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一 明崇俨之死

首頁
    唐高宗儀鳳四年(679年)夏,正谏大夫兼禦醫、皇家方術顧問明崇俨從皇宮出來,在随從的護衛下回了寓所。

     黃昏時分,東都洛陽滿城牡丹花香,令人沉醉。

    明崇俨獨坐庭院,夕陽落于邙山,遊人歸自伊水。

    其時,月色滿庭,江山清寂。

    庭院裡夏花繁盛,映沒石階。

    院後即連邙山之野。

    花樹叢中,明崇俨做了一個夢。

    他夢到一個雍容的女人長久地凝視着他。

    女人的面容如霧中花,她說:“君聽我一曲。

    蔔得上峽日,秋天風浪多。

    江陵一夜雨,腸斷木蘭歌……” 不知過去了多長時間,明崇俨睜開眼,回味着剛才的夢。

    這位被認為通靈的先生,也不知道這個夢意味着什麼。

    正在這時,明崇俨在恍惚中感覺有些異樣,似乎有個人從院牆上跳下。

    在他遲疑時,那人已上前來,大喊了一聲:“明崇俨先生!” 明崇俨一愣,下意識地應了一聲:“我在這裡。

    ” 随後迎接他的是一把利劍。

     刺客迅速消失在即将降臨的夜幕中。

    明崇俨是正谏大夫,負責評議規谏朝廷政事的得失,品階為正四品,官職不是太大,但他的死卻震驚了整個帝國。

    因為明崇俨是武則天的第一号紅人。

    明崇俨原籍河南偃師,其人容貌俊秀,風姿神異,出身士族,卻精通巫術、相術和醫術,入仕途後,最初擔任縣丞一職,唐高宗時代,皇帝總犯頭疼病,聞明崇俨有奇術,遂召至京城。

    說來也神奇,明崇俨竟真的治好了皇帝的病,由此深得唐高宗和武則天喜愛,可以自由出入皇宮。

    據說此人與武則天的關系十分暧昧,具體到了哪一步不好妄斷,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除了晚年在精神上依賴于張易之、張昌宗兄弟外,武則天一生中最心儀的人極有可能是明崇俨。

    至于後來的男寵薛懷義、沈南蓼之流,隻不過是武則天的肉體玩偶和養生顧問而已。

    明崇俨作為正谏大夫,論政事得失時喜歡假借鬼神之言,皇帝和皇後更是對其言聽計從。

    關于明崇俨通鬼神之事,有這樣的例證: 正谏大夫明崇俨,少時,父為縣令。

    縣之門卒有道術,俨求教。

    教以見鬼方,兼役使之法。

    遺書兩卷,俨閱之,書人名也。

    俨于野外獨處,按而呼之,皆應曰:“唯。

    ”見數百人。

    于是每須役使,則呼其名,無不立至者。

    俨嘗行,見名流合祔二親者,輀已出郊,俨随而行,召其家人謂曰:“汝主君合葬二親乎?”曰:“然。

    ”曰:“汝取靈柩,得無誤發他人冢乎?”曰:“無。

    ”俨曰:“吾前見紫車,後有夫人,年五十餘,長大名家婦也。

    而後有一鬼,年甚壯,寡發弊衣,距躍大喜,而随夫人。

    夫人泣而怒曰:‘合葬何謂也?’汝試以吾言白汝主君,雲明正谏有言如此。

    ”祔親者聞之,大驚,泣而謂俨曰:“吾幼失父,昨遷葬,決老豎取之,不知乃誤如此。

    ”崇俨乃與至發墓所,命開近西境,按銘記,果得之,乃棄他人之骨,而祔其先人。

    俨在内言事,及人間厭勝至多,備述人口,故不繁述。

    (《紀聞》) 明崇俨少年學道,師父是他做縣令的父親身邊的一個門卒。

    這門卒是個高人,深識道法,明崇俨那唐朝聞名的驅使鬼神之術,就是向他學的。

    記載中,門卒給了明崇俨兩卷書,書上都是人名,明崇俨每每默念書上的人名,空中就會有聲音答應:“在!”有一次,明崇俨出行長安郊野,看到有人欲合葬父母,他發現有什麼不對,于是叫住那家仆人:“你的主人要合葬已亡的雙親嗎?”仆人點頭。

    明崇俨說:“你們挖舊墳時,有沒有可能挖錯了,錯取了别人的屍骸?”仆人說,不會吧!明崇俨說:“我看見運屍車後跟着一位夫人,五十多歲,名家風範,那是你家主人母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