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九章 名字

首頁
    芋頭罷?” “而且是大芋頭。

    ”鄭以偉教授“叮鈴鈴”夾兩下銀筷子,樂道:“《廣志》上說到蜀漢之地推廣老百姓種芋頭,以大小分等級,共十四等;君子芋最大,體積近鬥。

    這種芋用大火燒烤,不多時外皮就焦了,裡頭還是生的,可别說它不好吃,老饕才得識味——要吃就吃那焦熟的皮下和半生未熟的瓤子之間有那麼薄薄的一層,不軟不脆、不甜不淡、不膩不澀,帶些炭火味兒、又帶些生瓜香,正是君子人的質性、蘊藉。

    這道菜——呃這道題,大春算是答上來了。

    ” “算是答上來了。

    ”龍敬謙教授也忙點着頭道:“後生可畏,後生果然可畏。

    ”然而王所長似乎仍不覺惬意,一面翻看着我的論文,一面若有所指地說道:“可是咱們還是得回到大春這論文上看,兩位是不是還可以多提些問題?畢竟這裡頭還有相當多可疑之處呢!” 那龍敬謙教授聞言之下立即接道:“我倒是有一惑不解,得請教請教——在你論文的第二章、第二節、第六段講到了董仲舒和他的《春秋繁露》,可是卻沒提到主父偃竊稿的故事,這一點極不尋常——” “對對對!”鄭以偉教授也疊忙幫着腔道:“既然要指陳武帝外儒内法,且獨擅權術,怎麼連《漢書》本傳裡明明寫了的,這麼重要的一則證據都漏了呢?” 他們說的我當然知道。

    那是發生在漢武帝建元六年,遼東高廟和長陵高園殿兩地鬧火災,董仲舒閉門在家,據《春秋》推演這兩起災變的緣由——這原本是董仲舒個人鑽硏的一套怪學問;他從秦漢以來的陰陽家那裡轉借了些災異、符命的神秘解說,試圖迎合武帝喜言天人相感的胃口,以便推廣他自己埋藏在諸般神道儀式底下的儒學禮義。

    草稿寫出,還沒來得及修改考訂,卻被主父偃偷了去,背地裡奏聞武帝。

    武帝其實早就偵知董仲舒外飾災異符命的皮毛、内擁禮樂教化的骨血,所以故意找來諸儒評講,還特别挑上了董仲舒的弟子呂步舒。

    呂步舒一不知此中另有君王的謀、二不知那草稿竟是本師所作,遂當庭斥之為“下愚”之見。

    這一下主父偃才說:此稿出自董仲舒之手。

    主父偃和武帝這一段“雙簧”演下來,當即把個董仲舒下獄問死,随後再诏赦”一番,吓得董仲舒再也不敢打着災異的幌子搞眞儒學了。

     這一段說來容易,可我在美滿新城一巷七号杜撰論文的那幾個月身邊根本沒有《漢書》,哪裡去查引抄錄呢?然而,若是坦白承認我連《漢書》都沒準備就寫成了論文,還來混口試幹嘛呢? “不過,”龍敬謙教授沒待我答話,徑自搶道:“以偉兄,能看出漢武帝外儒内法的門道,已然别具隻眼,少引一則材料倒顯得清爽。

    ” “可不?”鄭以偉教授把雙銀筷子朝左掌心裡一拍,像個說相聲的找着了哏,虎瞪起眼道:“今年我看了十六、七本論文,眞教亮眼的觀點沒有幾個,夾七纏八的書鈔倒有百把萬言。

    大春這一本的确清爽——” “而且能遍讀那麼些珍本、善本的原典,顯見花了不少“上窮碧落下黃泉”的工夫。

    ”龍敬謙教授說着,身軀往椅背裡一靠,籲了口長氣,道:“尤其是荀悅那本《漢紀外編》、劉珍那本《東觀漢書拾遺》,還有常洵傳那本《淮南子竹簡考釋》,這三本書太難得了;我還以為普天之下唯獨我架上的是孤本呢!” 此言一出,我卻不由得打了個哆嗦——他說的這三本書無一不是出于我的捏造,其中“常洵傳”根本是我初中同學的名字——之所以用他的名字純粹是因為我不善于編造人物姓名的緣故。

    可是,這位龍敬謙教授為什麼會說他也有這些其實并不存在的書呢?更令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鄭以偉教授接下來的一句話,他看一眼王所長,作勢起身,道:“那麼,就恭喜了罷?” 王所長毫不遲疑地先離了座,同兩位教授握手,再繞過長桌的一端,走到我的面前,臉上綻開了笑容,眉心卻微微蹙着,道:“恭喜你通過了考試;你先到門口等一會兒,我和兩位教授要商量一下你的分數。

    ” 小五姊弟倆一左一右,就像兩尊門神一樣,面朝外,站在走廊上。

    聽見我出來了,趕忙簇擁過來,怎樣怎樣問了個熱鬧,我随便敷衍兩句,盯住孫小六的一雙眸子,反口問道:“剛才到底怎麼回事?有人放了我一槍?” “呃——”孫小六一遲疑,又縮頭撓手露出一副孬蛋像:“沒什麼,放槍的人離得太遠,張哥又穿了“殼子”,不礙事的。

    ” “我好像昏過去了。

    ”我開始極力想要回憶起腦門摔在石階上之後那短暫的幾分鐘裡所發生的事,然而無論如何卻不能夠,彷佛我生命中就有那麼一個,以及稍後的兩個、三個……連到底幾個我都不知道的空洞。

    在意識的底層,我其實明确地知道:背後飛來一顆子彈也許沒什麼可怕,眞正惱人的是那些個空洞裡究竟充塡了些汁麼?“後來怎麼了?” 孫小六朝我身後的考堂木門呶呶嘴:“來兩個老頭兒,把你攙到這裡來的。

    ” “什麼老頭兒?是龍教授和鄭教授。

    ”小五推搡了他一把,道:“他們不是你的教授嗎?” 沒等我答腔,孫小六接着道:“有一個還跟姊說:“眞快,都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