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四 火灵库

首頁
    唐穆宗長慶四年(公元824年)夏,“文起八代之衰”的唐朝古文運動的發起者吏部侍郎韓愈,病倒在長安靖安裡的府邸。

     秋九月,韓愈病情趨重,以此去職。

    入冬後十一月的一天,韓愈正昏卧床上,恍惚中見一人,身高丈餘,披金甲持長劍,腰佩弓箭,儀貌威然,立于床前,凝視着韓愈,良久開口:“天帝命我與君商量一件事。

    ” 韓愈整冠而起:“我不幸染病在床,何敢以此見大王?!” 那人說:“威粹骨蕝國,與韓氏世代為仇敵,今欲讨伐該國,而力不足,你有什麼好辦法嗎?” 韓愈支撐着身子,說:“我願跟随大王征讨威粹骨蕝國。

    ” 那人點點頭,忽地消失不見。

    韓愈凝神,感到是一場夢,又如幻覺,憑着記憶,他把剛才發生的事寫下來。

    再行觀看,而不能解其意。

    到了這一年年底,十二月二日,韓愈死去。

     吏部侍郎韓愈,長慶四年夏,以疾不治務。

    至秋九月免,疾益甚。

    冬十一月,于靖安裡晝卧,見一神人,長丈餘,被甲仗劍,佩弧矢,儀狀甚峻,至寝室,立于榻前,久而謂愈曰:“帝命與卿計事。

    ”愈遽起整冠而坐,曰;“臣不幸有疾,敢以踞見王。

    ”神人曰:“威粹骨國,世與韓氏為仇,今欲讨之而力不足,卿以為何如?”對曰:“臣願從大王讨之。

    ”神人颔去。

    于是書其詞置于座側,數日不能解。

    至十二月而卒。

    (《宣室志》) 威粹骨蕝國?我們不知道這個王國在哪裡。

    也許在韓愈的夢裡。

    不過,他一生的夢,應該是恢複儒家的正統地位。

    韓愈字退之,他生活的中唐時代,不說政治的藩鎮割據,隻說思想上,呈現出一種佛家思想盛興,儒學衰退的現狀。

    韓愈的一生,在文學創作上,倡導自由的秦漢散文,反對格律的六朝骈文;在思想上,以恢複儒學道統為己任,激烈地反佛,在其代表作《原道》和《師說》中可以鮮明地看到這一點。

    韓愈的一生差不多都是在為理想的努力和奮鬥中度過的。

     唐憲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可能是一個轉折。

     這一年,藏有佛骨的鳳翔法門寺舉行大典,向世人展示佛骨。

    這種盛事每三十年舉行一次。

    憲宗皇帝在這一年下诏,請佛骨入皇宮供奉,為此派人去鳳翔迎接佛骨,并在長安舉行了空前的儀式。

    此舉遭到韓愈的堅決反對,并向皇帝遞交了著名的《論佛骨表》,極力勸阻此事,并激烈地表示:“佛如有靈,能作禍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鑒臨,臣不怨悔!”也就是說,若佛靈降罪,自己承擔一切後果。

    韓愈态度堅決如此,這讓皇帝感到憤怒,欲殺韓愈,群臣求情,韓愈最終被貶為遙遠的南方的潮州刺史。

    此去出京,前路遙遙,至藍關時,詩人寫下著名的《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後人可能遠遠低估了韓愈在當時的孤獨。

     中唐時代,儒學的處境,比我們想象的要糟糕得多。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