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縱橫捭阖第二十七章杏花疏影
四月初七,雍軍潰逃,代州軍輕騎擋前路,龍庭飛将大軍尾随不舍,至澤沁邊境,兩軍戰未酣,雍軍伏兵盡出,則長孫冀奉雍帝命,隐蹤迹,藏将旗,潛伏于此多日,三十六萬雍軍困北漢軍于野。
——《資治通鑒。
雍紀三》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将息,我臨時寄居的小村莊已是春意盎然,滿村的杏花已經是含苞綻放,紅的、粉的、白的,一團團,一簇簇,嬌豔清新,最動人杏花疏影。
我令小順子在村口的亭子裡面鋪上錦氈,四周圍上錦幔,一個火爐放在旁邊,上面溫着一壺上好的汾酒,這大銅壺可以裝上十斤酒,最适合聚飲了。
我裹着大氅坐在鋪着一張黑熊皮的太師椅上,溫暖舒适的皮毛讓我有一種可以完全放松的感覺。
呵口氣暖暖有些冰涼的雙手,對着檻外杏花,不由生出酒興,望一望那大銅壺,我還沒開口,小順子已經了然,取出一把小銀壺,從銅壺中取酒注滿,然後又從銀壺裡面倒出一杯熱酒,用白玉杯盛了遞給我,望着原本清澈明晰的汾酒在品質絕佳的白玉杯中呈現出琥珀之色,我滿意地啜飲了一小口。
這時,耳邊傳來疾馳的馬蹄聲,我擡起頭,看見絕塵而來的一隊騎士,為首的人正是征塵未洗的齊王李顯,身後則跟着一幹親衛。
到了近前,李顯丢了缰繩,大踏步走進亭中,我放下酒杯,起身恭迎道:“多日不見,王爺可安好。
”
李顯望着我半天,眸中神色變幻萬千,良久才道:“随雲,你所料的沒有差錯,我連戰連敗,若非你事先已有安排,設下大軍埋伏,隻怕今次真是慘敗而歸,不過随雲,我雖然料到你會從别處調兵,要不然我早就知道你的安排了,還是想不到皇兄這次會這麼大手筆,難道你們不擔心帝都的安危麼,可别瞞我,現在南楚仍有威脅,李康在東川蠢蠢欲動,我都知道,你們不怕有人趁機作亂麼?”
我笑道:“王爺過慮了,大雍江山穩如泰山,皇上早有安排,不過哲需向王爺請罪,方才得知北漢軍入伏,臣已經令人送了八百裡加急的折子上去,說是我軍沁水河谷慘敗,請皇上速發援軍。
”
李顯神色一變,繼而大笑道:“原來如此,原來如此,随雲你心中果然是自有丘壑,在你心裡北漢戰局不過是棋盤上的一角之地罷了,想必你已經為老三設下了陷阱,就等着我這邊大局抵定,好請君入甕了。
”
我含笑道:“這些瑣碎事情,王爺不必挂心,倒是王爺這些日子辛苦非常,哲已備好美酒為王爺接風洗塵,王爺也該先飲一杯才是。
”
李顯大馬金刀地坐在椅子上,大笑道:“随雲你的本事我是領教了,也怪我先前自大,隻說放手讓你施為,絕不多問,結果本王成了你的棋子,這些本王都不怪罪,不過這次本王幾乎喪命,你也該有些補償才是。
”
我淡淡一笑,一擺手,小順子取過一個錦盒遞到李顯面前,李顯好奇地看着錦盒,正要伸手打開,我卻笑道:“盒中之物不好給人看見,王爺回去再看吧。
”李顯本也不甚關心,便揮手讓一個親衛收了,接過小順子遞過的酒杯,一飲而盡,懶洋洋地道:“本來本王還想和你較較勁,若是我能夠一路取勝,勢如破竹,你有何安排都是徒費心思,想不到龍庭飛如此厲害,本王始終不如,落得一個慘敗而逃的下場,若非事先知道你有所安排,本王按照你的吩咐誘敵入伏,恐怕今日本王就成了大雍的罪人。
”
我見李顯有些頹喪,正色道:“王爺此言差矣,北漢軍強大世人共知,王爺隻帶了十萬步騎,荊将軍也僅有三萬步騎,地利人和皆為敵軍所有,王爺能夠保全騎兵主力,又在沁水河谷慘敗之後,不屈不撓,連番苦戰,引誘敵軍入伏,此乃是名将所為。
王爺不顧毀譽,不顧危險,親身誘敵,若無王爺,龍庭飛焉能一路南下毫無戒備,接下來戰事,不過是以強淩弱罷了,此番北伐,王爺乃是首功。
此是哲肺腑之言,請王爺明察。
”
李顯心中一暖,這一次他可是吃盡了苦頭,雖然達到了預定的目标,表面上卻是大敗虧輸,他心裡不免有些窩囊,但是聽了江哲苦心勸慰,他心思漸寬,微笑着舉起玉盞,我見狀連忙親自把盞,将酒杯注滿。
李顯笑道:“罷了,不論是勝是敗,能夠讓随雲親自行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