何?” 那年輕親衛也笑道:“董叔,我叔父身體很好,戰況很激烈,壽春守軍幾乎是不要性命的抵抗,叔父正覺得兵力不足,你們來了可就好了。

    ” 董山心中一震,看來壽春這裡也不輕松啊,随即他肅然道:“徐州大營副将董山奉淮南節度使裴将軍之命前來聽從崔将軍調遣。

    ” 那信使見狀也正色道:“南陽大營平遠将軍崔珏,奉長孫将軍之命攻壽春,屬下崔放,奉将軍命迎接董将軍。

    ” 兩人說罷相視一笑,董山傳令讓麾下将士先去紮營,自己帶了幾個親衛跟着崔放去陣前尋找崔珏去了。

     壽春城前,煙火彌漫,三十餘歲年紀的崔珏皺着眉望着前方,他本是一個相貌端正的男子,可惜容貌卻被面頰上的一道刀疤破壞無遺,董山策馬來到陣前的時候,正見崔珏用馬鞭指着壽春城上道:“令敢死營登城,從那裡上,那裡必然有敵軍大将,否則守軍不會如此頑強。

    ”軍令傳下,不多時,一營帶着肅殺之氣的青甲軍士向壽春城奔去。

    董山自然知道這些是犯了軍法的軍士,或者幹脆就是充軍的囚犯,若是能夠立下大功生還,便可恢複自由之身,所以作戰之時都是奮勇争先,最是勇猛不過,雍軍各軍中都有這樣的建制存在。

     這時崔珏已經發覺董山來了,回頭笑道:“鐘離已經攻破了?我可還在這裡焦頭爛額呢。

    ” 董山在馬上一揖道:“崔大哥,一向可好,你就别打趣我了,一個小小的鐘離我攻了五日,結果連一個重要的俘虜都沒有到手。

    ” 崔珏奇怪地道:“怎麼,守将和鐘離郡守都戰死了麼?” 董山慚愧地道:“本來都被我俘虜了,卻是我一時火起,将他們都斬了。

    ” 崔珏微微一愣,笑道:“這也不算什麼,裴将軍也不會因為這件事情責怪你,多半還會替你掩飾一二,不過淮西的南楚軍果然是骁勇善戰,你的軍隊先休息一下,明日和我一起攻城,也不知敢死營能不能将那裡的守軍重創。

    ”說罷他提鞭指向壽春城,董山也向上望去。

     隻見敢死營的軍士已經頂着箭雨滾石登上了城頭,似乎沒有什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