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從幼時起他就害怕看到縫隙。對于自己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産生恐懼的,他已經記不得了。
最早的記憶恐怕是他站在自家後院的倉庫外,一動不動地盯着那扇敞開一道縫隙的門往裡看。
他害怕極了,他窺視着從倉庫裡透出的昏黃燈光,那道狹窄的縫隙令他驚恐不已。
他的眼睛始終不敢離開那兒,如果可能,他巴不得自己立刻把目光從那道縫隙移開,轉身就跑,但是,他的身體既動彈不得,又不敢移開視線,他一動不動地僵直着身軀盯着那道縫隙。
從他小學畢業後倉庫就被拆除了。
倉庫太老了,壁闆斑斑駁駁,破舊不堪,甚至有些地方已經開始腐朽。
倉庫裡雜亂地堆放着早已不再使用的農具,上面覆蓋着厚厚的灰塵,遠古而又蒼涼。
曾經插着門闩的兩扇門扉,再無法關嚴,總是敞着一道5公分左右的縫隙,那裡黑黝黝的,什麼也看不見。
母親是這樣說的:自從他懂事起,每逢走過倉庫前時,他總是一副六神無主的樣子。
這孩子大概是被倉庫吓着了,母親想。
所以,在幼年時期,每當他過于胡鬧時,母親就用關進倉庫來懲罰他。
奇怪的是:他既不抗拒也不害怕,而是呆在倉庫裡任由身子一歪,便呼呼大睡起來。
盡管父母對此頗為詫異,但對于這件事,他是能夠理解自己的。
我害怕的隻是縫隙罷了。
拉不嚴的窗簾,為了空氣流通略微開啟的窗戶,還有敞着蓋的紙箱…… 對所有這些東西,他都覺得害怕。
但是,他不清楚自己到底在怕什麼。
每當看到那些縫隙時,他就會覺得大腦一片空白,接着連耳朵背後也隐隐作痛,然後,一股亂糟糟的令人發麻的感覺便襲上身來,從他胃部翻湧而上。
令這種恐懼進一步加劇的導火索是他從近鄰的一位老婆婆那裡聽到的一則民間故事: ……在一個黑暗的夜晚,妖怪想闖入一戶人家,它對拒絕開門的主人懇求道,“請打開一條縫吧,打開一條縫,行行好吧!”主人躊躇着拿不定主意,終于被妖怪和善的聲音打動了,随即拉開一道門縫。
于是,妖怪從縫隙中捅進一根手指,一下便别開了大門…… 聽到這一段時,他渾身上下篩糠似地顫抖起來。
以前,他從未聽人講過這樣恐懼的故事,而他覺得這個故事比任何東西都令他更感到恐懼。
02
從那時起,隻要看到寬度恰好能容下一根手指粗細的縫隙,他就驚恐不已。學校教室的拉門隻打開一道小小的縫隙。
坐在最後一排座位上的他會被那縫吓得不得了。
即使在上課時,他也會按捺不住内心的恐懼,隔一會兒便朝那兒偷偷瞄上一眼。
他知道那兒什麼也沒有。
現在所有教室都在上課,走廊裡沒有一個學生,但是,他總覺得那裡面有什麼東西。
從那道微微開啟的縫裡,随時可能有某個可怕的東西會飛身闖出,朝他撲來。
他不停地窺伺着那道縫隙。
當他再次将視線投向那裡時,隐約間,他覺得自己似乎看見一根蒼白的手指。
蒼白的手指固執地從那道狹窄的縫隙裡伸出來,然後,“咣……”的一聲巨響,一個令人心驚膽寒的東西縱身一躍而出。
他胡思亂想地猜測着,不知道那個不知名的東西到底是什麼。
我的恐懼究竟是打哪兒來的呢?他困惑不已。
人的恐懼都是有根源的,不是嗎? 比如害怕蜘蛛,害怕尖的東西,害怕雷電或狗,害怕紅色,害怕小醜……人為什麼害怕這些都是有理由的。
那麼,我害怕縫隙又是什麼原因呢? 無論他再怎麼絞盡腦汁地想自己産生恐懼的緣由,或向母親詢問關于他幼年時的點點滴滴,對于問題出在哪兒,他仍一無所知。
既然不知道問題出在哪兒,他隻好從躲避縫隙的方法上着手了。
他用曲别針把房間的窗簾都别起來,把門關得嚴嚴的。
如果實在無法避免,他就幹脆坐在視線不會觸及到縫隙的地方。
于是,他漸漸喜歡上自然界的景物。
放眼望去,覆蓋着植物的田野是看不到縫隙的。
自然界的景物連綿不斷,仿佛一幅望不到盡頭的長幅畫卷。
每逢閑暇時分,他便去那裡,在沒有人工雕琢痕迹的原野漫步。
或許我害怕的是裂縫吧,他想。
世界本該連接在一起,正如時光本該不斷地流淌。
當它們發生斷裂時,時間上的空白、世界事物的裂變或許都是非常可怕的。
但是,它們真的會發生斷裂嗎,裂縫的對面又是什麼呢?
03
一天下午,在教室裡。他像平常一樣,時不時回過頭去,憂慮地看看背後敞開一道縫隙的拉門。
為什麼其他人不害怕縫隙?他望着正聚精會神聽課的其他人,心裡不由得冒出一團火。
老師的聲音在教室中回蕩,而他的意識卻集中在縫隙上。
沒有人注意拉門上的那道縫隙,他也拼命告誡自己不要再關心縫隙的事情,可是,敏感的神經卻固執地将他再次牽回那個狹小的空間。
鎮靜,沒有人留意那道縫隙,縫隙沒有