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一 明崇俨之死

首頁
    親的鬼魂。

    夫人後面跟着一男鬼,卻是壯年,秃發陋衣,蹦跳着很高興。

    而夫人哭泣着說:‘為什麼要跟你合葬,又怎麼稱呼你?’你把我這些話轉述給你家主人,說這是明崇俨所講即可。

    ”那家主人聽仆人轉述後大驚,仔細辨查後發現,果然錯将他人屍骸當做了自己父親的。

     明崇俨被刺後,唐高宗和武則天都很震驚,立即成立專案組調查此事。

    而大臣們則希望刺殺案不了了之,因為,在他們的眼裡明崇俨隻不過是個江湖術士,死不足惜。

    關于明崇俨的死因,當時有如下幾種傳說: 一、為鬼神所殺。

    有大臣半開玩笑地說,明崇俨呀,不是說他精通異術,最善驅使鬼神為他辦事嗎?也許把鬼神逼急了,為鬼神所殺吧! 二、為流竄的強盜意外所殺。

     三、被太子遣人所殺。

     正史上記載的是第二種說法,當時流行的是第一種說法,但武則天堅信第三種說法。

    當時,唐高宗已是暮年,武則天成為帝國的權力中心,常撇下皇帝丈夫,獨自一人登上洛陽城樓接受群臣和百姓的朝賀。

    太子賢無法接受這樣的事情一再發生,而武則天繼續強化着自己不可冒犯的尊嚴,多次書面訓誡這個不聽話的兒子。

    當時還有傳言說:武則天曾多次秘密召見明崇俨,讓他給自己的幾個兒子看相。

    明崇俨很不客氣地批評了太子賢,認為三子顯或四子旦更有天子之姿。

    後來,消息傳到了賢那裡。

    此外,據說擅長巫術的明崇俨還總被武則天請去,秘密對賢進行詛咒。

    現在明崇俨被刺殺了,誰幹的? 武則天說一定要查清此事,她希望從幕後挑出太子賢這根線。

    但事與願違,幾個月下來并沒有直接的證據證明賢被牽扯到案件中。

    武則天有些坐不住了,也許這時她還不知道狄仁傑、蘇無名(唐朝另一位神探)有着過人的偵探才能。

    武則天與太子賢僵持了一年。

    直到第二年,事情才發生變化,在武則天的陰影中,郁郁寡歡的太子賢因親近一個叫趙道生的近侍,而受到一名大臣的指責,認為這種同性戀行為有失太子風範。

    太子賢大發脾氣,說我喜歡男人還是女人你們管得着嗎?武則天認為管得着,她一直想辦自己這個兒子。

    她派人秘密審訊趙道生,竟意外得知:去年時,他受太子委派,一手籌劃了對明崇俨的刺殺行動。

    武則天随即派士兵闖入東宮,進行搜查,在馬廄裡起獲了上百副盔甲。

    沒有兵器,隻有盔甲,但這已是大事件了。

    武則天以刺殺大臣和私藏軍械為罪名,将賢的太子位廢了。

    此前她曾毒死過一個兒子——自己的長子弘。

    至于賢,後來被流放四川,最後被武則天逼迫自盡。

    武則天最喜歡的明崇俨死了,未來的女皇要她的兒子也必須死去。

     準情人的死令未來的女皇傷感異常,而親兒子的死又令她感到安慰:因為她借明崇俨一案,如願地拔掉了通往女皇之路上非常重要的一棵荊棘。

    在賢活着的時候,曾寫過一首著名的詩叫《黃台瓜辭》:“種瓜黃台下,瓜熟子離離。

    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

    三摘猶尚可,四摘抱蔓歸。

    ”在這首詩中,道出他對母親的悲憤和期待。

    母親啊,你确實是個曠古未有的女強人,但若把自己的兒子都殺了,你最後收獲的隻是空空的瓜蔓啊。

    他希望母親繃緊的神經稍微放松一下,但問題是如果心慈手軟了還是武則天嗎?所以賢的失望是必然的。

     還是回到唐高宗儀鳳四年初夏的那個傍晚吧。

    當時夕陽西沉,坐在庭院裡的正谏大夫明崇俨正在想什麼?邙山蒼蒼,洛水茫茫,大唐之美,正如此夜。

    刺客飄然而至,近前後喊了一聲:“明崇俨先生!” 明崇俨一愣,下意識地擡起頭來……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