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王受命鎮澤州,攜其從軍旅。
武威二十七年,郡王随父至東海,見甯國長樂公主,公主憐其無辜,乃攜郡王返長安,太宗嘉其有父祖之風,令其為太子伴讀。
隆盛五年,齊王妃嘉平公主林碧生子卓,立為世子。
太宗以齊王功高,賜封其第三子郡王爵。
——《雍史。
嘉郡王列傳》 事實上,當接到嘉郡王李麟的帖子的時候,陸雲毫不意外,到了長安之後,陸雲便設法打探了一下嘉郡王的來曆,這件事情并不是什麼隐秘,事實上頗為市井中人津津樂道。
嘉郡王李麟,齊王李顯第三子,本來是先齊王妃秦铮所出嫡子,顯貴無比,隻可惜秦铮涉入叛逆之事,雖然自盡謝罪,保全了齊王父子不受牽連,可是子以母貴,李麟這世子之位也是不保了,且齊王原本對于這個嫡子并不關心,所以當時人人以為李麟再無出頭之日,不僅他的異母兄弟,就連王府中的奴仆也敢欺淩他。
孰料齊王竟對這個兒子重視起來,就連去澤州大營鎮守也将他帶在身邊,幾年之後,李麟又在東海遇見了江哲和長樂公主夫妻,這下可是時來運轉,随着長樂公主回京之後不久就被皇室重新接納,成了太子的伴讀,這可是青雲之路的開端啊。
即使在齊王迎娶嘉平公主林碧之後,李麟的地位也沒有受到影響,雖然齊王世子為嫡子李卓所有,可是雍帝随即下诏賜封李麟為郡王,這樣一來,雖然李麟不能承襲齊王的親王之位,卻也遠遠勝過那些若無功績隻能封個閑散侯爵的庶出王子,而且如今李麟深得太子器重,将來的仕途必然是一帆風順,所以李麟雖然年少,卻已經成了大雍朝野不能不關注的權貴人物。
不過令長安百姓最是津津樂道地卻是這位嘉郡王的獨立特行,雖然隻有十一歲,在平常人家還是個不懂事的孩子,可是這位郡王卻已經名動長安,每日裡除了陪伴太子讀書之外,就是帶着侍衛在長安内外遊蕩,最喜歡惹是生非,長安親貴子弟見了他就像老鼠見到貓一樣,也有禦史谏官上書彈劾,可是皇上聞後卻是哈哈大笑,說此子頗有齊王當年的風範,将奏折留中不問,這樣一來,長安更是無人敢得罪嘉郡王。
幸好這位郡王雖然飛揚跋扈,卻是不喜歡欺淩弱小,往往還有抱打不平的舉動,所以長安人對他倒并不反感,時間長了,反而覺得嘉郡王脾氣雖然不好,心腸卻是不壞。
而這位嘉郡王最大的愛好就是招攬武士,若是遇見武藝高強之人,必定想盡辦法試探那人的實力,若是出類拔萃的,往往推薦到各軍從戎,或者留在身邊做侍衛,他年紀雖少,眼光卻是十分精準,凡是被他看中的幾乎都是俊傑,到了後來,嘉郡王一封薦書比兵部的文書都管用些。
所以雖然嘉郡王往往會無事生非的和人為難,有心者卻都知道這是良機而非麻煩。
這些事情宋儉等人雖然久在長安,卻也不甚清楚,反而是那些長安本地的地頭蛇所知甚詳,在他們聽說陸雲冒犯了嘉郡王之後,反而恭喜連連,說隻要陸雲身份清白,那麼很有可能得到晉身良機,不過也有人替他擔心,因為嘉郡王雖然平日跋扈飛揚,可是那日的舉動還是有些不同尋常。
在得知那日和郡王同行的乃是昭華郡主江柔藍之後,那些人都是神色暧昧,陸雲追問了許久,那些人才隐晦地告訴陸雲,昭華郡主深受皇室愛寵,據說當朝的太子殿下和嘉郡王都對她言聽計從,若是陸雲經曆多些,自然明白其中含義,可是他有生以來不是在家中讀書練武,就是到軍營流連,所以聽後隻覺雲裡霧裡,不明所以。
可是無論如何,陸雲卻得出結論,嘉郡王絕不會放過自己,不論是好意還
所以接到李麟的請貼,陸雲雖然為上面命令式的口氣以及前來邀請的幾個侍衛那種你不去就綁了你去的神情惱怒,卻仍然同意前往拜會。
沿着朱雀大街策馬而行,兩側的建築壯麗雄偉,令人目不暇接,陸雲卻是無心觀賞,眼看就要進入大雍的皇城,這讓他心中又是激動又是惶恐。
路上不時見到來往巡視的禁軍,陸雲知道這是因為雍帝大壽在即,京城加強了防衛的緣故。
到了朱雀門,那些侍衛都是每日進出慣了的,和那些守門的侍衛禁軍談笑風生,卻仍需遞上令牌核對,陸雲心中又是一陣黯然,建業的皇城守衛的松散他可是曾經親見的。
走入朱雀門之後就是和承天門相連的承天街,街道兩側是三省六部各種衙門,都是禁衛森嚴,氣度恢宏,承天街走到一半,那幾個侍衛引着陸雲轉向東側,那是景風門大街,穿過景風門走了半晌才進入安興坊,齊王府占據了安興坊幾乎四分之一的面積,嘉郡王尚未開府,自然仍然住在父親府中。
陸雲并不知道,其實憑着李麟的令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