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解说 献给不想当人的你

首頁
    惡總是并存,不能隻擇其一。

    我們無法清楚地劃分黑白兩種領域,而加以分别處理。

    想要得到美好的事物,邪惡的事物也必定會緊随而至。

    隻想得到快樂,避開憂傷,這種任性的想法是行不通的。

     一般來說,我們成人并不會這樣看世界。

    若是目睹難過、可怕的事物,生活便會過得很痛苦。

    因此,就算景象映入眼中,我們的頭腦仍會習慣性地視而不見。

     “那是不能說的禁忌。

    ” “這種事,想也無濟于事吧?” “抱歉,這種事我不想提。

    ” 想辦法找個不合邏輯的理由,将它擺一旁,束之高閣,當它根本就不存在,繼續過自己的生活。

    學會這種方法,大概就可稱得上是成人了。

     就舉“死亡”為例好了。

    人總有一天會死。

    人類的死亡率高達百分之百。

    就算愛得再深,再怎麼不舍,或是放聲哭喊着“别走”,該來的時候還是會來。

    一想到這個問題,就讓人覺得頭昏腦脹。

    反正最後終究難逃一死,何必活得那麼認真?我想,這是每個孩子都會想過的問題。

     然而,恩田小姐卻刻意去正視這個問題。

    她以孩子的觀點去看待,以成人的話語來訴說。

     她會對我說過:“确實是很辛苦,不過,我們就是這樣降臨人世,而且隻能活在這個世上,既然如此,就非得讓生活過得精采不可!” 保持原本的不可知、不可分、不合理,以及混沌不明,然後以溫柔和愛去包容這一切,将它付諸文字。

    作者并未因它是虛構小說,而随意鋪陳書中的内容。

     雖然是美好的事物,但也有懦弱和沒用的一面。

    雖是邪惡的事物,但也有可愛和情有可原的一面。

    善惡沒有分界線,而是一種漸層。

    

03

恩田小姐本人也沒有分界線。

    或者該說,就算有,也非常淡薄。

    成人和孩童的分界線也是如此,性别亦然。

     有人說恩田小姐是一名女性,但我覺得這句話相當可疑。

    至少,她完全沒有世人所謂女流作家的那種特異風格。

    非但如此,她還非常講求思辨。

    不會過度仰賴女流作家作為賣點(原本理應如此)的感性和言情。

     恩田小姐小說中的主要登場人物,都是品性端正、充滿理性、個性沉靜。

     退休的判事,關根多佳雄先生和他的孩子們也是如此(出自《象與耳鳴》【祥傳社】等許多短篇故事)。

     退休的大學教授協一郎老師、藍子小姐,還有多聞也是(出自《月亮背後》【幻冬社】)。

     就連《夢幻島》(Neverland)裡的那四名十幾歲的少年,個個也都是“沉穩、充滿知性、對權力不抱憧憬、過着平靜生活的人”(撷取自《光之國度》日文精裝版書腰上的廣告文字)。

     他們喜歡觀察和思索、假設和求證,自己獨自思考後,再和朋友讨論心中的想法。

     他們沉穩而不慌張。

    不會快步奔跑,不會扯開嗓門怒吼。

    期待突發事件的發生,但卻不會貿然行動。

    未曾見過他們有開槍、揍人、飛車追撞等充滿男性熱血的沖動行為(前不久剛結束的SF雜志《永遠的羅密歐與羅密歐》裡的角色,是唯一的例外?) 前不久,我的表姐罹患了腦動脈瘤。

    在手術前的那段時間,醫生嚴重警告她,要極力保持心情平靜。

    還吩咐她絕不能做一些讓自己心跳加快、血壓上升,或是呼吸急促的事,否則将性命不保,以此加以威脅。

     因此我懷疑,恩田小姐作品中的登場人物,搞不好個個天生都有這種身體上的問題,平時非得保持心情平靜不可。

     身體性的淡薄,引導出精神性的重要。

    靈魂原本就不具有男女的性器,所以思辨性的存在趨于中性,也是理所當然之事。

    采此種思考模式的人,會逐漸非特異化。

     不同意?正因為非特異,所以才有這樣的想法是嗎?因為精神超乎身體之上,所以身體或許會逐漸透明。

    到頭來,是雞和蛋的關系。

     如果身體透明,而變成純粹思考的一種存在,則會演變成是否為人類的這種瑣碎問題。

    在此,分界線也會消失。

    如果大放厥辭,說人類終究不過這麼回事,而受到這種思想的荼毒,那就幹脆不用當人算了,不是嗎?如果抛卻人類的身份可以得到解脫,而讓人覺得因此一切變得美好的話—— 《光之國度》為那些對人類的身份感到厭倦的人們,呈現出某種可能性,《月亮背後》則是給了我們不同的答案。

    這一切當然都是夢想,是故事,是謊言,但卻是擁有神奇力量的虛構。

    在看書的過程中,會逐漸被它吸引,感覺仿如身臨其境。

    看完之後,會舍不得回歸現實世界。

    恩田小姐的小說中,總有一個震蕩的宇宙。

     我覺得這部小說裡所描寫的常野一族,遠比生活在現實世界中的正常人還要有魅力,你不這麼認為嗎?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