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章

首頁
    海川傳來了消息,黃東東趁夜色乘一艘毒販子的快艇逃離了孤島,此次抓捕行動失敗。

     專案工作受阻,抓捕行動受挫,似乎也激怒了老天爺。

     近幾天藍江地區天氣變化異常,氣溫驟降。

    接連幾日陰雨不斷,偶爾放晴的天空,一時間又布滿烏雲。

     夜色籠罩下的市委大樓,幾扇窗戶還透着燈光,方明和葉輝正在研究下一步專案組的工作。

    方明看上去又瘦了許多,兩腮凹進顴骨凸起,灰蒙蒙的面孔泛着一層濃雲。

     “方書記,海川這次行動失手,又增加了您的壓力,我擔心這樣下去您會頂不住的。

    ” 葉輝仔細地觀察着方明,感覺到這副面容與他剛到藍江時所看到的判若兩人,不由得一陣心酸。

    他多麼盼望着一場勝利的到來,哪怕是小小的勝利。

    不然,方明會挺不住的,也許等不到那一天身體就要垮下來。

     “你認為海川這次行動我們有些什麼收獲?”方明站起身向窗前走去,看着陰雨綿綿的都市夜晚,透過蒙蒙的雨霧,鬧市區的燈光依稀可見。

    路燈如同兩條橘黃色的長龍,靜靜地伏卧在雨夜中。

     “就這次行動本身倒沒看出什麼,不管怎麼說案犯還是跑掉了。

    不過,好像‘一二·一九’案件的背景更清楚了,我發現有人比我們還要關心海川的行動,已經開始赤膊上陣了,而且這個人還是個大人物。

    ” 葉輝剛說完,方明迅速從窗前回過身快步地走到葉輝面前,問道:“大人物?這個人比我大還是比我小?” “姚德林!我敢保證他就是策劃‘一二·一九’案件背後的大老闆。

    ” “你能這麼肯定?” “我已經把這個想法向包書記談過了。

    ”葉輝補充道。

     “他的意見?” “包書記認為揭開藍江問題的突破口應選擇在新創集團,一切迹象表明胡安平可能就是‘一二·一九’案件的雇兇者,他應該是操縱這起案件的二老闆,而藏在他背後的那個人就是姚德林。

    ” “你手中有多少證據?如果證據不足,想拿他們會很難的。

    ” 方明的擔心葉輝也清楚,方明既想到了證據,也想到了張忠時。

    得不到省委主要領導的支持,想揭藍江的蓋子,不是件容易的事。

     兩人又沉默了一會兒,葉輝說:“扳倒胡安平的辦法我想好了,就看您敢不敢下這個決心,隻要您敢下,我就敢做!” “談談,談談。

    ” “依我的想法,就從綠島飯店着手。

    胡安平購買綠島飯店這件事,已經觸犯了法律,僅收購資産這一項,流入他腰包的就不下四個億。

    抛開行政部門為他操作的兩個億貸款不算,就這四個多億足以把胡安平給扳倒。

    這件事就由我牽頭,不需要您出面,隻要您現在點個頭,明天我就組織司法和行業管理部門開展調查取證。

    我算了一下,最多不會超過十天,就讓他進看守所。

    到那時候一切就由不得他了,他那個保護殼就是鋼筋混凝土也無濟于事。

    ” “好吧,我全力支持你!突破口選在新創集團,攻擊點是綠島飯店。

    ” 然而奇迹并沒有發生,葉輝查處綠島飯店的想法落空了,胡安平也沒進看守所,政治形勢的突變出乎人們的預料。

     就在方明與葉輝這次談話後的第三天,省電視台播報了兩項決定: “藍江市委市政府産業結構調整方案經省委省政府批示,被正式列入全省經濟工作改革創新工程。

    省委省政府決定把藍江市作為全省國有經濟改制的試點城市。

    省委要求各市地學習藍江的改革經驗,充分借鑒藍江國有經濟體制改革和資源結構調整的做法,積極探索公有制多種實現形式,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經省體改委、省經委和省企業家協會推薦,省委省政府審議決定:授予新創集團全省企業制度創新明星稱号;授予新創集團董事長、總經理、省十大傑出青年企業家胡安平全省創新工程優秀企業家稱号。

    ” 藍江的産業結構調整被借題發揮了,省裡的兩項決定改變了産業結構調整的初衷。

    由此,藍江這個調整方案同省委兩年改變藍江的既定方針,恰如其分地“融”為一體。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