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副館長,完全是公事公辦的樣子,拿了報告到辦公室找他,說老郭你在經費上支持一下,或多或少給上點,我也給同志們好交差。
郭明瑞說多少都不行,以後再說。
于是人們就說,這郭明瑞過得硬,夫人找來不徇私,美女進攻不動情。
由此也看出他在文化建設方面欠債甚多。
下個月縣委要專門研究精神文明建設。
文化方面的欠債也該逐步償還了,聽聽這位怪才提些什麼意見是有好處的。
劉佳平吃完了,擦擦嘴,臉轉向郭明瑞說:“蘋果吃完,書歸正傳。
我叫劉佳平,文化局副局長。
以為你又運用毛主席的戰略戰術,鑽出溝打遊擊去了,憑我的兩條腿怎麼能追上你的四轱辘,所以隻能在縣委門口守株待兔了。
後來聽說你到市裡來了,我就趕忙到汽車站,剛好趕上最後一輛車,連飯都沒顧得吃。
”
劉佳平說的也是事實。
上面遇人事變動調整,多少人像瘋了一樣活動的現象近兩年來并不稀罕。
對此,郭明瑞都是采取特殊的辦法對付過去的。
凡有人事調整,不拖拉,速戰速決。
要是人選一時定不下來,需要考慮考慮,郭明瑞就采取三十六計走為上計——下鄉去了。
而且行蹤詭秘,出縣城是向東面走,出城後卻轉到南面、西面或北面去了,并避開鄉政府,直接下村,這個村三天,那個村兩天地轉遊,城裡那夥人沒法搞清他在哪裡。
這樣既避免了庸俗的糾纏,也檢查督促了工作,郭明瑞稱之為一舉兩得的好辦法,在村裡轉遊期間,一旦有了較成熟的考慮,就把縣長和組織部長叫下來,三人先碰碰,若取得一緻,就打馬回朝召開常委會。
當那些嗅覺靈敏的跑官者,發現郭明瑞端着茶杯從會議室走出來時,已經遲了,任免文件已送文印室開始打印。
于是一個個心裡叫苦不疊,暗罵郭明瑞老奸巨猾。
郭明瑞瞧着這位部下問:“看來你有當緊事喽?”
劉佳平說:“說當緊也不當緊。
我不是彙報工作,那是局長的事。
局長沒委托,說了也不算數。
我是講個人工作問題,說文雅點好聽點,叫毛遂自薦,我向郭書記推薦自己來了。
說得直率難聽點,我是跑官來了……”
小胡忙站起說:“我該走了。
”
劉佳平伸手将小胡推回去說:“我劉佳平跑官從來不偷偷摸摸。
現在這個副局長也是公開要來的。
那是1989年,劉祿的縣委書記,他們正開常委擴大會,我進去當着那麼多人自薦搞文化局長,結果給了個副局長。
所以小胡師傅用不着回避,坐着好了。
”
小胡又坐回去說:“那時我還在部隊上,所以沒聽說過。
”
劉佳平繼續說:“跑什麼官呢,沒有太大的要求,隻希望上半級台階,挪挪地方轉了正。
”
這可真是乞丐屁股後跟了個要飯的,我還沒找到主兒呢,他倒向我伸手來了。
如果搬到春節文藝晚會上,一定是轟動全國的好小品。
郭明瑞心裡這麼想,嘴上卻說:
“你是說,離開文化局,到别處搞局長?”
劉佳平說:“對,具體講就是外貿局,我認為,隻上半級台階,我的條件綽綽有餘。
文化程度,大學本科,經濟專業,畢業整整十八年了;年齡四十三歲,也不到限;
資曆,二十五歲參加工作,當了十年幹事,到三十五歲才伸手要了個副局長,到今天這個副科級已整整八年,光憑熬時間也熬到了;政績呢,誰都承認文化局這幾年搞得好,特别是去年幹了幾件漂亮事,是責任制考核受獎單位。
當然現在的情況是,有成績是一把手的,一把手自己這樣認為,你們領導獎勵的也是一把手。
倒是有了什麼錯誤,那是要追查誰分管的,誰參與了,誰表過什麼态說過什麼話,都得有一股子。
要這麼說,我隻能說協助局長幹了點工作,但實際上呢,可以到文化局調查一下,三個副局長,那兩位同局長就坐不到一塊兒,是誰頂到第一線幹的?所以我自認為政績綽綽有餘。
怎麼樣郭書記,搞個正科級的外貿局長,還不夠嗎?”
郭明瑞瞧着這個前額格外突出的人,心裡說,直率得真可以。
劉佳平又說:“當然人們對我有看法,有議論,說劉佳平孤僻,高傲,不合群。
這意見有正确的一面,我的确有些清高,恃才傲物,看不起那些無才無德的人。
但也有不正确的一面,比如這不合群吧,以前沒人提過,為啥最近幾年有了這看法?無非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