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的黑夜1》和《唐朝的黑夜2》中,我們講述了幾起發生在唐時的詭異的盜墓故事,并對當時的盜墓和反盜墓手段進行了分析。
但有一些更加令人難以置信的盜墓手段還未提及,比如用咒語打開墓室大門。
下面這則記載就把我們的想象延伸了一步。
故事發生在唐朝黃門侍郎盧渙做明州刺史期間。
盧渙,曾任南海郡大都督。
明州,即現在的浙江甯波,境内有象山縣,唐中宗神龍二年(706年)設立該縣,所以可以判斷,故事發生的背景是神龍年間以後。
當時的明州象山縣境内,林木繁盛,溪深谷幽,環境絕美。
但就是這樣一個人煙稀少的地方,也迎來了一隊探險尋寶者,說白了就是盜墓賊。
為首的,我們姑且叫他W吧。
W有可能祖上幾代都以盜墓為業,否則不會有着如此豐富的盜墓經驗和奇幻的盜墓手段。
且說這一天,在W的帶領下,盜墓小分隊行進在象山幽谷中。
走着走着,W叫隊伍停止行進。
助手問他怎麼了,他說:“你們看這路面。
”
幽谷中曲折蜿蜒且為植被不時覆蓋的小徑又有什麼問題呢?助手和W的手下不解。
W說:“仔細看。
”
助手說:“是一道車轍,有人不久前從這裡經過。
有什麼問題嗎?”
W說:“再仔細看。
”
還沒等助手發現些什麼,俯下身的W已将小徑上的泥土抹去,路面上漸漸露出一塊帶有精美花紋的青磚。
“下面有古墓?!”助手失口喊出。
W微笑着點頭。
衆人興奮異常,這幽深的谷中怎麼會有古墓?從古墓發現的地點看,墓主生活的年代當很久遠,也就意味着裡面有更多的寶藏。
衆人取出工具,開始挖掘,但被W制止。
這裡雖然幽深,但也不是沒人經過,所以他認為必須想一個更安全的辦法。
随後,他帶人去了縣城,提出要在幽谷裡居住下來,希望縣裡答應。
當然,他們可能花了一些銀子。
縣裡管事的沒把這當回事,想住就住吧。
W叫人在那段路的旁邊遍種桑麻,建了房子,為的是掩蓋他人耳目——他們不是直接挖掘古墓,而是從自己的房子裡挖,打通到古墓的地道,可以說神不知、鬼不覺。
在盜墓賊的秘密挖掘下,很快就挖通了連接古墓的地道,他們從地道裡依次進入古墓,但有三道石門攔住他們的去路。
這三道石門,都用鐵汁密封,實難打開。
手下一籌莫展時,W使用了祖傳秘招:于石門前打坐,齋戒一日,口中念着咒語……
第二天,兩邊的石門慢慢打開!
每扇門中,有數百銅人銅馬,那些銅人,一如真人大小,手持幹戈,制造精巧,栩栩如生,若是不仔細,在昏暗的墓内,還以為是真人再現。
但中間的主石門還未打開。
W又齋戒三天,口中繼續念着咒語。
第四天時,中間的石門緩緩打開,在群盜歡呼時,石門中走出一個身着古裝的黃衣人,衆盜大懼。
W制止了他們:“爾等有什麼可怕的?墓中出現異象,再正常不過了,且聽他說些什麼。
”
黃衣人說:“漢朝征南劉大将軍,叫我來跟你們傳話,他生前有卓越戰功,死後皇帝下令鑄銅人馬保護墓室,以不失生前之威儀。
你們施計來到這裡,為的是要珍寶,但我告訴你們,這裡真的沒什麼珍寶。
因為此墓為朝廷主持下的官葬,按我漢朝慣例,是不陪葬珍寶的,你們又何必苦苦以咒語侵擾我們?若不聽所勸,雙方必定都會受到傷害。
”說完了,黃衣人轉身回到墓室,中間的石門又關上了。
W大怒,又連續念咒語。
幾天後,石門又開了,出來一個丫鬟,再次勸他們住手。
W依舊不聽。
丫鬟歎息一聲,轉身回去。
過了一會兒,石門驟然而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