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傑在三人屏息靜氣下,沉聲道:“法明和太平公主的關系,保密的工夫做得非常好,公主利用探訪她師父三真妙子之便,與法明暗渡陳倉。
不過紙包不住火,她所做的一件事,惹起老夫在宮中眼線的注意。
”
喝一口茶後,續道:“那時聖上的男寵太醫沈南璆忽然身故,太平公主乘機向聖上推薦張昌宗,再由張昌宗引進張易之,兩兄弟兼工合煉,共事一主。
從此聖上對他們兩兄弟寵遇日隆,并置控鶴府監,後改為奉宸府,以張易之為奉宸令。
又賜張昌宗為司仆卿,封邺國公,張易之為麟台監,封恒國公。
朝中的勢利小人見兩人得寵,紛紛投靠,加上兩兄弟不住在江湖上招兵買馬,勢力由是坐大,連武氏子弟也不得不向其示好。
始作俑者,正是太平公主。
”
萬仞雨籲出一口涼氣,道:“如果是法明在背後指使她這麼做,法明就是居心叵測。
”
張柬之道:“兩位小兄不要隻顧聽,吃點東西,勿要浪費食物。
”
龍鷹一聲領命,大吃大喝起來,反是萬仞雨不知是否因聽得倒了胃口,勉強吃兩件糕點後停手停口。
張柬之欣然道:“下官終于放下心事,龍小兄并沒有被太平公主那丫頭迷倒。
”
龍鷹心叫厲害,張柬之可借吃東西如此普通日常事,來測試自己對太平公主的反應,不單智計驚人,且心細如發。
說不氣憤就是假的,不過他生性豁達,事事看得開。
而太平公主與師公私通,雖不容于社會的道德标準,但對他這長于魔門一向不把倫常道德放在心上的人,反不太在意。
狄仁傑道:“兩年前,公主的第二任驸馬戰死沙場,公主以此為借口遁入道觀,作短暫修行,聖上還不以為意,老夫卻覺得事有蹊跷,派人密切監視。
”
張柬之向龍鷹解釋道:“我大唐因與老君始祖同屬李姓,加上太宗皇帝與道門關系密切,親如兄弟的寇仲和徐子陵均源出道門,所以封道教為國教。
加上女冠生活不受世俗倫常拘束,遠較宮内繁文缛節自由寫意,又可随時還俗,所以若公主借此作掩飾,是最聰明的做法。
”
萬仞雨冷哼道:“虧她想得出來。
”
狄仁傑歎道:“結果是我們發覺法明多次到道觀與她度夜,最長一次三日三夜兩人閉門不出,你說他們在房内幹什麼?公主是不知檢點,法明則是太過分了。
”
廂房内一片令人難堪的沉默。
龍鷹想的是太平公主該已脫離法明的控制,否則武曌不會讓她負起到荒谷石屋的任務,而法明亦不會誤把自己當作武曌的新男寵,使出“男兒恨”一類卑鄙招數。
狄仁傑道:“老夫将此事禀告聖上,聖上在老夫面前大發雷霆,奇怪的是一點不責怪公主,隻大罵法明。
兩天後她把公主從道觀召回宮,她們母女間說過什麼話沒人曉得。
接着她召見老夫,命老夫找江湖好手設法幹掉薛懷義,老夫知她是動了真怒,并曉得她對法明的不滿。
”
龍鷹道:“聖上和法明正進行一場秘而不宣的較勁角力,不憑官府的力量而是江湖事江湖決,而小子則成為聖上一隻有用的棋子,可在其中起着意想不到的作用。
第一步是殺法明的走狗薛懷義,從此聖上和法明間再無轉圜餘地。
”
萬仞雨道:“這樣做對法明有什麼好處?”
狄仁傑和張柬之露出注意神色,顯然兩大朝臣均想不通其中複雜難明的情況。
龍鷹沉聲道:“法明有兩個目标,第一是取武氏皇朝代之,其次是殲滅慈航靜齋,那時天下将唯他獨尊。
”
三人齊告動容。
萬仞雨雙目異芒大盛,該是因法明要對付他的仙子,心動殺機。
張柬之道:“小兄是憑空猜測,還是有憑有據?”
龍鷹道:“現在我即将說出來的事,請國老、張大人和萬兄為我緊守秘密,不可讓第四個人曉得。
”
萬仞雨探手抓着龍鷹肩膀,感動地道:“我萬仞雨甯死絕不洩露龍兄的秘密,如此才對得起你的信任。
更慶幸龍兄的出而濟世,否則中土武林不知會變成什麼樣子。
”
狄仁傑道:“小兄可以絕對信任我們,隻要再厘清一個疑點,老夫将視小兄為自家人。
”
龍鷹頭痛地道:“是不是有關我詢問燕飛一事?”
張柬之贊道:“小兄真機靈。
”
狄仁傑笑道:“老夫從未聽過柬之在一席話間盛贊一個人這麼多次。
哈!”
龍鷹心念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