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昀在昏睡的三天三夜裡,很長時間都處于半睡半醒狀态,他已将湖底秘境的種種線索全部貫通,并且對自己的結論異常自信。
“在地底世界數月,大家一定還對很多現象感到迷惑吧?”秦昀笑着說。
孫雪麗點頭:“對,很多,像數次出現的像猩猩吼叫的聲音,于阗人為什麼将自己埋葬在地下世界的頂壁,讓人難以解釋。
”
秦昀說:“不錯,大家可能還忽略了一個信息,我們在乘船繞湖航行時,曾在各條水道注入地下湖的入口處見到大量人工開鑿的痕迹,事實上這都在暗示我們答案。
”
劉虎打斷他的話:“這個我們早就讨論過,于阗貴族慘遭黑汗王朝滅國後,攜帶經書、佛骨流亡敦煌,然後又曆時數十年進入地底世界建造起恢宏的那爛陀。
不久,玉素甫追蹤而至,他們鑿開地下水道,引水沖毀那爛陀,并積聚成一汪巨大的地下湖。
僥幸逃生者追思水底的那爛陀,才将自己的遺骸葬在那爛陀所在位置的頂壁上,這樣,也就遂了他們與佛骨同葬的心願。
”
“這樣推理似乎也合情合理,”秦昀搖搖頭,“不過,你忽略了幾大疑點,第一,頂壁埋葬的屍骸多達數千。
我想,作為流亡者,人數太多,必然給敦煌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而且進入湖底秘境的人太多,也絕不利于保守事關佛教興亡的天大秘密,因此我們可以肯定當年進入地底世界的于阗貴族、僧侶總數也絕不會比墓地數多多少,這說明,這些得以進入地底世界的大部分貴族、僧侶都葬在了地底世界的頂壁,再加上我在地下水道中發現的屍骸,以及瘋和尚圓寂處見到的屍骸,基本等于進入地底世界的于阗流亡者的總數。
”
袁真和不解地問:“你的意思是那爛陀突發洪水時,于阗人無人傷亡?”
“不錯!”秦昀回答,“我和劉虎多次深入湖底,但幾乎沒有見到人的屍骨,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
“為什麼會這樣?”三人齊聲問。
劉虎又說:“難道于阗人提前得到預警,躲過了滔天洪水?對!一定是的,千佛洞裡的金鼓聲就是警報。
”
秦昀露出微笑:“這是一種理解之一,我進入千佛洞時也曾得出這個結論,進而推測我們曾聽到的猩猩吼叫聲便是千佛洞警報被觸發後,傳到地下湖的聲音,不過,在我反複思考之後,很快又否定了這個想法。
”
袁真和說:“說說看。
”
秦昀喝了口咖啡,閉上眼睛長吐一口氣,大家還能從他的聲音裡聽出悲傷。
他睜開眼接着說:“假如地底世界存在數千于阗人,當他們見到敵人來犯,會怎樣?”
“抵抗!”劉虎不假思索地回答。
“不錯!發生戰争會帶來什麼?”秦昀問。
“死亡!以及勝負!”
“不錯!假如于阗人失敗,玉素甫會替他們費盡周折在頂壁建墓嗎?”秦昀追問。
劉虎搖搖頭:“不會,你是說于阗人打了勝仗?”
秦昀笑着說:“如果于阗人勝利,玉素甫就會被殺死,或被趕跑,于阗人接下來會怎麼做?”
劉慮思索片刻,回答:“鑒于佛骨藏匿地已被發現,他們一定會立即轉移珍貴的佛經與佛骨,離開地底世界。
”
秦昀點頭:“他們有這樣做嗎?”
劉虎搖搖頭,不過馬上就大叫起來:“他們轉移走了佛經與佛骨,卻故意留下自己,意在迷惑敵人,讓他們繼續将注意力放在地底世界,以确保佛骨順利轉移。
”
秦昀呼口粗氣,搖頭說:“這當然也有可能,但是你有沒有想過,湖底還有一處更加精妙絕倫的湖底秘境,而在頂壁則暗藏抵達湖底秘境的慈航号。
這處秘境的每一步設計都含義深刻,都是在考驗造訪者對佛陀是否虔誠,顯然是那爛陀被淹之前就被建造好的,難道于阗人在建造它之前就知道玉素甫會水淹那爛陀?”
袁真和若有所思地說:“這個問題我也想到過,于阗人苦心孤詣考驗來訪者的信仰,最後卻讓通過者一無所獲,還要水淹石殿,的确讓人費解。
”
“人類總是将簡單的問題複雜化,并且樂于将習慣認定為真理。
種種現象已經很清楚地表明,水淹那爛陀的不是玉素甫!阿嘎哈在地下湖對我們行絞刑時,也曾說過玉素甫進入地底時那爛陀就已經被淹沒。
”秦昀說。
“啊!是誰?”大家都叫出聲來。
“于阗人!”
劉虎哈哈大笑起來:“不可能,哪個僧侶會淹沒掉自己費時數十年建造的寺廟?”袁真和與孫雪麗都表示不太可能。
秦昀說:“那隻是你的習慣性思維,但并不代表不可能。
于阗人之所以這樣做,目的在于誤導玉素甫,讓他們确信那爛陀已被洪水淹沒,佛經與佛骨已不存在,從而放棄追查,以達到保護佛骨的目的。
但是,為了引導真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