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要從賀建軍家門前路過,有時也到家裡坐坐,誰家有好吃的東西,兩個女人之間也端上端下的。
古長書與趙琴的同學關系,古長書跟賀建軍、趙琴和左小莉的同事關系,形成了一個團結和睦的整體構架。
古長書是個極要面子的人,他知道,活在世上,要受到大家的歡迎和尊重,就得有出色的工作和驕人的成績。
否則就是給同學丢臉,給同事丢臉,也給家人丢臉。
一個郵電職工的兒子,讀了研究生,做了團委書記,取得這一切成績都是來之不易的。
不管别人怎麼看他,他都覺得自己應該珍惜自己。
所以,在他擔任團委書記以來,他每天都在拼命工作。
希望小學從一所建到八所,所有的錢都是他從上級團委和希望工程辦公室跑來的。
在貧困地區,就地生财是一種能耐,異地要錢也是一種能耐。
古長書在當學生會主席時,就練就了一套嘴上功夫。
做了團委書記,這功夫便大放光華了。
在一些有企業家和官方參加的彙報會上,他能把孩子們上不起學、沒地方上學的情況,說得大家眼淚汪汪,每個人的座位旁都放着一疊濕濕的紙巾。
掌權的人,有錢的人,不管他們紅也好,黑也好,反正都是生兒育女的人,古長書就是通過他們對自家小孩的比較,來要喚起他們的良知,讓他們的同情心來一次大爆發。
見古長書說得那麼可憐巴巴的,情也動了,淚也流了,伸手援助一下似乎也易如反掌,頂多隻是讓他們的座騎檔次低一點。
于是,便有了一筆又一筆希望工程捐款,有了一座又一座希望小學,也有了無數的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憧憬。
所以古長書常常對顧曉你說:“在縣裡我是團委書記,一出門我就是孫子!”
顧曉你俏皮地說:“不要對組織這樣講話,為了孩子們,你就心甘情願當孫子吧!”
當然,古長書馬不停蹄地拼命工作,在他個人的意願中,他還是想通過出色的成績使自己理直氣壯地提拔起來。
在這一點上他毫不含糊。
在他看來,盡管當官不是唯一的動力,但一個行政幹部,想當官總不是壞事。
對于權力的向往,古長書在大學時代就有了。
他曾經不遺餘力地競選學生會主席,不遺餘力地提高自己在同學中的威信,不遺餘力地争取入黨。
當這一切都如願以償之後,他才領會了“進步”的意思。
古長書是學經濟的,可他閱讀了西方大量的權力學著作。
他發現,追求權力是人的天性,世界上隻有不喜歡當官的人,卻沒有不喜歡權力的人。
哪怕是寺廟的和尚,他們也有争名奪利的時候。
古代一些隐士,大抵都不喜歡當官,那是他們想逃避現實的紛争與矛盾,通過遁世隐身來顯示自己與衆不同的清高。
可在他們的潛意識中,并非沒有對權力的欲望。
古長書隻反感一類當官的人,沒什麼本事,卻官瘾很大。
沒什麼職位,卻官架子很大。
他們常常把空話說得實實在在,把假話說得真真切切,把大話說得豪情滿懷。
聽起來是真理,用起來是廢話,不過是用空洞的思想填滿了空洞的時間罷了。
表現上,這種領導把自己的時間豐滿了,可他卻把大家的時間抽空了,他已經從時間上奢侈腐化了。
與其說是他在開會,不如說他在扼殺光陰。
與其說他在浪費時間,不如說他在浪費職權。
所以,在他看來,高明的領導,首先要做一個時間的智者。
當官就是比不當官好。
你想辦什麼事可以指揮别人,别人想辦什麼事還要請示你。
就在這請求與指揮當中,便體驗出些許難以言傳的妙趣來。
盡管古長書隻是一個小小的團縣委書記,可對于一個有志于從政的人來講,總算邁出了第一步。
闫王不嫌小鬼瘦,團縣委書記大小是個官。
隻要有了第一步,才會有後面的前進步伐。
人們常說從政的人,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
等你能力增強了,閱曆豐富了,工作出色了,可年齡又過去了。
古長書趕上了一個風華正茂的好年齡,也趕上了一個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好時代。
6.古長書的昵稱
古長書不是一個盲目的為官者。
他對于權力的研究思考遠比一般為官者要深刻得多。
把權力作為審美對象的時候,權力是最美的,也是最有魅力的東西。
權力的魅力,在于使用權力時的快感,這種快感的産生是由心理愉悅和生理愉悅共同引起的,它會刺激大腦皮層的興奮。
這是權力的美學特征之一。
在一個等級森嚴的社會制度裡,領導連開會都坐在衆目睽睽的顯要位置,權力帶來的其他好處就自不必說了。
他曾仔細研究過,為什麼有的領導喜歡在文件簽字批示?一是簽字的政治功能,它既是為了表達領導的主張與傾向,是手迹的證明,也是一種權力符号。
二是簽字的本身作為表達主張、安排工作的一種方式,它具有一種特殊的美感。
當了領導,就必然賦予了他諸多政治體面。
在以集團為單位的群體中,他是最榮耀的一個人。
所以對領導最重的處理,就是取消這種榮耀——撤職,對領導最高的獎賞就是增加這種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