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麼?”燕橫不解。
“待會兒恐怕人很多。
裡面不是每一個都信得過的。
還記得我在成都被人襲擊嗎?看不清來路的人,跟他說三分話就好了。
” 燕橫又回想自己被“馬牌幫”欺騙的經曆,深深體會到輕信别人會有何後果。
他向荊裂用力地點點頭。
燕橫漸漸在學習,何謂“江湖”。
荊裂看着燕橫那躊躇的表情,知道他再次緊張起來,笑笑搭着他肩頭問:“怎麼了?害怕要跟其他門派的人聚會嗎?” 燕橫點點頭:“我怕……自己還沒有資格代表青城派……” “要怎樣才算有資格呢?” 燕橫想一想,一時又很難具體答得出來,隻是說:“我雖然是‘道傳弟子’,可是資曆實在太淺了……” 荊裂拍一拍他挂在背後的“龍棘”。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是個天才?” 燕橫愕然,連忙揮手:“我怎麼可以……” “我記得你說過:你的那位宋德海師兄,是青城派公認近幾代的逸才,将來的掌門人選,是嗎?他父親就是你師叔宋貞,那麼他必定從幾歲就開始學武吧?” “是啊……那又怎樣?” “可是宋德海也要到二十歲,才成為青城派的‘道傳弟子’啊。
我沒有記錯的話,你今年十七歲。
” 燕橫臉容一緊。
他蓦然回想起來:當天師父何自聖在“歸元堂”撫摸他的頭時,那期許的表情…… “記不記得武當那個錫昭屏?”荊裂又說:“把你的宋師兄打成殘廢的那家夥。
可是你曾經一劍刺穿他的下巴啊。
” 燕橫想起那宿命的一天。
手掌不禁摸一摸“龍棘”。
“謙遜是好事,可以讓人看清自己。
但是過份謙遜,就是低估自己,會損害練武和比鬥時的信心。
” 荊裂認真地瞧着燕橫。
眼神和表情,與那一天的何自聖很相像。
“相信自己是天才的人,不一定就是真正的天才;可是真正的天才,必然相信自己是天才。
”
大道陣劍堂講義·其之十五
武林“九大門派”列表(下): ◇八卦門◇ “八卦拳”為出現于安徽、江蘇一帶的武術,源流無從考證,最初可能與道家思想有關,但發展至後世之八卦門,已經完全是俗家武術,并無宗教内容,所謂“八卦”,僅是借卦象的方位為代号,演示步法的行進路線而已。八卦門總館在安徽(明代南直隸省)南部徽州府。
八卦門武術以精絕的“八卦步法”聞名于世,鍛煉時以繞圈走轉為基本,實戰時擅長遊身繞擊敵人側面甚至後方,甚難防禦。
其拳法實際上多用掌(所以也稱“八卦掌”),剛柔并濟;開掌除了發勁打擊,也為了施展多采的擒拿錯骨技法,再配合下路步法的絆足踢掃,又可變化成摔投招式。
“八卦拳”不論離身長攻和貼身短打皆有獨到之處。
八卦門兵器以刀劍短兵為主,又有雙匕首之法,以刃代掌施用。
另有五尺開外的巨型“八卦大刀”,本來隻是門内練功用的重器械,但偶爾也有實戰裡能使得動的高手。
著名武技:八卦沉雷掌、八卦遊身掌、龍爪十纏、八卦破身刀 ◇心意門◇ “心意拳”為一種極古的武術,來源不詳,有說是少林武功外流而形成;另有說法乃是宋朝抗金名将嶽飛,以槍法為基礎所創,恐為假托。
心意門以山西祁縣為根據地,傳人遠布河南、河北、陝西等地,流傳甚廣。
“心意拳”功法古樸,練者往往集中于“五行母拳”和“十二大形”單式重複演練,而無繁複連綿的套招。
戰術講究以全身整體發雄渾之勁,一步直占中門(所謂“打人如走路”),以壓迫的打法,不予對手空間,硬進硬打,不招不架。
心意門以拳法的發勁之理為根本,所創的兵器術亦是用重兵刃為主,其雙手長刀及大槍最是著名。
著名武技:五行母拳、十二大形、心意三合刀、六合大槍 ◇秘宗門◇ 發祥于有“武術之鄉”稱譽的河北省滄州府(明代屬北直隸省)一帶。
相傳“秘宗拳”最早出現于唐代,乃模仿猿猴相鬥的動作而創,故有“猊宗拳”、“猊猔拳”、“猕宗拳”等名稱,後世以音近而改稱“秘宗拳”,以形容其靈動跳躍、變化難測的風格。
據記載有宋朝拳師周侗最精此藝,并傳予梁山好漢“玉麒麟”盧俊義,再傳浪子燕青,史未可考。
秘宗門武術可謂綜合了中原北方武技之精華,身法和步法講究閃轉騰挪,竄蹦跳躍,甚重視腿功踢蹴,擅長離身長手遠擊,迅快連擊制敵。
以拳法為基礎,又演變多種兵械用法,如劍、單刀、長槍等,同樣走輕靈巧勝的風格。
另外亦有修練飛镖暗器。
著名武技:半披風拳、裡外戰、明堂快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