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的好處。
盡管他認為自己在忠信實業公司裡做的事,沒有什麼不對,他的所得也是正當的,可畢竟那是公務員法所不允許的。
所以,他堅決地拒絕,并且追問田忠信為什麼要認識秦書記?目的究竟是什麼?
田忠信有自己的解釋。
他說:“袁秘書,您不要誤會我,您也不要過慮。
我想認識秦書記,一不是想升官,二不是想依靠他圖謀什麼不正當的商業利益。
我對袁秘書說過的話,永遠都是真話,永遠不是說說騙您的,我過去沒有那樣的想法,現在更沒有那樣的想法。
現在有您做我的高參顧問,我如魚得水,生意做得這麼紅火,我有什麼必要非得找政治的靠山,非得找那個沒趣,非得往歧途上走呢?
“如果袁秘書非要問我認識秦書記有什麼目的的話,那我告訴您,我想認識秦書記,就是想跟秦書記做個朋友。
為什麼?因為我從您這裡知道,秦書記正直正派,是個好領導。
您當然還不十分了解我,我是一個最好交友的人,是一個到處都有朋友的人。
上至中央,下到裡弄裡的平民百姓,都有我的朋友。
凡是和我有過交往的人,凡是跟我碰到過一起的人,凡是與我的朋友相識相好的人,幾乎都是我的朋友。
交這麼多的朋友,不是有什麼個人的目的,那完全是個人的愛好。
當然,一旦有朋友需要幫助的時候,幫助那是很自然的事。
我幫過無數的朋友,朋友對我的幫助,是潛移默化的。
“我告訴過您,我隻有初中的文化,回想我身上的這點不大的本事,多是從朋友那裡學來的。
打個比方吧,我出門坐飛機坐火車乘船,從不一個人幹待着,同行的許多人都會成為我的朋友,我跟他們聊,為他們服務,他們會告訴許多我不知道的事情,知識,有時真能碰上很有知識很有學問很有水平的人啊。
他們的一番話,或他們說的一件事情,常常比自己讀幾本書,比自己闖蕩幾年得到的知識和體會都要多,都要深刻呢。
記得有回我坐飛機到深圳去,跟我坐在一起的是個老頭子……”
随便編出來的一個在飛機上的故事,被田忠信講得有聲有色。
什麼老頭子身體不好,他一路上如何照顧;什麼老頭子原來是個很有成就的歸國華僑,老頭子給他講了一路在海外闖蕩的故事,讓他知道了人生和生意場上的許多艱辛和道理,如此等等。
袁力幾乎忘了田忠信說這些的目的,他認真地聽着,對田忠信慕然起敬。
田忠信接着說:“袁秘書,我這樣說,您該理解我為什麼想認識秦書記了吧?秦書記那樣好那樣有水準的人,我怎麼可以不認識,可以不交往呢?或許您會說,秦書記是大領導,每天的工作非常忙,哪有時間、哪能跟我一個搞企業的做朋友,來往呢?可在我的眼裡,秦書記他也是人,也是應該有朋友的。
我聽說秦書記經常深入基層,深入群衆,和普通老百姓都能拉家常,為什麼就不能跟我說說話呢?袁秘書是不是怕這樣一來,會讓秦書記察覺了您在忠信實業公司的事?如果是,這個顧慮完全沒有必要。
不該叫他知道的,我能叫他知道嗎?
“我倒是覺得讓秦書記知道您跟我很好,甚至讓秦書記知道您還曾幫助過我,這對您不但不是壞事,而且是好事。
一個國家幹部,交了一個民營企業家的朋友,難道可怕嗎?我想袁秘書不會那樣思想保守吧?您幫助民營企業發展經濟,又分文不取,那是您多好的政績,多好的人格魅力呀!袁秘書您想一想,是不是這樣的道理?”
袁力雖然覺得田忠信說得有道理,可他還是難以接受。
因為他覺得,他所面臨的這個問題太大了,他擔心一旦秦書記知道了他跟田忠信的關系,他那秘密就很難藏得住,即使秦書記不懷疑他,别的人也會懷疑他的。
他為什麼要為了田忠信交朋友,冒這樣大的險呢?所以他說:“田經理,你說的是有道理,但我有我的考慮,希望你不要勉強我。
如果你非要交秦書記這個朋友的話,那你就自個去跟他認識吧。
”
田忠信不是不能自個去認識秦君書記,他要通過袁力,有他的考慮。
在他的整個計劃中,袁力是中間的一個重要的棋子,他怎麼能在一開始就不用他呢?但見袁力說出這樣拒絕的話,他覺得不便再做努力,那樣效果會不好,還是不着急,穩妥點為佳。
因此他說:“好了袁秘書,我們不說這個了,這不過是個正事之外的閑話罷了,我有什麼必要勉強您呢?既然您不願意給我搭這個橋,我也暫且不認識秦書記了。
這又不是我們做生意非要做的事情,有什麼必要嘛。
我剛才不過是有感而發,向袁秘書班門弄斧,說了說自個的經曆感受,要是說得不對,還請袁秘書批評指正就是了。
”
田忠信的用意是,他把這個問題留給袁力去想,興許袁力自己就能想通了的。
那麼袁力真會想通這個問題,遂了田忠信的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