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九回 巾帼双奇情怀隐隐 江湖一恶天网恢恢

首頁
    極為相似的眼睛,卻含着極不相似的神情。

    在她眼裡偶然閃出的驚恐和老是停留着的冷漠的神色,這是在她哥哥的眼裡不曾見過的。

     玉嬌龍面對燕姑,心裡激起一陣難言的愁緒,她極力制壓住自己,隻随和而關切地問道:“你可還有親人?” 燕姑不答話,眼裡掠過一道警惕之色。

     俞秀蓮一旁接話道:“燕姑也是個苦難人,父母早年就被人害死了,有個失散多年的哥哥,兩月前到京城來尋她,還多虧玉府上一位好心人的指引,兄妹才得見了面。

    ” 說完又投給玉嬌龍一道神秘的眼神。

     玉嬌龍心頭撲撲地跳了兩下,問:“你哥哥現在何處?” 燕姑擺擺頭,眼圈立即紅潤了。

     俞秀蓮感慨地:“一言難盡。

    當今世道皂白不分,她哥哥被逼到暗道上去了,背上個惡名聲,露面不得。

    ” 玉嬌龍默然一會,自語般說道:“終歸是要分出忠奸善惡來的,由他去吧!” 俞秀蓮盯住她,帶挑地說:“可這世上卻是‘人妖易混,泾渭難分’啊!” 玉嬌龍猛地一震,不禁倒抽了口冷氣,接着,微微歎息了聲,才把那口冷氣吐了出來。

     俞秀蓮對玉嬌龍這一細微的震動,已經注意到了。

    她又将話岔開,回頭對燕姑說:“玉小姐是個有心人,她會把你當作親人般看待的。

    ” 長亭外傳來了德五嫂和鸾英的笑語聲,因留連看花而落在後面的她倆也跟上來了。

     玉嬌龍拉着燕姑的手,深情地說:“你要我為你做點什麼,隻管告訴我,我都會為你去做的。

    ” 燕姑已從玉嬌龍的話音裡感到了一種親人般的真情和溫暖,她擡頭望着玉嬌龍,眼裡那種冷漠的神情消失了,閃出一絲兒笑意。

     德五嫂和鸾英進亭來了,後面還跟着一位尚帶童稚氣的少年。

    德五嫂叫少年過來給玉嬌龍見禮。

    原來他就是德五嫂的公子德幼銘。

     鸾英指着燕姑和幼銘對俞秀蓮說:“俞姑娘,他倆都是你這位名震京城的女俠親自傳授的徒弟。

    名師出高徒,我想請他倆練幾路刀槍給我和嬌龍妹妹開開眼。

    行嗎?”她又将臉轉向玉嬌龍,“妹妹,你說是不是?” 玉嬌龍忙點頭說:“那才好呢!我還是小時在西疆随父親到軍營看過練武來。

    當時隻覺眼花缭亂,又好看,又怕人,看不出個奧妙來。

    ” 俞秀蓮:“玉小姐是将門虎女,現在就準能看出個奧妙來了。

    ”說完,她便吩咐他倆到書屋裡束裝去了。

     德五嫂更加興高采烈起來。

    她對鸾英和玉嬌龍說道:“我本來不贊成讓幼銘這小子習武的,可你們德五哥說,别人習武還要千裡求師,我家住着俞姑娘這樣一位絕代高手,隻要她肯教,就是幼銘的造化,哪能錯過良機。

    我想也是,而今這世道,還是會點本領好,兔受人欺,就讓他學了。

    這玩意也真玄,我看一團花,你德五哥在旁卻直誇。

    ”說完,她嘴裡發出一陣爽朗的笑聲。

     俞秀蓮謙遜地、卻又是意味深長地說道:“五嫂又來了,我算什麼絕代高手!京城裡眼下才真正出了位‘絕代高手’了。

    也是個女子。

    我隻擔心怕她走岔道。

    一個人,身懷本領走岔道,不是欺良淩弱,就是為虎作伥,助纣為虐。

    ” 玉嬌龍的心又怦怦跳了兩下。

    俞秀蓮的每句話都直透她的心窩。

    自己的處境,自己的所行所為,她似乎都了如指掌。

    玉嬌龍平時的自負和自信,在俞秀蓮面前也開始動搖起來。

     鸾英聽到俞秀蓮這番話,心裡也有所觸動,但摸不準她說的究竟是何人何事,隻好不應聲。

     正在這時,幼銘和燕姑均已脫去外衣,束紮停當出亭來了。

     俞秀蓮吩咐幼銘先使一路槍,然後燕姑再使一路刀。

     幼銘遵命去到壁前取來一杆九尺長槍,在亭心站定,深深吸氣直賃丹田,然後抱槍于懷,雙手一拱,蓦然下樁,握緊槍尾,将槍一抖,随即展開路數舞動起來。

    隻見那杆槍時如銀蛇疾舞,忽似瑞雪翻飛,或挑或刺,進退回旋,法路明而不測,招式穩而難防。

     玉嬌龍仔細留心觀看,想從中窺測到一些俞秀蓮的功底。

    幼銘使着使着,突然将槍一抖,玉嬌龍眼前出現了一大團亮花,随着槍杆快速不停地抖動,隻見大團亮花中又綻出了團團小的亮花。

    一時間,眼前隻見團團花光閃動,令人目眩神搖,隻覺團團花心都藏有殺機,卻不測究竟哪團花才會怒放傷人。

    玉嬌龍看到這裡,心裡也不禁暗暗稱奇。

    她不覺擡眼向俞秀蓮膘去,不想正碰上俞秀蓮早已注視着她的眼光,玉嬌龍好意地笑了。

    俞秀蓮也會意地笑了。

     幼銘使完槍,抱拳行禮,退出亭心。

    鸾英在德五嫂身旁不斷地誇贊着;玉嬌龍隻含着笑,沒開腔。

     燕姑抱刀上場站定,略一靜氣,擡手護刀,将刀換手一亮,立即施展開來。

    一開招便連用三套連環緊扣的劈砍帶刺,刀法既很刁奇,身手也極俐敏,确實顯得超拔不凡。

     玉嬌龍不覺暗吃一驚。

     她已看出,這刀法中摻有劍路,特别是那三刀轉劈為刺,恰似她《秘傳》書中的招路。

    她想:這難道是巧合!于是,她更是全神貫注地觀察燕姑的一招一式,見她身随刀進,刀護身回,身刀已化為一體,幾至無懈可擊。

    燕姑使至情酣處,突如巨蟒探幽,忽似蒼龍出谷,已是路轉峰回,又見奇峰突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