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部 北汉烽烟 第二十章 苍鹰折翼(下)

首頁
    第四部北漢烽煙第二十章蒼鷹折翼(下) 譚忌者,為大将軍龍庭飛所重,拔于草莽,親傳兵法戰策,由庶民而緻将軍,殊非易也。

    其為人,落落寡歡,不與同僚相近,大将軍每燕飲衆将,以勵士氣,忌雖勉強從之,然滴酒不沾,一人向隅,而滿座不歡,數次後,大将軍亦患之,不得已遣之。

    忌禦下甚嚴,有犯軍法者,雖勇士必斬之,故所部精練嚴整,每戰必定不畏犧牲,軍威之盛,天下罕見。

    忌雖位高,然不改舊日簡素,不喜饋遺,每有賞賜,皆分贈部下,故雖嚴剛可畏,部下皆願效死耳。

     忌父母族人皆死于戰亂,忌深恨焉,每出戰,殺戮必重,屢有殺俘擾民之事,大将軍勸止不聽,然其用兵頗有法度,雍人畏懼,故大将軍亦不能約束之。

    忌貌文秀,又兼身世凄苦,常有慚意,乃覆以青銅鬼面,終日不解,人皆以“鬼面将軍”呼之,随身護衛皆效之,敵我上下,皆畏之。

     ——《北漢史。

    譚忌傳》 天邊蒼鷹飛過,曠野青天,荒草漫漫,沁水嗚咽,凄涼的鷹唳令人心中頓生人生寂寥之感。

    譚忌策馬站在沁河岸邊,目光中滿是冷淡冰霜。

     幾個斥候飛馬趕來,拜倒在地,其中一人高聲道:“啟禀将軍,敵軍辎重大營建在廟坡,糧草堆積如山,辎重大營的東營跨沁水,西營跨十裡河,後營距兩河交彙的秋風渡隻有三裡路,沁水上有四道浮橋,十裡河上有三道浮橋,秋風渡共有水軍船隻千餘艘,每次可以運送數日糧草辎重。

    辎重大營中軍打得是荊遲的旗号,共有一萬騎兵,兩萬步兵。

    ” 譚忌沒有作聲,隻是做了一個手勢,侍立在他身側的一個同樣戴着青銅面具的侍衛,三十六騎之一,朗聲道:“将軍命你退下。

    ” 幾個斥候同時松了一口氣,恭恭敬敬的退了下去。

    對着譚忌,是很少有人能夠坦然自若的。

     待他退下之後,譚忌寒聲道:“羅蒙,你說,為什麼堂堂一個大将,會被放到辎重營裡,荊遲在大雍已經算是數一數二的騎兵将領,卻被置閑在辎重營,從前齊王掌管軍權的時候都沒有這樣做,換了雍帝的心腹來監軍,怎就會有這種事情發生。

    ” 那個侍衛猶豫了一下道:“将軍,哪裡沒有權力紛争,齊王雖然權高,可是這荊遲明顯是雍帝派來的釘子,齊王若是将他置閑,豈不是明目張膽和他的皇兄作對,如今既然換了人制約齊王,那麼荊遲就不重要了,自然要趁着這個時候對他下手。

    這世道,有幾人會顧念下屬是忠是奸,還不是用的時候甘詞厚币,不用的時候棄如破履。

    當年将軍遇刺重傷,不就是有人趁機為難将軍麼?可沒見大将軍替您出頭。

    ” 這侍衛乃是三十六騎中跟随譚忌最久的,自然是心腹之人,所以才敢放肆直言。

    譚忌聽了既不惱怒,也不驚訝,淡淡道:“人情如此,也無話可說,不過大将軍待我恩重如山,不許你菲薄。

    石将軍不過是心直口快,看不慣我的手段罷了,卻不是存心和我作對,這種話以後不許再說。

    ” 那侍衛連忙應諾,卻又問道:“不知将軍準備如何攻擊敵軍大營,荊遲也是我等勁敵,若是稍有不慎,隻怕是有敗無勝。

    ” 譚忌冷冷一笑,道:“一個魯莽之人,又是必然心存不滿,有何懼哉,我已經有了計策,敵軍依靠水運運送辎重,這本是好事,可惜卻也給了我可乘之機。

    且看我手段,讓敵軍辎重糧草,盡化飛灰,我倒要看看,他們有什麼法子繼續作戰。

    這也是他們想要大戰,否則怎會将辎重大營設在廟坡,這裡雖然方便運送,但是防備上卻是不如高溝深壘的城池遠甚。

    羅蒙,傳我令谕,召集軍中校尉,準備作戰。

    ” 羅蒙心中一喜,他可是知道将軍神機妙算,鮮有落空的時候,這次立下大功,而石英上次卻是損兵折将,自己等人就可以洗雪數年來常被石英等人壓制的屈辱,雖然将軍并不在意,可是那些人的排斥冷淡可都是他看在眼裡的,因此羅蒙連忙下去傳令,準備随着主将再一次破敵立功。

     夜色深沉,雍軍辎重大營内燈火通明,中軍帳内,坐在主将位置上的卻不是荊遲,而是換了普通青甲的齊王,這一次為了避過北漢秘諜的耳目,齊王和他的親衛軍都換了普通士兵的甲胄,更在辎重大營裡面藏了兩萬騎兵,表面上看這裡隻有兩萬步兵,一萬騎兵,實際上卻是兩萬步兵,三萬騎兵。

    營盤中搭建了帳篷,這些重騎兵藏在帳篷裡面,輪流出去露面,因此瞞過了北漢軍的眼睛。

     坐在下首的荊遲振奮地道:“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