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你說得是啊! 據說一段時期,在法國和美國,那些聽到我們聲音的人相繼自殺,甚至他們留下的作品也寥寥無幾。
或許人們不相信我們的存在吧! 可是,過去相信我們存在的人曾經那麼多。
起初隻需讓他們聽到我們的聲音,後來,他們就能自行發現蘊藏在自己體内的聲音,漸漸地,他們就擁有了自主創造的能力。
在過去,我們是被召喚的對象,隻有得到來自人的召喚,我們才成為存在。
現在,一切都本末倒置了。
這一切到底是怎麼了?如果這樣下去,難道人們就不再需要我們了嗎?我們聽不到召喚,即使我們主動向人們搭話,也沒有人理睬。
或許作為存在,我們将面臨終結。
也許是吧! 一瞬間,令人難堪的沉默在空氣中彌漫開來。
嗨!一個聲音明快地響起來,似乎在勸慰衆人。
04
這個房間一定沒問題。這兒有這麼多書,如果住在這兒的人能夠讀懂這些書,他一定願意接受我們帶給他的禮物。
真讓人欣慰,如果我們早點來到這兒就好了,不過他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我想他一定是個思想深刻、堂堂正正的學者。
噓!有人來了。
05
回廊裡響起腳步聲。有人在門外停住,接着,屋門被打開了。
走進屋來的是一個面孔和善的青年。
他手裡端着一隻盤子,盤子上擱着一杯冒熱氣的紅茶和一隻斟滿琥珀色酒的玻璃杯。
青年将手中的盤子放在櫥櫃前的咖啡桌上,再将玻璃杯輕輕地擱在書桌上。
接下來,他從櫥櫃中取出一張唱片,輕輕地置于唱機上,然後撥動了唱針。
頓時,房間裡流淌着肖邦的音樂。
喂,難道是這個人? 他這麼年輕,太讓人意外了! 他不像這個房間的主人。
幾個困惑的聲音交織在一起。
青年吃了一驚,他不安地朝四下張望着。
随後,他扭過頭,無精打采地坐在咖啡桌前的一把小椅子上。
他對面前沏好的紅茶瞧也不瞧一眼,隻是怔怔地望着書桌上的玻璃杯。
不對!這個人不是房間的主人。
嗯,這個年輕人應該正在等候房間的主人,或許他是主人的随從。
或者是兒子? 不,不對。
他看起來好像很寂寞。
三個人懷着對房間主人的期待繼續等下去。
青年還是坐在椅子上一動不動。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着,茶已經冷了,唱片也停了下來。
還是沒有人出現。
青年微微地歎了一口氣,随即靜靜地站起身,将唱片放回原位。
他目光黯淡地拖着慢吞吞的步子朝書桌走去,眼神始終不曾離開那隻玻璃杯。
過了一會兒,他的眼中濕潤起來,他斷斷續續地念叨着“主人”,接下來就拭了拭淚,将玻璃杯重新收回盤子,起身打算離去。
06
這是怎麼回事? 為什麼沒人來? 真奇怪! 這時,青年肩膀一震,他再次回過身來環視着房間。“誰,誰在這兒?” 他能聽到我們的聲音。
好久沒有這種事了。
是啊! “誰?給我出來。
” 青年的聲音變得尖銳起來。
嗯,你是看不到我們的,我們的形象是由那些能聽到我們聲音的人創造出來的。
我們不是所謂實際的存在。
你可以随心所欲地想象我們! “你們不是實際的存在?讓我随心所欲地想象?你們是什麼人?” 青年面帶詫異,他警惕地擡起頭,向天花闆四處張望。
07
人們賦予我們形形色色的名字,有的把我們叫作“靈感”,有的把我們稱為“禮物”,或者管我們叫“思想”,等等。我嘛,人們賦予我各種各樣的女神形象,有人叫我“詩神”,有人叫我“缪斯”。
譬如啟示、靈感、天啟、造訪、降臨等,人類用各種各樣的詞彙來描述我們。
“也就是說,你們是賦予人類藝術靈感的存在嗎?” 對!可以那麼說。
這個人的理解力真強,這也很罕見。
大多數人即使聽到我們的聲音也不願承認,他們或者變得瘋瘋癫癫,或者興奮不已,或者激動得不知所措。
是啊!而且他竟然一語道破我們的本質。
他這麼年輕,真了不起。
而且他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