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中鬼身。
鬼被追得走投無路,一頭紮進河岸下,轉天發現,那是一個方相。
何謂方相?《周禮》中有如下記載:“方相氏掌蒙熊皮,黃金四目,玄衣朱裳,執戈揚盾,帥百隸而時傩,以索室驅疫……”方相在中國古代的神話中是驅鬼之神,其貌猙獰,頭上有角,嘴出獠牙,樣子比鬼還可怕。
卻說現在窦不疑退休回鄉,已七十多歲,但意氣不減少年時。
唐玄宗天寶二年(743年)冬十月,窦不疑去太原附近的陽曲縣。
唐朝時的太原在晉陽,後宋朝開國,消滅北漢,毀了這座始建于春秋時代的古城。
後在陽曲境内新建太原城,即今天的太原。
接着說窦不疑,他去陽曲拜訪舊友,聚宴暢飲,甚是高興。
及至夜深,窦不疑告辭。
主人苦留,說天色已晚,夜路多險,不如住一宿,明早再行。
窦不疑大笑:“我窦不疑雖已年過七旬,但雄心猶在,何懼夜路!我少年射鬼,令其無路可逃,大唐天下誰人不知?今君以夜路危險為由,令我留宿,可謂笑談!不如這樣,叫我的随從都留下,我自己單馬還太原!”
主人苦勸不得,隻好從命。
但他沒想到,這一别竟是永訣!陽曲離太原不足百裡,窦不疑上馬後,告别主人,一個人融入茫茫夜色。
三晉大地,古來風雲激蕩,多戰場。
從太原到陽曲,一路不長,但多孤魂野鬼,甚是荒寒。
隻說這一夜,窦不疑獨馬而行,走着走着,恍惚中看到前面路兩旁有不少店鋪,連綿不絕。
當時明月在天,雲層輕薄,看得真切,窦不疑很奇怪。
因為這條路他總走,平日裡根本沒有這些店鋪。
正在狐疑着,那店鋪變得更多了,望不到頭。
此時,在他眼前,突然轉出不少男女,或飲酒,或歌舞,很歡快。
很快又有一百多個童子出現,圍着他的馬轉圈,腳下踩着拍子。
窦不疑定睛看,那些童子的面容似乎都一樣。
他心一沉,側身折樹枝,驅趕那些小孩。
他想盡快離開這個是非之地。
打馬前行,至一客棧,見眼前出現上百人,身材高大,衣着華麗,蹦蹦跳跳,又把窦不疑的馬圍住,環繞踏歌。
窦不疑大怒,又以樹枝驅除,那些人立即消失不見。
這時,以膽大著稱的窦不疑開始有些恐懼了。
窦不疑催馬下道,轉上小路,一陣狂奔,夜更深了。
七十多歲的窦不疑伏于馬背,突然感到一陣悲哀:自己如何狼狽至此?同時,他有一種不祥的預感,自己還能平安地返回太原嗎?
奔馳了一會兒,窦不疑望見前面有個村子,屋舍很氣派,像一個别墅群。
窦不疑拖着自己蒼老的身影,在慘白的月光下進了村子。
下馬後,他找了一戶人家求宿。
早知這樣,當初又為什麼拒絕陽曲朋友而單騎回太原呢?他敲了半天門,裡面無人應答。
窦不疑轉到另一家,敲了半天,依舊無人應答。
窦不疑有一種感覺:這是一座死亡之村!想到這一點,他感到脊背一陣發涼。
他猛地回頭,身後什麼也沒有。
村中央有一座小廟,門半掩着。
窦不疑推了一下,門的“咯吱”聲在死寂的村莊裡尤顯清晰。
窦不疑顧不了那麼多了,牽馬進院,轉身關門,将馬拴在柱子上,自己坐在台階上出了一口氣。
他一時沒敢進屋,屋裡漆黑一片,不知道裡面藏着什麼。
他第一次發現自己的膽子竟如此之小了。
此時月色甚亮,素白的光芒映照庭院,有冬日寒風吹來,窦不疑老人不禁裹緊棉衣,但依舊感到很冷。
此時将近夜半,窦不疑盤算着怎麼度過後半夜,這時候,大門慢慢地打開了……随後,出現一張女人的臉。
那女人,身着素衣,但臉上卻化着豔妝。
女人推門而出,來到窦不疑跟前,後者在驚恐間問其為誰。
女人說:“我見我家夫君在此獨居,所以前來陪伴。
”
窦不疑問:“誰是你家丈夫?”
女人笑道:“就是你呀。
”
窦不疑大叫一聲,狂舞一直緊握的樹枝,女人便消失不見了。
事已至此,鬼魅随時都會出現,想到這一點,窦不疑反而鎮靜下來,想起少年時的自己,曾射鬼三箭,是何等氣魄!于是他吼了一聲,轉身推門進入漆黑的屋子。
借着月光,窦不疑看到廳房内有床,于是上去休息。
剛躺好,房梁上突然有東西砸在他身上,窦不疑想,這一晚别想安生了!那東西大如盆,與之相搏,發出狗叫聲。
窦不疑好不容易将其驅于床下,那東西落地化為兩尺多高的火人,周身蹿着火苗,将室内照得通明,随後鑽入牆壁,也消失不見了。
窦不疑這一路上遇見的都是些什麼啊。
窦不疑長歎一聲,出了屋子,上馬逃出鬼魅村莊。
又奔馳了一會兒,鑽進前面的一片林中,尋了棵大樹,靠着樹,這才休息了一會兒。
但等天亮,再想起身時,他已站不起來了。
後來,當家人找到他時,發現窦不疑已變得呆傻,像丢了魂。
回太原後,過了多日,窦不疑才慢慢清醒過來,講述了自己這一路所見。
但很快,他就又病倒了,直到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