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從來沒有過的甜蜜和幸福。
于海虹心想,這件事還是不讓别人知道的好,一個打工者,一個以五湖四海為家的自由職業人,要出什麼名?咱們是靠勞動、憑手藝掙錢過日子的。
再說,如果要是讓政府知道他是英雄,那記者又是采訪,又是照相,又是攝影,不是登報紙就是上電視,還有要開大會作報告,那還不把人給折磨死啦。
折騰死了還不算,還要影響自己出攤做生意。
要知道,現在在這座城市裡,喜歡吃他鐵闆鱿魚的人可是越來越多哩!
于海虹看完那篇長篇通訊以後,正準備放下手中的報紙,突然,右下角又有一條标題和一張照片吸引了他的眼球。
照片是一張姑娘的肖像,這位姑娘就是那天晚上投江輕生、後來被于海虹救起的那個姑娘。
那天晚上,于海虹在江水裡倒是沒有看到這個姑娘的芳容,現在他不由得把目光仔細地落在報紙上那位姑娘的臉上——姑娘長得還真的很有模有樣,瓜子臉,柳葉眉,杏仁眼,櫻桃嘴。
照片上的姑娘盡管神色凝重、神情沮喪,但也掩不住她那青春靓麗的容顔。
這是報紙上的一張照片。
報紙上的一條标題是這樣寫的:《恩人,你在哪裡?》,這個标題跟上面那篇文章的标題除了主語不一樣,謂語都是一樣,都是在尋找那位救人的英雄。
這篇文章是用第一人稱寫的,于海虹看了這篇文章,從中才知道這位姑娘的一點身世,以及她跳江輕生的原因。
姑娘是安徽農村人,她的未婚夫跟她是同村同學,自幼兩人就青梅竹馬。
後來兩人因為家庭貧困,初中讀完以後就雙雙辍學。
辍學在家的這對青梅竹馬很快就在一起同居。
去年,姑娘的未婚夫進城打工,她在家務農,開始兩人還時有鴻雁傳書,可是後來信就越來越少了,兩人的感情也開始出現迅速的降溫。
姑娘深感形勢不妙,就抛下田裡的農活進城尋夫,結果事情比她想象得還要黑暗、還要悲慘,她的未婚夫在城裡已經另有一個新歡,并且兩個人也已經開始同居。
這個姑娘在如此巨大的打擊下,精神大廈頓時土崩瓦解,她一時想不開,于是就選擇了輕生,便出現了那天晚上在渡輪上投江自盡的黑色一幕。
姑娘在她自述的文章裡,用自己的一腔真情呼喚着拯救了她,并給了她第二次生命的救命恩人,如果救她的這個年輕人沒有成家,如果他能看得上她,她願以身相許。
如果他已有妻室,她也将一輩子銘記他的大恩大德。
姑娘最後立下誓言,一定要找到這個年輕人,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看到這句話,于海虹心頭一震一熱,眼淚禁不住刷地一下流了出來。
于海虹的動情并不是被姑娘對他所表示出來的那種真摯、灼熱的情愛和情恩所打動,而是被這位姑娘對他的英勇行為給予的肯定所感動。
還有,他觸景生情,不禁又想起了他自己的愛妻牽男。
他心想,牽男要像這位姑娘對愛情有那麼的執着該有多好啊!
“哎!”于海虹長長地歎了一口氣,放下手中的報紙。
俗話說,大恩不言謝。
難得有姑娘這份情誼,他于海虹就是死了,作為一個男人也值得。
晚報上的兩篇文章,一邊是警方和媒體在尋找他,另一邊是姑娘在尋找他。
看看,想想,于海虹越發感到自己非但不能主動暴露自己,而且還要百倍小心地隐蔽自己才是。
為什麼,主要是這位姑娘的文章,讓他産生了極大的恐懼。
姑娘在文章中說,如果救她的那位恩人,還沒有娶妻,她願以身相許。
這怎麼能行呢?盡管現在牽男對他已經是忘恩負義,甚至是情斷義絕,但他畢竟已經找到了牽男,心中依然是深深地愛着牽男,而且還在進行垂死掙紮的争取挽回局面,保住自己跟牽男的婚姻。
正是處在這樣的非常時期,微妙關頭,這件事情讓那些記者一鬧騰,宣傳出去,那不正中了牽男的下懷了嗎?不能!不能!要知道,在他于海虹的心裡隻有牽男一個女人,他心裡愛的也永遠隻有牽男一個女人啊!
于海虹心裡非常清楚,那天晚上在渡輪上救人的事,隻要他自己不說出去,不要說在這個城市裡,就是在這個世界上,也不會有人知道。
于海虹想到這裡,躺在床上心裡放心得多了。
高燒雖然退了,但身子還很虛弱,他本來想明天就去出攤,現在又改變了主意,明天再休息一天,多睡睡,把身子養養好,後天再出攤。
睡着,睡着,于海虹突然神經質般地從床上一下子躍了起來,這時,一條可怕的信息從他的腦子裡跳了出來。
這條信息就是那天晚上他在渡輪跳江救人的事,并非沒有一個人知道,恰恰就有一個人知道,而且這個人不僅知道這個姑娘是他救的,而且知道他就在江邊賣鐵闆鱿魚。
這個人雖然對他的情況不了解,也不熟悉,但這個人隻要看了報道,他隻要把警察、記者還有那個要嫁給他的姑娘,朝他的鱿魚攤前一帶,這件事情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