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篇 奇门 二十六、诡道异脉

首頁
    自古以來,風水五行與人們的生活一直是息息相關的,無論是古代天文、地理、醫藥、生物、氣象等學科都與之有着相輔相承的聯系。

     從根本上來說,風水堪輿學說的基礎理論依據是《易經》,在長期實踐中,從定性上已經悟出了人體乃至人體與自然天地之間的相互關聯性。

    正是在這種“天地人感應”的原則下,風水堪輿學說将宇宙萬事萬物的相互關系納入“風水羅盤”中,精細排布出人類擇居立業的最佳模式。

     按照與人體相得益彰的主導思想來看,與風水堪輿學說走得最近的便是中醫學。

    依據現代科學的觀點,天地人之間相互感應的媒介應該是電波或磁場,但不管是哪種解釋,其本質上都具有兩個主要特性:一是綜合性;二是陰陽性。

     關于綜合性方面,我國中醫學已經積累了幾千年的經驗,并有效地用于診治疾病和健身優生等方面,稱之為“望診”,即通過觀察氣色而知髒腑疾病,通過五官大小形态可知相應内髒的強弱。

    而轉化到風水堪輿學說中,則是将人與八卦方位、節氣時令和日月星辰相配,有效地運用于人類選址、規劃、營造之中,稱之為“一物一太極”,也就是說,天、地、人的各個部分均有相似的對應關系。

     至于陰陽性方面,在風水堪輿學說的實際應用中,常常是通過五行生克關系找到它們矛盾中的平衡,以求達到一個最為融洽适宜的存在環境。

    正如古代中醫學中将人體五髒氣脈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定性,根據五行在地理中的磁力場線确定其東、南、西、北、中的有利方位,并由此衍生出相生、相克、相乘、拒納、反侮等中醫理論關系。

     雖然這兩門深奧的學科有所關聯,但真正能有機地應用到人體上卻是毫無先例。

     至少之前我是這麼認為的。

     耿婆一直保持着沉思的狀态,沒人敢去打攪她,樓台的瀝青面上淺淺地畫着一個又一個的奇怪圖形算式,像是天書一般。

     “陰森森的,我待着有些頭暈。

    ”S語調虛弱地說道。

     “亦凡,我陪S先下去吧。

    ”晖兒對我說道,“這裡的确很陰森古怪。

    ” 我一直靠近“井”口的地方,感受着疾速流動的陰霾之氣,從耳中獲取的畫面來看,這是一道循環性的氣流。

    三股陰氣沖入樓内,繼而彙聚出大量的陰霾之氣,而後由樓内流轉出來,自“井”口導入地下。

    如果從陰氣流動的最終結果來看,這裡的格局明顯是為“棺井”服務的,可為什麼還要用“陽宅陰局”這樣的“葬屋”結構呢? “可能是這裡的陰氣太重,影響到你們的身體了。

    ”我沖晖兒點點頭,“索性先下去吧。

    ” 午間的陽光十分熱辣,轉身間被曬暖的身體倏然傳來一陣陰冷的感覺,與迎面感受到的溫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子午之時,一日陰陽,午時陽盛,子時陰極,天下之氣過午則陽消陰漲,逾子則陰衰陽生,此陰陽循環之道,物極必反之理也。

    ”我忽地記起《聞風拾水錄》中有關陰陽五行的篇章來,以現在的時間來看正是午時,陽盛之極過後便是陰氣滋生,到了子時這裡的陰氣必定更加濃重。

     可就在這一轉念的工夫,一個不尋常的現象引起了我的注意。

     在陽光下,三座井字樓的陰氣陡然上升,但勢頭卻柔和至極,樓宇間的“井”中竟不可思議地出現了一股蘊含生機的陽氣。

    整個循環氣流中瞬時産生了陰陽對流,大量陰氣翻騰着隐入樓中,那些生機勃勃的陽氣卻綿綿不斷地自樓中傳入“井”口,被陰氣逐漸壓入地下。

     世間陰陽之氣相生相搏原本是平常至極的事情,可這裡卻不平常。

    午時陽盛卻出現了大量的陰氣,“棺井”聚陰卻出現了大量的陽氣,這其中一定有什麼古怪! 驚訝之餘,我下意識地轉向耿婆,剛想提醒她這奇異的現象,卻正迎上她同樣驚異的目光,看來她也已察覺出這裡的變化。

     “如果沒錯,樓下那兩個小子應該收獲不小了。

    ”耿婆臉上釋然了起來。

     井字樓底層的拐角處有間不大的儲物室,裡面堆放着一些清掃用具和雜物,鏽蝕的包鐵木門虛掩着,形同虛設的老式挂鎖無力地懸挂在一邊。

     “下面四通八達的,我掃了眼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