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王国,亡国

首頁
     因為,到此為止,人們把進入未移民的“個體”看做禁忌之事。

     但是,為了了解“王國”的能力和今後不可預知的未來,對最前端情況的調查迫在眉睫。

     調查隊組織起來了,成員們花費了幾天時間,朝最前端匍匐前進。

     他們看到最前端是一個小小的個體,沒有階層,内部空蕩蕩的。

     成員們呆住了。

     最前端什麼也沒有。

     前方可以看到一望無際的鐵路,除此之外,就是巨大的窗戶。

     “王國”用于清除障礙物的機械,似乎安置在人們肉眼看不見的某個地方。

    人們根本沒有機會看到清障時的情景。

    

05

終于,再次有人察覺到一件驚人的事實,窗外閃過的風景不斷重複着,和過去他們看過的物體毫無二緻。

     也就是說:這條鐵路既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它是在一個平面上一圈接一圈地重複疾馳。

     “王國”在一個循環的圈上疾馳。

     通過測量,人們得出下述結論:大概每半年一次,“王國”會返回原始的起點,然後重複下一個循環。

     面對這樣的結果,人們該怎麼考慮呢?為什麼“王國”不在任何地方停止,而是一圈接一圈地循環往複呢?這一切到底為了什麼? 在高速疾馳的“王國”中,終于,人們開始适應了這樣的環境。

     似乎“爐”一旦被發動起來,就能将它自身的動能轉化為動力,繼而進一步推動“爐”體運轉。

    也就是說,“王國”是一種具有永久動能的裝置。

     一座持續發光、持續旋轉的“爐”。

     那裡成了人們祈禱的場所,“爐”成為人們祈禱的對象。

    對于成為人們敬奉對象的“爐”,王族們也不敢忽視它的存在,連王國最神聖的祭祀活動也安排在那裡舉行。

     已習慣了在疾馳的“王國”中生活的子民們,也曾嘗試着同“外部”世界來往,但是,疾馳的“王國”在“外部”世界人們的眼中已經變成了令人畏懼的事物。

    關于它的可怕流言家喻戶曉,“王國”被孤立了。

     “王國”成了疾馳傳說的化身。

    

06

在疾馳中,“王國”的人口不減反增。

     又經曆了數代人,激增的人口不斷填充着,階層被分裂開來。

    “個體”與“個體”間的對抗、兩代人之間的等級差别、階層内部間的矛盾,這些問題都使“王國”的情況變得越來越複雜。

     其中,最大的問題發生在成立“王國”之初時的三個“個體”和後來衍生出來的“個體”間的不和。

     由“聖士三賢王”直接統治的三個“個體”高高在上,他們為自己的血統和淵源驕傲。

    在所有“個體”中,他們的産業能力和子民受教育的程度也最高,所以,他們不屑于和那些随時代潮流衍生出來的新“個體”來往。

     即使在其他“個體”間,新興的“王”各自統治能力也存在一定差距。

    在經曆了漫長的歲月後,各個“個體”的王室統治也出現了差别。

    這樣一來,必然導緻統治狀況不佳的“個體”對勢力強大、治安好的“個體”心懷嫉妒或羨慕,部分子民希望遷往更好的“個體”,而更好“個體”的部分子民則拒絕新來者入遷。

     此外,在王族間也出現了争奪權力和派系間的鬥争。

     王族們想方設法或者和勢力強大的“個體”結成同盟,或者掠奪勢力弱小的王所在的“個體”,一時間,血雨腥風,陰謀權術如漩渦般席卷各處。

     現在,所有的“個體”都已經被激增的人口填滿了,再也沒有新的地方可供人們移民了。

    那麼,新增的王族們該去哪裡尋找屬于他們的領地?這個問題困擾着所有的“個體”。

     血腥的殺戮事件不時發生。

    有的王族殺掉了自己的王叔,有的則是兄弟相殘。

    長老們隻能一遍遍祈禱和懷念舊時“聖士三賢王”的歲月。

     王室間的争鬥在不知不覺間在子民們中間投下了深深的暗影。

     “王國”的空氣中充斥着殺戮的氣息。

    

07

有一天,發生了一件象征性的事件。

     王族中的一個成員,因為對自己的未來徹底喪失了信心,他從最高層的窗戶縱身一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他的身體墜落在地面上,一動不動,這一幕,被衆多子民看到了。

     對“王國”來說,這無疑是一件巨大的打擊事件。

     厭世情緒在“王國”中蔓延開來,“王國”的子民們開始萌生一種新意識:抛棄“王國”。

     從那時起,從“王國”跳出去的人不斷湧現。

    上至上了年紀的老人,下至年輕人,選擇逃離“王國”的人越來越多。

    在那些低等階層的子民中,選擇跳出去的人中幸存下來的似乎為數不少。

    沒有人知道他們在“外部”世界怎樣生活,至于幸存下來的他們對“外部”世界的人們怎樣描述“王國”,更是語焉不詳。

     一時間,由于企圖逃離“王國”的子民越來越多,王族們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