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居住的正房,鸾英早已打掃布置得停停當當,除卧室、客堂以及接見仆婢們的督勤房外,還專門給玉母布置了一間清靜的佛堂,以便玉母一早一晚進香誦經。
玉嬌龍的卧房本安頓在玉母卧室左側的樓上,玉嬌龍推說自己好靜,嫌這裡仆婢太多,願隻帶着香姑到花園後面另一小樓居住。
玉母奈何她不得,也就應允了。
隻是說單去香姑一人她不放心,一定要高師娘也住過去。
王嬌龍心裡雖然不願,也不便強辭,終于還是答應了。
這座小樓在花園後面,與玉母居住的正房相隔百步,原是玉嬌龍的哥哥玉玑讀書之處,樓下分正廳側廳,正廳乃玉玑每日向老師聆教受業之地,側廳一作者師休息之用,一為玉玑朗讀之所。
樓上亦分三間,中為藏書所在,兩旁乃老師和玉玑卧室。
小樓布置得極為雅緻,正廳側廳,壁上挂滿名人字畫。
樓上配有走廊,可以觀賞花園景色。
玉嬌龍讓高師娘住在樓下側廳内,她和香姑住在樓上。
她對高師娘說:“有什麼事要煩你的,我自會下來找你。
”高師娘當然明白她的意思,連連點頭應是。
她又對香姑說:“每早每晚我到花園信步,你休跟來,也不得讓人前來窺探。
”
香姑心性乖巧,知小姐是暗指高師娘,也不說破,隻應了聲:“小姐放心,我就守在廳前等你回來。
”
玉嬌龍把一切安頓好後,便已是新年。
玉府在京親故聞知玉夫人回京,都紛紛趁新年之機前來探望,自有一番鬧熱。
那些親故的女眷們,隻要得見玉嬌龍的,對于她的天生麗質和她那獨特的豐姿,無不驚歎傾羨,交口稱贊不已。
那般富貴人家的女眷們,整天閑着無事做,最愛研裝究飾、評頭品足、說美道醜的了。
王嬌龍貌美的聲名,有如丹桂飄香,很快就吹遍京城内的朱閣繡樓,以緻那些與玉府非親非故的大家大眷,都以得與玉嬌龍一見為榮。
當然,也有一些平時顧影自憐,自許西施而又心懷狹妒的女子,一聽别人稱贊玉嬌龍,心裡總覺不是滋味,有心要和她一比姣豔。
當她們打聽到玉嬌龍将去哪家作客時,便千方百計找個借口趕了前去。
可歎的是,她們不比還好,也還不失是一隻被人稱羨的金雞,一比之下,就猶如金雞飛到了鳳凰身邊,不覺黯然失色,結果是一個個羞紅了臉,回去後還怅然若失多天。
玉嬌龍貌美也傳到鐵貝勒王爺的王妃耳朵裡去了。
王妃半信半疑,也想看個究竟,便以洗塵為名,派人送去請帖一張,邀請玉夫人偕玉嬌龍去王府赴宴。
鐵貝勤王爺與玉帥原也有過一些交往,玉夫人亦因拜祝之類的禮尚往來,也曾多次去過王府。
因此,對于王妃的邀請,并不感到意外,使回複來人,欣然應允了。
王妃原本是蒙古一親王的女兒,十三年前,蒙古發生内亂,親王為叛部所殺。
當時王妃年僅十六歲。
後朝廷命鐵貝勒王爺監軍前去蒙古進行鎮撫,内亂很快得以平息。
在一次賽馬會上,王妃騎着親王留下的二匹駿馬出場參加比賽,全靠馬的神駿和她騎術的精湛,把衆騎遠遠抛在後面,奪得花紅牛羊。
王爺愛她英姿健爽,憐她失恃無依,便娶她回京,将她立為王妃。
這王妃生得也還俊秀,隻是住情剛直,平時不甚講究修飾,亦不甚注重小節。
但對王爺卻十分體貼敬重,每遇王爺因外事有不如意時,她都能勸言排解,因此頗得王爺歡心。
她對家人亦很寬厚,奴仆中每有過失,她在王爺面前總是盡力袒隐,因此,王府中上下人等對她亦很敬戴。
王妃自随王爺進京後,一切也都稱心适意,唯一使她不樂的,就是對故土的思念。
每當她想起塞外,那無邊的草原,那圓圓的氈房,那遊動的馬群,一齊浮上她的心頭,令她潸然淚下。
王妃下帖邀請玉夫人母女過府飲宴,除了她出于好奇想看看玉嬌龍究竟有多美外,還出于另外一點隻有她自己才明白的原因,那就是她聽說玉嬌龍剛從西疆回京,西疆雖和蒙古相距甚遠、畢竟同是塞外,她想聽王嬌龍談談塞外風光,從她身上感到一些草原的氣息,以聊慰自己的鄉思。
到了赴宴那天,玉嬌龍推說頭悶,不想前去。
玉母正在為難,鸾英進房來了。
閑談間,她談及王記的來曆和身世,特别是當她談到王妃的騎術京中無人不誇時,玉嬌龍的心動了,她不禁好奇地問:“京城哪有地方能容得一個女人馳馬?”
鸾英說:“王爺府中就有一條馬道,繞着花園,足足有三四裡長。
”
玉嬌龍又問:“王爺專為王妃修的?”
鸾英道:“王爺自己也愛騎馬,他有一匹赤龍駒,就是王爺府中有名的二寶之一。
”
玉嬌龍:“二寶?!還有一寶又是什麼呢?”
鸾英:“是柄劍。
聽說是百煉精鋼所鑄,能削鐵如泥。
”
玉嬌龍一下就想起羅小虎那把短刀來。
他就是憑了那把寶刀橫行沙漠,自己和他交手時就嘗過那把寶刀的厲害。
她又想:“要是自己也能有王爺那樣一柄劍,憑着自己從《秘傳拳劍全書》上學到的劍法,定可橫行天下了。
”玉嬌龍正想着,玉母在旁答話說:“聽說十一二年前王爺曾将那柄劍贈給一個名叫李慕白的,後來那姓李的又還給王爺了。
”
玉嬌龍一聽玉母提到李慕白這個名字,心裡頓吃一驚,覺得耳熟。
她想了片刻,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